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贵州省黄牛改良工作开展了30多年,改良的区域化也基本形成,牛群中有大量的杂交一代,杂交二代牛、三代牛也有相当数量.黄牛改肉牛提高了养牛业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许多地方的农民实现了“赶着黄牛奔小康”.贵州省的黄牛改肉牛大部分是二元经济杂交和部分级进杂交,由于级进杂交二代、三代牛,对营养条件及选育水平要求较高,从而出现了级进二代、三代牛生长性能有下降趋势.因此,利用三元杂交的生产方式,探讨肉牛三元改良效果,筛选出生长快、肉质好、经济效益高并适应贵州自然环境的杂交组合,指导遵义肉牛生产和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为此,2007年遵义市畜禽品种改良与贵州省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合作完成了,贵州省“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贵州省乳用兼用牛的培育与应用》(黔科合NY字[2007]3010号).引进弗莱维赫牛的细管冻精,开展肉牛三元杂交.从中筛选出适应本省自然条件、生长快、经济效益高的优良三元杂交组合,探讨三元杂交肉牛的合理利用方式,为集约化肉牛生产提供优良的商品肉牛.现将本次试验总结如下:

  • 标签: 三元杂交组合 肉牛生产 筛选试验 杂交二代 经济效益 生长性能
  • 简介:中国西门塔尔牛是采用"开放核心样育种"技术育成的优质乳肉兼用型品种。该品种体高、宽大,结构匀称,体质结实,体格粗壮,体躯呈圆筒状,多为红(黄)白花,角为蜡白色,四肢健壮有力,具有六白特征,即白头、白四肢、白尾;眼大有神,头颈结合良好,颈下垂发达,肩背腰平直,角大小适中;乳房前伸后展情况良好,乳头分布均匀,乳静脉明显发达;成年公牛体重1200~1500kg,母牛650~750kg,具有产奶量高、乳质好、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好、耐粗饲、适应性强和遗传性能稳定等特点。由于中国西门塔尔牛的优良种质及在国内良好的适应性,使其在中国农区、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养牛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 标签: 中国西门塔尔牛 产奶量 测定试验 杂交后代 兼用型品种 半农半牧区
  • 简介:奶牛早期怀孕诊断是改善饲养管理,提高繁殖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空怀奶牛的早期鉴别诊断,是通过降低人工授精时间间隔和提高人工授精频率来实现奶牛场生产效益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奶牛 怀孕诊断
  • 简介:NR5A2是孤儿核受体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胚胎发育、类固醇激素生成、卵泡发育和排卵中发挥重要作用。经克隆和测序获得二花脸猪NR5A2基因编码区序列,采用RT-PCR技术分析其组织表达特征,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二花脸猪与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卵巢组织中NR5A2基因转录水平。结果表明:

  • 标签: 基因克隆 二花脸猪 转录水平 卵巢组织 荧光定量PCR RT-PCR
  • 简介:与国外相比,在产学研合作的保障、内容、层次和方式等方面,中国农业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发展都相差甚远。文章通过借鉴国外农业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经验,为中国未来产学研合作,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产学研合作主体利益机制,整合全社会资源,实现全过程、深层次合作,并以实践为基础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帮助。

  • 标签: 农业高校 产学研合作 教育模式 人才培养 就业指导
  • 简介:【目的】克隆黄牛、牦牛和犏牛Sycp2基因序列,了解牛Sycp2基因序列特征和组织表达特征,分析睾丸组织中Sycp2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电子克隆和克隆测序技术获得黄牛、牦牛和犏牛Sycp2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采用RT—PCR分析牛Sycp2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

  • 标签: 基因序列 电子克隆 睾丸组织 黄牛 mRNA 犏牛
  • 简介:采用RT—PCR方法从马流感病毒中国分离株A/马/新疆/07(H3N8)中扩增的HA1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测序正确后转化入Rosetta(DE3)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重组菌表达出约53ku,以沉淀性形式存在的重组蛋白,

  • 标签: 原核表达载体 马流感病毒 基因片段 亚型 中国分离株 PCR方法
  • 简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目前,该病的检测方法中荧光RT—PCR法因具有快捷、准确、敏感性高的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大优势。临床实际中因对疑似感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毒造成流产的母猪能采取的检测病料有限,一般都为母猪血液和流产胎儿,而鉴于不同样品中病毒含量高低不同,为了确保检测过程的严谨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近期笔者利用荧光RT—PCR对临床中采集到的母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疑似病例的不同样品进行了检测,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荧光RT-PCR 猪蓝耳病 疑似病例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样品 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