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猪附红细胞病通常发生在哺乳猪、怀孕的母猪以及受到高度应激的肥育猪身上;病原是一种寄生在猪红血球上的立克次氏体,其可造成红血球的改变而容易为体内的网状内皮系统或是被吞噬细胞所破坏,因而造成红血球数量的减少,导致贫血、发育减慢、料肉比提高。传染途径主要经由节肢动物叮咬以及器械的机械性传播。

  • 标签: 附红细胞体病 症状 诊断 治疗
  • 简介:《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是国家制定的关于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的基本规程和技术标准。《规程》中的生物处理要求通过用焚毁、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传统的掩埋、焚毁和化制等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法在生物安全性、环境友好性和生态文明性等方面存在弊端。高温生物复合降解是一种无害化处理成本较低、操作方便快捷、处理彻底并能实现变废为宝的无害化处理技术,本文对此技术进行了介绍,并以湖北省宜昌市某无害化处理中心为例,对高温生物复合降解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处理成本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从业者提供参考。

  • 标签: 高温生物复合降解 无害化处理技术 处理成本 分析
  • 简介:为研究高邮鸭的开发利用价值,对107日龄高邮鸭的尺及部分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分析其生长特性和蛋品质。

  • 标签: 高邮鸭 体尺 生长性能 蛋品质
  • 简介:猪附红细胞病是由附红细胞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的红细胞或血浆中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临床上以急性、热性、黄疽性贫血和皮肤潮红为主要特征。因此义称黄疽性贫血或“红皮病”。目前正值本病高发时期,应予加强防制。

  • 标签: 猪附红细胞体病 盛夏 人畜共患病 红皮病 贫血 寄生
  • 简介:N-氨甲酰谷氨酸(NCG)是N-乙酰谷氨酸(即NAG)的类似物,在动物体内可以像NAG一样发挥作用参与机体尿素循环,半衰期长,代谢稳定,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表明,NCG可以作为代谢激活剂参与二氢吡咯-5-羧酸合成酶(P5CS)和氨甲酰磷酸合成酶I(CPS-I)的激活,促进谷氨

  • 标签: 谷氨酸 精液质量 种公猪 复合物 代谢激活剂 生物学功能
  • 简介:一、发病情况2010年7月上句,姜堰市某猪场购进61头后备母猪,平均体重40kg左右。自入栏15天后,该批后备母猪陆续发病,用磺胺药和青、链霉素治疗效果不佳。就诊时已死亡6头;采取有效措施后,该批猪共死亡8头,死亡率13.1%。

  • 标签: 非典型猪瘟 附红细胞体病 混合感染 诊治 发病情况 后备母猪
  • 简介:2005年9月份湖北省黄石市某猪场发生了15日龄左右的仔猪以发烧、咳嗽、关节肿胀、黄疸、贫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继发猪附红细胞病”。在采用了综合防制措施后,发病率由原来的65%下降到9%,死亡率由原来的34%下降到7.3%,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将防治中的工作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 标签: 猪附红细胞体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 综合防制措施 实验室诊断 继发 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