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革拉泽病(Glasser’sdisease)由猪副嗜血杆菌(Haemophilusparasuis,HPs)所引起,是一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要疾病。其在实验室条件下很容易培养,48小时内便可在培养基中长出1mm大小的透明菌落,只须在培养基中添加V因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1),无须添加X因子(血红素及其它卟啉类物质),因此将该菌被称为猪“副”嗜血杆菌(猪嗜血杆菌却要添加V因子和X因子)。

  • 标签: 副嗜血杆菌病 养猪业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实验室条件 因子和 培养基
  • 简介:近年来众多猪场发现了一种以体温升高、畏寒迭堆、皮肤潮红、耳朵发绀、咳嗽喘气、呼吸迫促、被毛粗乱、皮肤苍白、渐进性消瘦、有的关节肿痛、跛行,最后拉黄色稀便衰竭而死的疾病。根据笔者临床经验,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病,并按本病防控办法予以处置,最终得到良好的效果。1猪场状况该猪场2010年7月份搬迁入

  • 标签: 副猪嗜血杆菌病 诊治 临床经验 温升高 猪场 渐进性
  • 简介:2007年9月甘肃省宁县养殖户张某猪场仔猪发生一起以关节炎、呼吸困难、皮肤发紫为特征的疾病,当时误诊为链球菌感染,治疗数日无效,随后引起保育猪群发病,并有25.3%死亡,再度通过流行病学、病理学与实验室诊断,可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 标签: 副嗜血杆菌病 仔猪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诊治 链球菌感染 实验室诊断
  • 简介: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泽病、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以5~8周龄的仔猪最易感染和发病。其它年龄段的青年猪、母猪及种公猪亦可感染,有的以隐性感染或慢性跛行为重。该病可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途径传播。近年来,由于受猪蓝耳病等猪流行病的影响,猪免疫功能下降,猪副嗜血杆菌病在江苏省时有发生。给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为引起该病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血清型较多(已知有15个血清型),发病症状和剖检变化表现不一,不同的血清型对某种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的敏感程度不一样。为了获得较好的疗效,笔者建议在积极做好预防工作的同时,在大群治疗前应先进行药敏试验,以筛选最佳的治疗药物,现摘一例报告如下。

  • 标签: 副嗜血杆菌病 仔猪 实例 诊治 隐性感染 发病症状
  • 简介:2005年9月份湖北省黄石市某猪场发生了15日龄左右的仔猪以发烧、咳嗽、关节肿胀、黄疸、贫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继发猪附红细胞体病”。在采用了综合防制措施后,发病率由原来的65%下降到9%,死亡率由原来的34%下降到7.3%,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将防治中的工作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 标签: 猪附红细胞体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 综合防制措施 实验室诊断 继发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危害鸭和其他家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也是幼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目前,本病已成为世界性疾病,广泛分布于养鸭发达的地区。由于本病的存在,使鸭抵抗力降低,继发感染大肠杆菌,造成雏鸭短期内大批发病和死亡,生长发育严重受阻,饲料报酬明显下降,消耗大量药物、人力,给养鸭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 标签: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大肠杆菌 混合感染 诊治 接触性传染病 败血性传染病
  • 简介:面对诸多饮水器,鸭嘴式、饮水碗、传统水槽均各有利弊。本文笔者设计出的这种水箱式饮水器具有降低饮水量、便于维修、让猪随时喝水等优势,是养猪人运用自己智慧创造出的一种经济、便捷的饮水方式。

  • 标签: 饮水系统 猪场 饮水器具 饮水方式 鸭嘴式 饮水量
  • 简介:2017年3月23-24日,“中国猪业高层交流论坛”组委会组织中国著名养猪专家、著名养猪企业家及饲料、动保、机械设备等相关猪业企业高层代表近60人走进温,参观了温养猪全产业链(温南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温大华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标签: 养猪 组队 机械设备 生物科技 中国猪 企业家
  • 简介:国内肉制品龙头企业双汇集团,正式牵手广东温集团,双方共同投资3亿元在清远建立肉品屠宰加工基地。随着这艘年屠宰80万头生猪、年产低温肉制品6000吨、高温肉制品36000吨的肉制品加工“航母”的建成,双汇终于成为首个在广东落地生根的全国肉品巨头。双汇与温的“恋情”

  • 标签: 双汇集团 广东温氏集团 肉品屠宰加工基地 经营方式
  • 简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鸭的急性、慢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禽的急性、出血性、渗出性、败血性传染病。两病均能使不同日龄和性别的番鸭感染发病,尤以2~5周龄的番鸭易感。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番鸭养殖较为集中,番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较为多发,现将一例雏番鸭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简述如下,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 标签: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禽大肠杆菌病 混合感染 雏番鸭 诊治 败血性传染病
  • 简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病是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这两种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的报道越来越多,给防疫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1流行特点这两种病的混合或继发感染的现象非常普遍,凡是目前有这两种病流行的地区,大多数鸭群都存在两种病的混合感染。2-5周龄幼鸭多发,自然感染发病率20%-40%,有的鸭群感染率达90%,死亡率5%-80%,这取决于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及应激因素。一般新饲养的场地和在流动水域饲养的鸭很少发病,然而,连续饲养几批之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会有所提高,特别是旱地养鸭,每批均于2-3周发病。不少鸭群随着饲养批数的增多,

  • 标签: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大肠杆菌病 混合感染 流行特点 饲养管理 防治
  • 简介:仔猪的腹泻是制约猪场猪只成活率高低的关键问题,其中以仔猪大肠杆菌病引起的黄白痢和水肿病最为常见。本文介绍了仔猪大肠杆菌病发病诱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以期对实际生产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仔猪 仔猪黄痢 仔猪白痢 水肿病 防治
  • 简介:猪沙门氏杆菌病又叫猪副伤寒或副肠热病,是猪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发生于2~4月龄的仔猪,尤其是15-25kg重的仔猪最多发。成年猪的子宫与睾丸感染病原菌后往往失去正常的成长速度和繁殖机能,并容易引起流产和死胎。

  • 标签: 沙门氏杆菌病 猪副伤寒 防治 繁殖机能 成长速度 传染病
  • 简介:鸡马立克病是由鸡疱疹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最常见的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以外周神经、虹膜、皮肤、肌肉和各内脏器官的淋巴样细胞浸润、增生和肿瘤形成为特征,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传播速度快、面积广、潜伏期长,但它不会感染哺乳动物。

  • 标签: 马立克氏病 预防接种 症状 CVl988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