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今年5月以来,我区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有利于青的发生。有些地方新造的桉树幼林,部分发病严重,局部成灾。在合浦县乌家、象州县大蒙林场、区直钦廉林场、七坡林场等地,局部发病率高达45%~60%。目前,青在全区仍有发展趋势,严重地影响着生产。桉青(PseudomonassolanacearumSmith.)是由一种细菌(即茄青假单孢杆菌)引起的。此细菌宿存于土壤之中,从植物的根部侵入沿输导组织上升并大量繁殖,最后堵塞维管束,破坏植株输导组织,导致植物整株枯死。桉树从苗木到大树均可感。病株典型症状是:地上部分枝、叶表现突然失水

  • 标签: 桉树青枯病 宿存 七坡林场 钦廉林场 象州县 单孢
  • 简介:边远山区的林农,常常自己育苗造林。在育苗过程中往往会碰到一些病虫害,在这里简单介绍用土农药防治松苗叶的方法。松苗叶一般危害1~2年生的苗木针叶,轻则影响松苗生长,重则造成松苗大量枯死。可用

  • 标签: 土农药 叶枯病 松苗 育苗造林 育苗过程 病虫害
  • 简介:文章叙述毛竹的发生蔓延主要是由于经营粗放、竹林结构不尽合理、立竹度偏低、采伐无节制与挖笋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倡竹木混交、加强抚育管理、加强预测预报、减少林内病害侵染源及加强检疫工作等预防措施。

  • 标签: 毛竹枯梢病 发生蔓延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论述了落叶松的形态特征及危害程度,通过技术方法和技术措施提出综合防治意见。

  • 标签: 落叶松 枯梢病 形态 防治
  • 简介:白屈菜、兴安白芷、毛莨、毛穗藜芦4种植物的粗提物对樟子松病原菌的茵丝生长抑制效果较好,平均抑制率为75.06%;抑制病原茵孢子萌发效果较好的有毒植物是兴安白芷;兴安白芷的抑制浓度值最小,数值为19.00mg/ml。综合抑茵效果来看,筛选出兴安白芷为最优抑制樟子松病原茵有毒植物。

  • 标签: 有毒植物 粗提物 樟子松枯梢病 抑制作用
  • 简介:通过对红松苗木梢类型的分析,提出了防治红松苗木梢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 标签: 红松苗木 枯梢 防治技术
  • 简介:文心兰尖培养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文心兰尖在MS+BA2mg/L+NAA0.5mg/L培养基上,离体培养1个月后产生原球茎.改良KC基本培养较适原球茎的增殖;用BA1.5mg/L+NAA0.2mg/L的激素配比,原球茎月增殖率可达332.5%;CW可以减少原球茎褐死现象和促进原球茎的增殖;壮苗阶段,以附加NAA0.5%+10%香蕉汁的效果较好.水苔是良好的移栽基质,成活率在85.3%.

  • 标签: 文心兰 茎尖 原球茎 组织培养
  • 简介:红花刺槐为刺槐的变型,其组织培养至今尚未见报道。为提高红花刺槐的繁殖系数,进行了红花刺槐段外植体诱导成活、初代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以及生根培养基的筛选试验,并对愈伤组织成苗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当年生枝条段组织培养春天比秋天成活率高,绿色致密的愈伤组织能够成苗。初代培养以SH为基本培养基为好,继代培养以B5为基本培养基为好,生根培养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为好,繁殖系数达每芽30天4.7株,生根率为84.4%。表7参22。

  • 标签: 红花刺槐 茎段 组织培养 培养基
  • 简介:为探索棘楤木(AraliaechinocaulisHand.-Mazz.)最佳的根段扦插繁殖技术,采用单因素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根段长度、粗度、生根剂种类及浓度、处理时间对扦插成活率及成活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棘楤木根段扦插成活率随插穗长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插穗粗度的增加、生根剂(NAA、ABT生根粉)处理浓度的升高以及根段ABT浸泡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下降;相同浓度的ABT生根粉处理显著高于NAA。棘楤木根段扦插最佳的条件为根段插穗长15cm、粗5~7mm、ABT生根粉浓度100mg·L―1、浸泡时间2h。不同处理对扦插成活植株的苗高和地径影响规律不明显。

  • 标签: 棘茎楤木 根段扦插 扦插成活率
  • 简介:以三明市生长优良的赤桉无性系为材料,进行段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其段组织在诱导培养基Ms+NAA0.05mg·L^-1中萌动率最高,增殖培养时以3/4MS+6-BA1.0mg·L-1+NAA0.2mg·L^-1这个组合月增殖系数最大,生根诱导时以1/3MS+IBA1.0mg·L-1+NAA0.2mg·L-1中加入ABTI#O.2mg·L-1的平均生根率最好。

