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不同林冠下南方红豆杉人工林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杉木林下套种的5年生南方红豆杉的树高、地径、冠幅生长最好,在阔叶树林下套种的则生长最差。从枝下高看则是在阔叶林林下最高,在马尾松林下最低。

  • 标签: 套种 南方红豆杉 生长效果
  • 简介:通过对福建柏采用不同整地方式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整地方式影响到栽植当年和翌年的新梢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和苗木保存率。5种整地方式中:处理A方式整地后的幼树栽植当年和翌年的新梢生长量和苗木保存率最高,而采用处理D方式整地后,幼树翌年地径生长量最大。

  • 标签: 福建柏 整地方式 林分生长
  • 简介:通过对公路沿线一重山光皮桦等4个景观树种与杉木混交的林分生长因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9年生混交林分中阔叶树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生长差异极显著,在生长量上米老排〉木荷〉光皮桦〉火力楠;各种混交林分中杉木各生长指标差异不显著。在混交林总蓄积量上4种混交林分木荷〉米老排〉光皮桦〉火力楠,但混交林分总蓄积量差异不显著。

  • 标签: 混交林 景观树种 杉木 生长效果
  • 简介:2005年2月精选喜树种子培养无菌根幼苗,生长90天以后分别接种3种丛枝菌根真菌,即蜜色无梗囊霉(Acaulosporamellea)、透光球囊霉(Glomusdiaphanum)和弯丝硬囊霉(Sclerocystissinuosa),探讨了菌根真菌对喜树幼苗株高、生物量以及氮、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的形成显著促进了菌根幼苗的高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对喜树幼苗氮素营养的吸收影响不大,但却有利于喜树幼苗对磷素营养的吸收.从植株高度和生物量来看,菌根幼苗优于无菌根幼苗,蜜色无梗囊霉菌根幼苗尤为突出,分别达到无菌根幼苗(CK)的1.2和1.6倍,差异显著.丛枝菌根的形成对喜树幼苗氮素营养的吸收影响不大.从全株的氮含量来看,菌根幼苗与无菌根幼苗相近,只有在根、茎和叶片中Am菌根幼苗的氮含量才有明显变化,而透光球囊霉和弯丝硬囊霉菌根幼苗与无菌根幼苗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丛枝菌根的形成总体上促进了喜树幼苗对磷素营养的吸收,并且主要体现在根的磷含量上.与无菌根幼苗比,所有菌根幼苗根的氮、磷分配比例增加,而茎和叶片的氮、磷分配比例减少.

  • 标签: 丛枝菌根 喜树幼苗 生物量 氮磷含量
  • 简介:在大田县开展杉木林下套种草珊瑚套种试验,采用上层杉木保留株数600株·hm(-2)、900株·hm(-2)和1200株·hm(-2)等3种主处理、4个不同层次经营措施为副处理开展裂区实验设计,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杉木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林分立木材积等主要因子增长量存在差异;杉木保留密度越大,草珊瑚平均株高越高,草珊瑚成活率也越高,但过高会造成草珊瑚生长比较孱弱,萌蘖能力降低;草珊瑚现存丛数、平均基径、地上部分生物量均以杉木上层林保留密度900株/hm2最高,600株/hm2次之,1200株/hm2最小。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杉木林经营密度600-900株/hm2,采用等高线整地、施基肥、追肥等较集约的经营措施,不仅有利于杉木生长,而且可以获得较高的草珊瑚生物量。

  • 标签: 杉木 草珊瑚 抚育间伐 林下套种
  • 简介:通过对迎春5号杨不同区域栽培试验,评价其生长性状和抗性性状;通过树干解析,分析其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进程.

  • 标签: 迎春5号杨 生长特性 生长进程
  • 简介:马尾松是福建省主要造林树种,也是林产工业的重要原料林树种,提高马尾松人工林的生产力对优化栽培模式和定向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在闽中地区尤溪县,采用裂区区组设计,探讨不同种源、不同密局局局局局度马尾松丰产林的生长和技术经济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广西容县马尾松种源最为理想,密度以2880株/hm2为宜.

  • 标签: 马尾松 生长量 技术经济效果 评价
  • 简介:通过对米老排人工林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选择7种林木生长经验模型对米老排生长过程进行回归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综合比较,确定米老排的最佳生长模型。最后,根据最佳生长模型对米老排生长过程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米老排经过科学经营后能产生巨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可列为福建珍贵速生阔叶树种进行培育推广。

  • 标签: 米老排 人工林 树干解析 生长过程 生长模型
  • 简介:<正>据《国际传媒学》报道,我们餐桌上的牛肝菌不只是美食家感兴趣的东西。这种美味的蘑菇对于地中海地区森林的成长也是必不可少的。法国全国农艺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同西班牙人员一起,在法国南部、意大利北部和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地区,试验用牛肝菌来促进贫瘠土地上的树木的生长

  • 标签: 地中海地区 蘑菇 树木 加泰罗尼亚 意大利五针松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简介:通过对不同透光强度的红松幼林生长状况的观测,明确了光照强度与生长的关系,提出透光抚育的最佳时间。

