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1情戈注射药理作用促进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激素(FSH)的释放,刺激卵泡破裂、排卵,发展成黄体,从而使孕酮和雌激素分泌增加,增强母畜发情、排卵、受孕和泌乳能力。体内过程:因为易被肝脏破坏而失去活性.不易内服,应肌肉注射;进人体内的雌激素.部分从肾脏排出,部分形成肝肠循环。

  • 标签: 注射液 畜牧兽医 黄体生成素 应用 激素分泌 药理作用
  • 简介:用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灭活抗原加佐剂接种关中驴,采用基础免疫和强化免疫程序,于接种后9~11d采集其血浆,从中分离,提纯免疫球蛋白IgG。制备出抗PRRSV特异性的IgG注射。对制备出的五批IgG注射产品进行了

  • 标签: 制备工艺 呼吸综合征 工艺质量
  • 简介: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与宜宾金沙江香料厂合作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他们利用农村广泛栽培的蔬菜——落葵(软浆叶、豆腐菜)的果实提取红色素研制成功。1988年通过了专家评审,认为研究是成功的,值得推广。

  • 标签: 食用天然色素 红色素 软浆叶 豆腐菜 食品添加剂 色价
  • 简介:城口县红花乡位于任河支流石溪河的中游地带,是我县的典型特困乡之一。全乡辖7个村,622户,2127个农业人口。写在现实生活中的数据是:建卡贫困户有327户,1475人;五保户有47户,54人;救济型特困户有98户,377人。三者合计人口1906人,占...

  • 标签: 城口县 特困乡 高利贷 农业发展银行 信用社 农业人口
  • 简介: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重要致病菌。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对干预防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的疫苗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着荚膜的原因,疫苗效果不理想,需要佐剂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目前研究

  • 标签: 乳房炎 佐剂研究 奶牛金黄色
  • 简介: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蛋鸭基础日粮中加入不同水平的β-C菌粉,饲喂15d,试验结果显示:添加1000mg/kg的β-C菌粉能降低料蛋比12.4%,提高产蛋率1.94%,增加蛋色度5度。

  • 标签: β-C菌粉 蛋鸭 生产性能 蛋黄色泽
  • 简介:当前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养殖业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但由于规模养殖的增加.动物疫病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多,因此在动物疫病的治疗过程中.常将数种药物配合使用,就出现许多用药不当、甚至是严重的配伍禁忌,造成一些不良反应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指导畜牧业生产中合理用药.现就兽医临床常见注射药物的应用作简要探讨。

  • 标签: 注射药物 兽医临床 应用 农村经济增长 农业结构调整 动物疫病
  • 简介:注射给药作为防治家禽疾病的给药途径之一,在临床上很受养殖户及兽医人员的欢迎使用,但操作不当则易出现各种不同的损伤,为此,如何预防由此带来的损伤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现就生产实践中家禽注射给药常见的损伤及预防浅析如下,供同仁参考。

  • 标签: 注射给药 家禽疾病 损伤 预防 给药途径 兽医人员
  • 简介:猪气喘病是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和气喘,病理变化部位主要位于胸腔内,肺脏是病变的主要器官.本病对猪只的主要危害是生长发育受阻、饲料利用率下降,易继发其他疾病,病猪治愈后在不良的饲养环境下易复发.哺乳猪和幼猪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自2011年引入胸腔注射疫苗的方法防疫该病以来,经应用及推广试验统计,污染场注射该弱毒株活疫苗的仔猪直至出栏发病率降低29.3%,死亡率降低了3.8%,防疫效果明显.

