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奶牛品种质量差已成为制约我国奶牛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采用常规人工授精技术进行改良,所耗时间长,而胚胎移植技术是实现低产牛改良和优良个体迅速扩大的有效措施。在养牛业发达的国家,胚胎移植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应用于生产实践。我国20世纪70年代开展了胚胎移植技术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成功,试验性小规模的在部分省(区)进行应用,没有大规模应用在生产中而取得效益。

  • 标签: 胚胎移植 本地黄牛 同期发情处理 黑白花牛 西杂牛 受体牛
  • 简介:以突然死亡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性,且威胁着人类健康的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已被国际兽医局列为A类烈性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作为严防对象之一。并制定了《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操作规程。在实践中,我们将2034份被验鸡血清用琼扩试验进行初检,检出琼扩阳性51份,并随机抽检琼扩阴性血清5l份,用血凝抑制(HI)反应做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高致病性禽流感 对比试验 血凝抑制 烈性传染病 扩散 禽流行性感冒
  • 简介:本试验选择胎龄、产期相近的同品种临产母猪28头,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高床产仔(I组)与地面平养产仔(Ⅱ组)。测定、分析试验过程中乳仔猪的增重、发病、成活率及饲料报酬等技术指标。结果表明:I、Ⅱ组间乳仔猪在15日龄、21日龄和35日龄体重及期间增重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I组平均个体断奶重9.97±0.64公斤,Ⅱ组平均个体断奶重8.12±0、96公斤,I组比Ⅱ组提高22.78%;I、Ⅱ组乳仔猪拉稀比率分别为12.88%和23.88%,断奶成活率分别为92.42%和86.57%,期间料重比分别为0.54和0.66,平均每头猪增效I组较Ⅱ组提高32.6%。通过本项目试验表明,采用母猪高床产仔优于地面平养产仔。

  • 标签: 临产母猪 地面平养 产仔 对比试验 高床 断奶成活率
  • 简介:近年来,随着养殖模式向舍饲集约化方向的转变,人工牧草得以大面积推广。西大滩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北典型盐渍化区,生态环境脆弱,植被差。试验区经多年综合治理,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得到一定改善,为了充分利用西大滩闲置荒地资源,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节粮型草食家畜[1],充分发挥耐盐牧草的经济效益,在西大滩种植耐盐碱、抗性强的牧草,通过种草养畜,就地转化,进而提高牧草综合利用效率。

  • 标签: 牧草品种 西大滩 节粮型 荒地资源 优质牧草 种草养畜
  • 简介:铁是造血和防止营养性贫血必需的元素。新生仔猪体内铁的贮量很低(约为50毫克),而母乳中含铁量也很少(每100克乳中含铁0.2毫克),而且给母猪补饲铁也不能提高乳中铁的含量。因此,新生仔猪体内铁的贮量很快耗尽,若不及时补充,一般10日龄以后会因缺铁而出现贫血症状,皮肤苍白、生长停滞和白痢等,甚至夭亡。

  • 标签: 仔猪贫血 对比试验 营养性贫血 含铁量 补饲 乳中
  • 简介:为改善陇东紫花苜蓿品种单一、种质退化、生产性能低下的特点,特从国内外引进优质紫花苜蓿14个。以陇东苜蓿为对照,进行适应性试验研究,从物候期、株高、抗逆性、茎叶比、产量等方面进行测定,选择出适合庆阳地区种植的苜蓿新品种为金皇后、三得利、牧歌等。

  • 标签: 紫花苜蓿 适应性 品比试验
  • 简介: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3种疫病是威胁生猪生产的主要疫病。目前,各养殖户(场)除了加强消毒、控制外来疫源流入等生物安全措施外,还主要依靠注射免疫疫苗进行预防。但在免疫过程中,因没有统一的免疫组合,以致在进行此3种疫苗免疫时出现了免疫程序混乱现象,导致此3种疫病在一些养殖户(场)中时有发生,给养殖户(场)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为此,笔者选择在本区1个中小型规模的养猪场开展了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3种疫苗不同组合方式的免疫对比试验,并评价不同组合方式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和免疫副反应情况,以便总结出免疫效果好、副反应小,又省时省财的3种疫苗最佳的免疫组合方式。

  • 标签: 猪瘟 猪口蹄疫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免疫 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