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后备是指60日龄或10周龄以后到产蛋或配种之前准备用的仔。选择好后备是提高质量的重要一环,中阶段结束后,一般结合称重选留一部分优良的仔作为后备。以适时配种或产蛋、多产蛋、产好蛋为目的,依据后备生长发育的特点,通常将整个后备期分为3段,采取不同的饲养管理。1后备的选择一般在60~70日龄开始选择后备。外形必须符合各品种的种质特征,除具有品种优良、

  • 标签: 后备种鹅 饲养管理 仔鹅 适时配种 肥肝 限制饲养
  • 简介:免疫接种是指给注射或口服疫苗、菌苗等生物制剂,以增强对病原的抗病力,从而避免特定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同时,接种后产生的抗体,还可通过受精蛋传给雏,提供保护性的母源抗体。1的免疫接种程序我国已有多种疫苗用于家禽传染病的预防,但目前用于预防的传染病的疫苗还较少。目前对小瘟、禽霍乱、禽流感等主要疾病可用疫苗预防。一般免疫程序也以此3病为主。

  • 标签: 免疫接种 接种技术 种鹅 家禽传染病 口服疫苗 疫苗预防
  • 简介:青年是指4周龄以上到转入肥育或选留作用时为止的。在我国,一般将4周龄以上到60日龄或70日龄以内的称为仔。1青年的特点青年觅食力、消化力、抗病力不断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很强,是肌肉、骨骼和羽毛生长最快的阶段。此期间的食量大,耐粗饲,在管理上一般以放牧为主,同时适当补饲一些精料,以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需求。青年的生长发育好坏,与出栏(上市)肉的体重、品质以及作为后备的质量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这一阶段的管理虽比育雏简单,但仍十分重要。

  • 标签: 饲养管理 青年鹅 外界环境 羽毛生长 快速生长 生长发育
  • 简介: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崇尚及需求,养业发展较快,饲养规模不断扩大,使我国养业的格局逐渐发生变化。但由于有的养殖户缺乏饲养经验和忽视疫病的防治,在育雏时常发生小瘟疾病。小瘟是由小瘟病毒引起雏的一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和死亡率均较高,造成雏大量死亡导致养殖失败,所以防治好小瘟已成为养成败的关键环节,应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

  • 标签: 综合防治技术 小鹅瘟病毒 败血性传染病 养鹅业 绿色食品 饲养规模
  • 简介:2014年8月22~25日,淮安区一养户饲养的1600只、45日龄仔发生以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剧烈腹泻、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并相继有136只病死亡。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结合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巴氏杆菌病。现将该病例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病表现精神萎靡,呆顿,尾翅下垂,打瞌睡,食欲减退甚至废绝,体温升高达42~43℃,

  • 标签: 巴氏杆菌病 仔鹅 食欲减退 剧烈腹泻 临床症状 翅下垂
  • 简介: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传染病,病原为A型或C型的产气荚膜梭菌,均能产生A毒素,C型还能产生B毒素,引起坏死性肠炎。肠球虫是由艾美耳属和泰泽属的各种球虫寄生的肠道引起的,雏最易感染,主要特征是的消瘦、贫血和下痢,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二者同时感染,使病情加剧,造成的损失将会更大。笔者在门诊工作中遇到一起典型病例,现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13年9月上旬,铁力市王杨乡李某饲养的1500只50日龄的先后发病,当时是雨季,在一段时间内阴雨天气居多,舍内湿度过大,

  • 标签: 坏死性肠炎 混合感染 肠球虫病 鹅肠 诊治 产气荚膜梭菌
  • 简介:1小瘟小瘟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雏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脑、肝、肠、脾和血液中,该病以渗出性肠炎、心肌炎和全身败血性病变为主要特征。1.1症状本病可分为三病型。1.1.1最急性型雏出壳后3~5d,常为最急性型。本病无前驱症状,