  • 标签: 猪气喘病 疫苗 胸腔注射
  • 简介:有关注射疫苗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在现有的专业文献中少有报道。本文阐述了泌奶牛群体注射疫苗前后产奶量的变化规律。在19次注苗中,发现有12次是减产的,只有7次是增产的。在注苗季节上,第一、二、三季都是减产的,第四季度略有增产。注苗当天的奶产与注苗前一天(单天)比较,在19次中,14次减产,5次增产。天气炎热,注苗后产量下降较大。注苗量多的,奶产下降也多。注射部位肿胀,久肿难消的,奶产下降幅度大,产量回复也慢。如果饲养(料)模式不变,注苗后,奶产回复的快慢,则受泌乳牛群产奶曲线、季节、气候和小环境气候的影响。

  • 标签: 日产奶量 疫苗 注射部位 奶牛群 牛流行热 泌乳牛
  • 简介:近几年,犬在皮下或肌肉注射给药后,继发皮下血肿病例时有发生.部分血肿在进行相关处理或自行恢复一段时间后可痊愈.而另外一部分血肿因结缔组织增生发展为实质性肿块,需要进一步地手术治疗.虽然血肿不会对犬的生命产生威胁.

  • 标签: 注射给药 血肿 原因 结缔组织 手术治疗
  • 简介:牲畜在接受免疫注射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轻者出现减食、体温升高、注射处红肿等症状,1~3天恢复正常:重者出现厌食、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皮肤潮红、发抖、流涎、口吐白沫等全身症状,如抢救不及时,能在免疫注射后48小时内死亡,给畜牧业造成一定危害。笔者根据十余年的畜牧工作实践,总结出以下几项减少牲畜免疫注射应激反应的措施:

  • 标签: 免疫注射 应激反应 牲畜 个体差异 注射过程 畜牧工作
  • 简介:注射免疫是一种将疫苗注射到鸡的肌肉或皮下组织中的个体免疫法,免疫效果比群体免疫法好,每只鸡均可得到相同剂量的疫苗,免疫量准确,免疫反应一致,效果可靠。但每只鸡单独免疫费时、费力,对鸡群的刺激也较大。

  • 标签: 注射免疫 鸡群 疫苗注射 皮下组织 免疫效果 免疫反应
  • 简介:为了解种鸡场空舍期禽舍空气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情况,采用自然沉降法对山东省某大型种鸡场空舍期空气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用Baird-parker培养基进行分离,得到一株细菌,通过培养特性、染色镜检及生化特性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用PCR法扩增16SrRNA基因片段,克隆测序,进行BLAST比对,并用30种常用抗菌药物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在BP培养基上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典型菌落特征;染色镜检呈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的特性;生化特性试验符合金黄色葡萄球菌特性;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9.7%,确定其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菌株对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脂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对青霉素的抑菌圈直径为0,呈现完全耐药。说明养禽场空舍期消毒后空气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该菌株呈现一定的耐药性;试验结果可以为规模化种鸡场抗菌药物和消毒剂的使用提供依据。

  • 标签: 种鸡场 空舍期禽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 简介:动物免疫副反应基层兽医特别关注和担心,为了摸清不同类型和不同厂家的口疫苗免疫副反应情况;不同免疫组合、不同的动物的免疫副反应情况。减轻基层兽医工作的顾虑。我县于2006年5月以来,使用国家生物药厂生产的口蹄疲苗和与猪瘟苗不同组合进行控制试验观察和临床定点观察,给规模场529头猪,农户7243头;81552头;30398头;34195头和周转场70头猪,奶牛26头,山羊68头,进行免疫注射,观察副反应情况。观察结果说明牛羊口蹄疫O-I型二价苗可用于猪的免疫,不同年龄和不同配合使用安全;口蹄疫O-I型二价苗和口蹄疫O型灭活苗免疫注射猪有不同程度的一般副反应,严重剐反应小,注射牛羊副反应小;口蹄疫O型合成肽苗免疫注射猪副反应明显降低,且免疫效果好;口蹄疫苗与猪瘟苗不同组舍副反应差异不大。

  • 标签: 动物 免疫 副反应 观察
  • 简介:2004年9月,在凤阳县临淮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下,临淮地区秋季防疫口蹄疫疫病工作全面展开,按照分工,本人参加了此次防疫工作。

  • 标签: 口蹄疫疫苗 防疫工作 秋季 疫病 注射 过敏
  • 简介:概述了动物免疫注射后应激反应的类型及主要临床症状,根据临床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救方法和预防措施。

  • 标签: 家畜 免疫 应激反应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