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在养鸡(蛋鸡、肉鸡)的生产过程中,人们常注重对鸡供给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饲料,但往往不注意对脂肪的供给。实践证明,鸡饲料在营养成分比较全面的基础上,如果再添加适量脂肪(动物油、植物油或加工油的下脚料等),不但能提高鸡的生产性能.

  • 标签: 脂肪 喂鸡 促生长 防病 碳水化合物 生产过程
  • 简介:脂肪病是一种以动物体内脂肪组织发生非正常黄染为主要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幼龄水貂.一般是由于长时间饲喂变质的动物性饲料,特别是贮存过久的鱼引起的.本文病例发生于哺乳母貂,由于该场饲喂大量的冻刀鱼,诱发了本病.

  • 标签: 水貂 皮下脂肪 饲料 氧化酸败
  • 简介:1激素对家禽脂肪代谢的调控1.1激素对家禽脂肪合成代谢中ACC的调控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是催化动物脂肪合成的限速酶,它主要通过异构修饰和共价修饰途径来实现其调控作用,异构修饰调控是一种典型的长链乙酰(CoA)反馈抑制,柠檬酸可以激活该酶的活性,因而成为大多数动物机体中细胞质乙酰辅酶A的前体。ACC的共价修饰调控表现为可逆性磷酸化。一般认为,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所引起的磷酸化和解聚作用会增加柠檬酸的依赖性并降低ACC的活性。最近的研究表明,胰岛素有脱磷酸化及聚合作用,从而增加了柠檬酸的敏感性,进而对该酶有激活作用,并认为胰岛素是完全的转录后的调节效应,但Coupe(1990)发现在注射胰岛素后,ACC酶活性及其mRNA水平都会增加,因此,胰岛素对ACCmRNA的调控也许是间接的,近来更多认为血液葡萄糖水平以及胰岛素会影响ACCmRNA水平,生长激素似乎降低了猪的ACCmRNA水平,而甲状腺素T3能增加ACCmRNA活性。

  • 标签: 家禽脂肪代谢 机理研究进展 脂肪代谢调控
  • 简介:为研究松辽黑猪肌内脂肪含量与背膘厚的相关性,试验选择120kg左右的松辽黑猪173头,对其体重、四点背膘厚(肩部最厚处、六七肋腰、最后肋、腰荐结合处)、平均背膘厚及肌内脂肪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松辽黑猪肌内脂肪含量为(2.95±0.72)%,高于部分国外品种,处于较理想水平;各性状间均呈正相关性,其中肌内脂肪含量与肩部最厚处背膘厚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与平均背膘厚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

  • 标签: 松辽黑猪 体重 肩部最厚处 六七肋腰 最后肋 腰荐结合处
  • 简介:目前,能量的摄入不足是生产中限制高产奶牛生产性能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处于泌乳盛期的奶牛更是如此。利用过瘤胃脂肪解决奶牛泌乳期日粮中能量问题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本文就过瘤胃脂肪的类型和原理、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等方面做一概述,为科学使用过瘤胃脂肪调控奶牛能量需要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能量 奶牛 保护性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