  • 标签: 小鹅瘟 败血性 育雏期 鹅细小病毒 病型 渗出性
  • 简介:1鸭的主要性状选种工作,过去十分重视体形外貌,非常强调羽毛颜色的整齐一致;而现代的选种标准,则侧重于主要经济性状,并且对不同的专门化品系有不同的选种标准,如肉鸭和蛋鸭,它们选种的侧重点完全不同,在肉鸭的配套品系中,作父系和作母系的要求也不同。1.1体重体重是肉鸭很重要的一个经济性状。肉鸭要求一定的成年体重,更着重于早期的生长速度。体重和生长速度的遗传性都比较高,

  • 标签: 种鸭 专门化品系 选种工作 体形外貌 生长速度 全净膛
  • 简介:研究了饲料营养水平对鸭产蛋后期饲料成本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江苏省新洋农场禽业有限公司50周龄肉用樱桃谷种鸭2群,一群为对照组(A组),另一群为试验组(B组),对照组饲喂未调整配方饲料,试验组饲喂调整配方后饲料,比较鸭产蛋率、蛋重、种蛋合格率、出雏率等指标的变化。饲养期到鸭淘汰结束。结果表明:调整配方后每吨饲料可节约成本53元;饲料配方的改进直接影响鸭的采食量,每只日平均耗料量由235g下降至220g,试验期间20周共节约饲料5250kg,按2.4元/kg计算,降低成本12600元;采食量的降低没有影响鸭的生产性能,反而有效地控制了鸭的体重,鸭的生产性能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试验期平均产蛋率提高了0.5%,蛋重下降了2.2g,种蛋合格率提高了0.5%,出雏率提高了0.66%。

  • 标签: 种鸭后期 饲料营养水平 产蛋性能 研究
  • 简介:2014年5月15日,十四团宏盛天兆猪厂首批600头种猪进场,经过25d的隔离后,这些种猪将正式投入生产。据了解,该养殖场总投资9000万元,总建筑面积36840衍,项目共分3期完成,项目全部完工后每年可以向市场提供2万头优良种猪和4.2万头优质商品肥猪,每年可实现利润2400万元。

  • 标签: 种猪场 建筑面积 优良种猪 总投资 养殖场
  • 简介:地方猪是我国宝贵且不可再生的遗传资源。近年来,大量地方猪濒临灭绝的事实,使得地方猪资源保护成为政府长期主导的一项重要的公益性工作,但资金短缺一直都困扰着地方猪工作。本文基于近年来四川省对本地地方猪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实践,从参与主体、运行模式、市场开发和养殖模式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地方猪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以期对业界同仁有所启示。

  • 标签: 地方猪种 保种 开发利用 养殖模式
  • 简介:2014年2月14日,农业部发布第2061号公告,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农业部公告第662号)(以下简称《名录)))进行了修订,确定159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其中地方猪44个,分别为八眉猪、大花白猪、马身猪、淮猪、莱芜猪、内江猪、乌金猪(大河猪)、五指山猪、二花脸猪、梅山猪、民猪、两广小花猪(陆川猪)、里岔黑猪、金华猪、荣昌猪、香猪、华中两头乌猪(沙子岭猪、通城猪、监利猪)、清平猪、滇南小耳猪、槐猪、蓝塘猪、藏猪、浦东白猪、撒坝猪、湘西黑猪、大蒲莲猪、巴马香猪、玉江猪(玉山黑猪)、姜曲海猪、粤东黑猪、汉江黑猪、安庆六白猪、莆田黑猪、嵊县花猪、宁乡猪、米猪、皖南黑猪、沙乌头猪、乐平猪、海南猪(屯昌猪)、嘉兴黑猪、大围子猪。

  • 标签: 遗传资源保护 地方猪种 畜禽品种 国家级 名录 农业部公告
  • 简介:7月7日,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研究员王生雨将他创新推出的肉鸭旱养模式带到了四川什邡。这种模式节水、节地、污染少,养出的肉鸭产雏高、质量好,可节水95%,节约饲料12%,节约电费30%,节约垫料50%,综合养殖效益提高26%以上。彻底改变肉鸭洗浴模式中存在的占用土地多、浪费水资源、环境污染严重、疾病多发并难以控制等弊端。王生雨研究员先后在什邡市马祖镇和师古镇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根据什邡市一年的气象数据,就肉鸭舍设施设备改造、肉鸭营养需要、饲养管理技术、

  • 标签: 肉种鸭 什邡市 旱养 四川 应用 山东省农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