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5 个结果
  • 简介:海南岛具有独特的生态经济地理特征,聚类分析是对其森林生态经济分区的重要方法.对各市县(样本)主要森林生态经济指标进行了标准差标准化处理,计算了样本的欧几里得距离,做出聚类谱系图,将全岛森林生态经济分为两大类区域和七个亚类区域,据此提出推动海南岛生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标签: 海南岛 森林生态经济 聚类分析
  • 简介:林木生长函数是林木生长规律的定量描述。利用非线性回归法,详细论述了确定林木生长非线性函数的方法,结合计算机程序和实测数据,建立了某红松林木生长函数的数学模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林木生长数学模型与实测数据有较高拟合精度,相对误差平均值约1.8%。

  • 标签: 回归分析 非线性回归 生长函数
  • 简介:收集60个杉木人工林样地的直径序列分布,用4种方程式拟合直径序列(y)和株号序列(x)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指数函数和线性函数相关性最显著,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相关性次之,且当P=0.01时,相关系数值均大于0.95,无论自由度大小,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并举例说明杉木人工林直径序列的这种线性非线性分布,在确定抚育间伐的间伐木最大胸径与间伐蓄积量时的应用。

  • 标签: 杉木人工林 直径序列 线性分布 非线性分布
  • 简介:基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度和协调度模型,首先从省域研究尺度对2005--2014年的湖南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及二者协调度进行评价,利用GM(1,1)模型进行趋势预测,结果显示湖南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生态环境水平整体上不断提升,二者协调度实现了稳定持续提高。从2015年开始,未来5年,湖南省生态经济协调度发展态势良好,将在“十三五”末步入高度协调发展阶段。在市域研究尺度,对2013年湖南省14市、州生态环境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空间维度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各市、州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耦合度和协调度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新常态下,发展生态农业,依托城市群经济圈带动区域发展,促进湖南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应是未来的发展道路。

  • 标签: 新常态 生态环境系统 经济系统 耦合度 协调度
  • 简介:能源、与能源消费相关的环境功能、经济是一个复合系统,如何实现能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协调的能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能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协调性分析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近15年来'能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正在向协调方向缓慢演化。

  • 标签: 能源-环境-经济系统 复合系统 协调度
  • 简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不发展和应用,传统的人工计算与信息管理将逐渐被计算机所代替,随着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发展,基于WEB页的信息管理系统将占主体地位.采用MicrosoftVisualFoxpro5.0开发经济树种信息管理系统,并借助Microsoft公司的IIS3.0提供的ASP开发工具,把系统升迁到WEB服务器上,以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实现各项功能,使系统具有简洁,高效,使用方便等特点.

  • 标签: 经济树种 信息系统 系统开发 系统评价
  • 简介: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一种形态,由自然、经济和社会三种子系统组成。自然子系统,是由水、土、气、生、矿及其间的相互关系来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生存环境;经济系统,是指人类主动地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组织有目的的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和调控活动;社会生态子系统,是人的观念、体制及文化构成。这三个子系统是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是生态整合,通过结构整合和功能整合,协调三个子系统及其内部组分的关系,使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关系和谐有序,实现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间复合生态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复合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 社会生态 生态系统理论 功能整合 人类社会
  • 简介:二类调查外业前对所调查的林场进行区划,主要是依据卫星图片和地形图图像。从地形图获取等高线,以往采用的方法是手工绘制,这种方法耗时多,误差高。利用Arcgis软件自动矢量化地形图,进行图像校正或配准、预处理栅格、定义矢量化范围、新建矢量图层、初始化矢量化数据、生成矢量要素,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 标签: 二类调查 地理信息 GIS 等高线 矢量数据
  • 简介:文章对桉农复合生态系统中桉树及间作物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用以探索不同大宽行桉树林不同株距、不同密度对桉树生产量和间作物产量的影响.通过对三年生桉树经济产量和间作物的经济产量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系统分析,表明桉农间作系统可以达到木材生产和林下农业的双重效益,为林区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

  • 标签: 桉农复合生态系统 产量 经济效益
  • 简介:苍南县4万hm2生态公益林每年有机物质生产价值192×106元;CO2固定价值按造林成本35×106元,按碳税计166×106元;O2释放按造林成本计35×106元,按工业影子价格计40×106元;每年吸收养分价值2.22×106元;减少土壤侵蚀价值2.81×108元,水源涵养效益48×106元;对环境污染的净化作用价值218×106元.合计每年生态经济价值8.11亿元~9.47亿元.

  • 标签: 生态系统 经济价值 生态价值 公益林 苍南县
  • 简介:从化是广州市辖县,全县面积2009平方公里,森林面积1564901亩,覆盖率达51%,果树面积37548亩。该县属亚热带气候,天气温暖,土壤肥沃。由于山多,地形复杂和南北地势的差异,使县内气温变幅较大,雨量更丰富,植物种类繁多,尤以经济树木对农、林、医药和工业原料及科学研究均具有潜在的价值。从化经济树木的调查研究,为本地区的森林、果树资源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本文除介绍从化自然环境概况外,还着重记载了用材树种51科101属150种2变种和果树20科32属1变种的资源情况。

  • 标签: 从化 果树面积 森林面积 果树资源 亚热带气候 自然环境概况
  • 简介:以公顷蓄积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为例,利用汤旺河林业局2017年二类补充调查数据和2008年二类调查数据,在符合二类补充调查技术要求前提下,建立起优势树种为针叶混交林,起源为天然,龄组为中龄林小班数据的线性回归模型,并阐述了该回归模型的检验指标和方法。

  • 标签: 汤旺河林业局 二类补充调查 线性回归模型 公顷蓄积
  • 简介: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发展农业经济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 标签: 经济新常态 加快发展 农业经济
  • 简介:山林,秀色葱茏,蕴藏着无穷的财富。2008年,国家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犹如山风拂过,引得山林沙沙作响,那长久储存在林间的能量与活力藉此激发释放。在林改春风的吹拂下,林下经济的种子如雨后春笋般在山头地块冒了出来。

  • 标签: 经济 制度改革 集体林权 山林 山风 林间
  • 简介:靖州县是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县、全国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县和全省林业十强县。有林业用地1776万公顷,占县域面积的80.4%。森林覆盖率达到7406%。森林蓄积量942.8万立方米,人均拥有量位居湖南全省第一。年产商品木材15万立方米。林业是靖州的支柱产业,2011年全县林业总产值达13.2亿元.

  • 标签: 林业用地 经济 专业合作组织 森林采伐管理 森林覆盖率 森林蓄积量
  • 简介:中国在明清时期人口从1亿人增加到4亿人,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清政府鼓励“开禁”、“劝垦”,导致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开山烧炭的现象比比皆是,造成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生态灾难。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环境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得出了库兹涅兹曲线,呈现倒U型。中国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在翻越了环境恶化的巨大高山,实现经济大幅发展的同时,再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而要加强生态建设,林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行绿色减灾,以实现“倒U形曲线的右转”,即“库兹涅兹渠道”。

  • 标签: 循环经济 绿色减灾 库兹涅兹曲线
  • 简介:《低碳经济蓝皮书·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1)》一书2011年3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薛进军,经济学博士,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院附属国际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 标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低碳经济 发展报告 蓝皮书 中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