  • 标签: 赤桉 组织培养 正交试验
  • 简介: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um)是我国主要外来入侵植物之一,在我国西南地区迅速传播,引起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比较研究了不同光强下生长14个月的(透光率RI分别为10%、20%、30%、55%、100%)紫泽兰幼苗的生物量分配、叶片形态和生长反应特性.结果表明:紫泽兰在不同的光强条件下显示出极强的叶生态适应性.植株总生物量随光强升高而增加(RI从10%到55%),但在全光照下总生物量反而有所下降.株高也随光强增大(RI从10%到30%)而增大,但到达一定程度(RI30%)后,株高反而下降.在弱光照条件下,从比叶面积(SLA),叶面积比(LAR)和比长(SSL)等指标表明,植物通过叶片变薄、变大增加单位生物量的叶面积来捕获光能.随着光强的升高,平均相对生长速率增加,在本试验尺度下,RI在55%左右达到平均相对生长速率最大值.植株在RI为30%-55%下生长状况好于全光照条件下的幼苗.在高遮荫条件下能阻止其它生物的生存和生长,这可能是紫泽兰强入侵性的一种生态适应策略.结论:紫荆泽兰对光照强度拥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可能是紫荆泽兰入侵性比较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生态适应性 紫茎泽兰 入侵性 光照强度
  • 简介: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药物,不同时间间隔喷药及不同药物浓度对尾巨按组培苗腐病防治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A1)+6d间隔喷药时间(B2)+1000倍液药物浓度(C2)对尾巨桉组培苗腐病防治效果最好。

  • 标签: 尾巨桉 苗木茎腐病 防治效果
  • 简介:以纯水和10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和50℃水浴萃取法获得了黄藤笋和4种常见类蔬菜(芦笋、茭白、莴笋和甜麻竹)的提取液,并通过DPPH法测定了这些提取液的总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黄藤笋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次是芦笋,甜麻竹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最低。黄藤笋、芦笋和莴笋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高于水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而茭白和甜麻竹则相反。除甜麻竹外,其余4种菜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不因萃取方法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研究还表明,黄藤笋提取液在稀释到3200倍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仍有0.33%,而其他4种常见莱在稀释2~10倍后已丧失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表明,黄藤笋作为保健品的添加剂具有很高的潜在利用价值。

  • 标签: 黄藤笋 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清除能力 茎类蔬菜
  • 简介:论述了植物解剖结构在应对干旱环境时的不同响应机制,即贮水、保水、加强输水以及失水后保护机制,这些机制协同作用,对植物在干旱环境中的生存繁衍非常重要.同时简要归纳了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并提出一些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干旱 茎解剖结构 适应性
  • 简介: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分不同坡度、不同单位面积生物量干重研究了三种森林植被落物(油松、刺槐、荆条)的持水阻水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固定雨强的人工降雨过程,落物的截持降雨过程具有三阶段特征:即吸水上升阶段、相对稳定的截持降雨阶段、降雨停止后的排水阶段.在整个人工降雨过程中,落物的透过雨强明显小于控制雨强.SPSS曲线回归分析表明三种落物糙率系数与单位面积落物干重显著相关且随着落物干重的增加而增大,并符合三次多项式关系

  • 标签: 枯落物 截留过程 糙率系数 密云水库
  • 简介:典型的生长和收获模型通常都包含生长、损和更新三大部分。其中更新和损部分进展少因而影响了生长和收获模型的预估精度。Belcher等(1982)用误差增殖法,提出了单木生长预测模型。林分和树木评价模拟系统用于橡树—山核桃林,当预估林分株数或断面积时,预估值的变化主要来

  • 标签: 平行分布 生长预测 模拟系统 逻辑斯蒂曲线 三变量 预估值
  • 简介:"现在,走在桂林市的滨江路上,你已经很难看清象鼻山了。"桂林市林业局绿化科刘资灵科长指着近在咫尺绿意盎然的象鼻山告诉记者,"滨江路是桂林市的主要通道之一,路旁的绿树现在基本上把天空遮挡起来了。"

  • 标签: 桂林市 桂东北 滨江路 林业局
  • 简介:<正>“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天下父母之心态。随着独生于女的出现,这一心态表现得越来越强烈了。钢琴、电子琴、游戏机等贵重物品进入了一个个简朴的家,越来越小的孩子走进了绘画、舞蹈、书法、摄影、武术等名目繁多的特长班。热盼着的家长们简直不知道该如何把自己年轻时未曾学过的东西、想学而没机会学的东西统统从孩子身上补回来,恨不能让孩子一夜之间就能学会这些一技之长,以出人头地。

  • 标签: 学习积极性 电子琴 逆反心理 最佳点 激发兴趣 饥饿法
  • 简介:又大又笨的石头,如今越来越受宠:园林绿化、小区做标牌、学校镌刻校训l等,都爱用石头。“”石造景,蔚然成风。园林专家称,奇石热折射出人们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普遍心态。

  • 标签: 造景 武汉 园林绿化 近自然 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