  • 标签: 红松幼林 透光抚育 生长 分析
  • 简介:文章介绍桉树8个无性系在湛江市的5年生长比较,并对其生长表现、抗性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推广种植的建议。

  • 标签: 桉树 无性系 生长比较
  • 简介: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幼龄檀香生长及心材形成的影响,以6年生幼龄檀香(Santdlumalbum)为试验材料,采用树体注入的方法,比较研究3种浓度(2g/L、4g/L、6g/L)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ETH)、茉莉酸(IA)和甲基紫精(MV)对其生长和心材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1年后,不同浓度、不同生长调节剂对6年生檀香的树高、胸径生长与CK组差异不大;但能促进檀香形成深褐色的心材。以浓度2g/L、6g/L乙烯利和甲基紫精处理最佳;心材直径2-3cm,茉莉酸处理不利于心材形成。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檀香不仅能在热带地区三亚生长,注射生长调节剂也能促成心材的形成。

  • 标签: 檀香 生长调节剂 心材 生长
  • 简介:测定分析了黄金刚竹竹鞭生长特征及地上部分各生长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金刚竹竹鞭以2~3年生竹鞭为主,所占比例超过竹鞭总量的50%;竹鞭分布于0~30cm的土层,以10~20cm土层分布最多;在地上部分各生长指标中,秆高和胸径与地径、胸径处节间长、地径处节间长、地上部分总质量及根质量间均呈显著性相关关系;以胸径作为自变量建立的黄金刚竹生长模型,可以可靠地估计其他生长量指标。

  • 标签: 黄金刚竹 竹鞭 地上部分 生长指标 相关性
  • 简介:植物生长延缓剂能够抑制植物细胞生长,使植株长得粗壮,根系发达,从而增强植物的抗逆性。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延缓剂矮壮素(CCC)和多效唑(PP_(333))对越冬期辣韭矢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CCC和PP_(333)处理后的苗木,植株高生长明显降低,而分枝率和分蘖率显著增加;对植株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表现为,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均显著上升,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II)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显著下降,表明竹苗接受和传递光电子的能力增强,光合潜力上升,光机构得到保护,受低温伤害减轻,植株抗寒性增强。比较不同浓度CCC和PP_(333)的处理效果显示,800mg/L的PP_(333)和3000mg/L的CCC处理的植株均有较好的抗寒能力。综合来看,3000mg/L的CCC对辣韭矢竹苗在寒冷条件下的保护最全面。

  • 标签: 辣韭矢竹 组培苗生长 植物生长延缓剂 矮壮素(CCC) 多效唑(PP(333)) 抗寒性
  • 简介:今年,美国出版了一本名叫《液体黄金》的书,作者是卡罗尔·斯坦菲匀。书中介绍了利用人体尿液作植物生长肥料的方法,引起了相关行业人士的广泛关注。

  • 标签: 植物生长 肥料 尿液
  • 简介:过对不同龄级多花黄精根茎体积、重量、根系及萌芽特征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并结合不同生长时期分析了相应的经营管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根茎年生长量呈"慢—快—慢"规律。年生长期200-210d,大致可以分为生长初期(下种-3月下旬)、生长快速期(4月上旬-8月上旬)、生长后期(8月中旬-地上枝叶倒伏)。不同龄级的多花黄精生长存在差异。根茎鲜重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3龄级>2龄级>4龄级>1龄级>5龄级。经对不同龄级根茎鲜重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3龄级、4龄级鲜重在0.01水平上极显著大于1龄级和5龄级根茎鲜重,3龄级鲜重在0.05水平上显著大于2龄级根茎鲜重,5龄级鲜重在0.05水平上显著大于1龄级根茎鲜重。建议根据不同生长时期的生长特点,制定相应的经营措施,其经营周期以4a为宜。

  • 标签: 多花黄精 根茎 生长特性 龄级划分
  • 简介:在我国,相思类树种,除台湾相思一种外,其余皆从国外引进。经在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省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马占相思胸径、树积生长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树高、胸径、材积与温度和降水的复相关呈极显著至显著。马占相思生长迅速,干形通直,适作纤维材、纸浆材、建筑和肢合材。马占相思不耐低温霜害,对水肥条件较敏感,建议在我国热带、南亚热带无霜害、少台风、土层深厚疏松的地区发展。

  • 标签: 热带、南亚热带 马占相思 引种 利用
  • 简介:林木生长函数是林木生长规律的定量描述。利用非线性回归法,详细论述了确定林木生长非线性函数的方法,结合计算机程序和实测数据,建立了某红松林木生长函数的数学模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林木生长数学模型与实测数据有较高拟合精度,相对误差平均值约1.8%。

  • 标签: 回归分析 非线性回归 生长函数
  • 简介:古树是活的文物、历史的见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本文从太原市现存古树内在生长环境的水、肥、气、热、病害与虫害和外在生长环境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分析,探讨了古树复壮的技术和应采取的措施。

  • 标签: 古树 环境 复壮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