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比较典型的欠发达地区——新疆南疆地区的5座城市作为研究区域,借助国内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方面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在指标系统构建和灰色关联技术的支持下,深入分析南疆地区城市化与绿洲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联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的经济增长、人口迁移、社会化服务功能和水平提高是胁迫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由于排放而产生的人均负荷及生态环境条件是支撑、约束和限制南疆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根据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分析结果,可以把南疆地区5座城市分为高等耦合度与中等耦合度两种地域类型: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库尔勒市和南部的和田市属于高等耦合度城市,而西部的3座城市属于中等耦合度城市。

  • 标签: 南疆地区 城市化 生态环境 耦合 关联度
  • 简介:从苗木选择、整地造林以及林分的管护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护堤岸林箣竹林的营造技术,调查了箣竹林的生长情况,表明新竹林生长良好,能起到保持水土、护堤岸作用。

  • 标签: 箣竹 保持水土 护堤固岸
  • 简介:以园林中常见的12种观赏竹种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竹种在不同月份的净光合速率、碳释氧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月份各竹种的净光合速率明显不同,月变化趋势为7月〉8月〉6月〉5月〉4月;净光合速率值最大的是阔叶箬竹,最小的是唐竹。同一竹种不同月份的碳释氧量存在显著差异,12种观赏竹不同月份单位叶面积和单位土地面积碳释氧的变化趋势均为7月〉8月〉6月〉5月〉4月;同一月份不同观赏竹的单位叶面积和单位土地面积碳释氧效应均差异显著,阔叶箬竹的单位叶面积碳释氧量最高,唐竹最低;青丝黄竹的单位土地面积碳释氧量最高,黄槽竹最低。聚类分析将12个竹种的碳释氧能力分为3类,可为竹类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观赏竹 净光合速率 固碳 释氧
  • 简介:全球森林对碳的吸收和储量占全球每年大气和地表碳流动量的90%。森林被称为二氧化碳的吸收器、贮存库和缓冲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独特的功能。通过森林碳汇以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缓解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全球气候变暖 森林碳汇 固碳 二氧化碳 吸收器 缓冲器
  • 简介:室内光环境与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性是室内植物设计的理论依据.在不同的光环境下,合理选择碳释氧能力较强的植物对于环境条件的改善、室内植物设计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不同光环境中植物碳释氧能力的比较发现在供试植物中橡皮树、合果芋、银边吊兰、细叶波士顿肾蕨、金边富贵竹适合摆放于环境1中,南方香茶菜、蜘蛛抱蛋与泡叶冷水花、绿萝则更适合摆放于散射光区(环境2、环境3、环境4).本实验通过对不同光环境中植物碳释氧能力的比较分析,为室内植物的合理选择及摆放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室内植物 固碳释氧
  • 简介:油梨又名鳄梨、酪梨,是一种适宜于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栽培的果树,原产中美洲、南美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墨西哥、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等国,现有40多个国家有栽培;我国的海南、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浙江等省(区)都有栽培与分布。油梨嫁接苗定植后正常栽培,第4年便可投产,第6年每666.7m^2可产商品果500lkg以上。

  • 标签: 油梨 鳄梨 酪梨 果树 营养价值 药用价值
  • 简介:传统村落中的文化空间既是展现和传承其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旅游空间类型。然而随着传统村落现代旅游的不断升温,村落空间的功能和形态更多地是服从游客市场的需求和旅游业态的要求,而缺少对文化空间的主动保护、规划和引导。文中选取宏村、西递、碧山、南屏、屏山、卢村等6个皖南乡村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传统村落在现代旅游发展中对文化空间的需求特征,探讨如何以传统村落空间的改造为依托,为乡村旅游发展与乡土文化传承的耦合提供载体和支撑,提出了民宿文化提升模式、文化旅游空间主动营造模式、村民公共活动空间改造模式3种空间耦合模式。

  • 标签: 传统村落 现代旅游 乡土文化 空间模式
  • 简介:研究了车筒竹材解工艺及其竹炭的基本性能,测定了车简竹竹炭净化空气的性能。结果表明,车筒竹的分解过程与毛竹相近,在制取车筒竹竹炭时可以采用现有的毛竹炭烧制工艺和设备。采用机械炉烧制的502℃、542℃车筒竹炭及用特制箱式电阻炉制取的700℃、800℃、900℃车筒竹炭在空气净化方面性能均较优良,适合用于生产空气净化类吸附性产品。已开发成功车筒竹炭微纳米炭雕。

  • 标签: 车筒竹 热解 竹炭 空气净化 炭雕
  • 简介:快速发展的历史村落旅游在村落社区发展与旅游开发博弈过程中突显出矛盾复杂化、过度旅游化等问题,因此景区型历史村落作为村民生活的社区,与旅游发展的景区之间的互动关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以系统科学的思想构建历史村落“社区与景区”一体化系统,从空间要素、社会功能和组织结构3个方面对耦合系统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然后以山西省榆次后沟为例探讨同一地理空间范围的景区型历史村落“社区与景区”耦合作用机制,指出后沟古村社区与景区互动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旅游发展弱化了社区功能,景区管理受社区制约较多,景区功能尚不完善,并提出了后沟古村社区与景区耦合发展的建议。

  • 标签: 历史村落 社区 景区 耦合作用
  • 简介:城市园林树木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一个贮存库,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绿化水平的提高,北京园林绿化覆盖率与树木数量得到了迅速增加。为了解其在减缓大气碳积累方面所起的作用及其变化趋势,结合北京城市园林绿化普查资料与样地分析,对5个特定年份的北京城市园林树木碳储量与碳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2010年北京园林树木碳储量约为138万吨,比1990年增加了104万吨;(2)从1990到2010年,单位面积碳储量变化不大,2010年单位面积的碳储量约为22.45t/hm2,略低于1990的23.16t/hm2,与森林相比,城市园林树木单位面积碳储量较低;(3)2010年北京园林树木碳量约为1.08万吨,比1990年增加了0.82万吨。根据北京的长期规划,预计北京城市园林树木数量还会有一定的增长,碳潜力值得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气候变化 城市园林树木 碳储量 固碳量 北京
  • 简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于6月1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讲话是动员令,也是宣言书,引起人民网强国论坛及各大网站网友的高度关注。

  • 标签: 实践活动 群众路线 教育 网友 微生态 形式主义
  • 简介:所谓乡土珍优阔叶树种,一般是指原来就生长在当地、或者是长期生长在当地,并且经过当地气候及土壤条件的考验,完全与当地融为一体,且价值较高的优良阔叶树种。这些树种是在严峻的生态条件下,经过漫长的自然筛选保留下来的优胜者,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及耐干旱、耐瘠薄、易成活、郁闭快、生态保护功能强等特点。多年来,中国林科院林中心从实际出发,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在乡土珍优阔叶树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做了许多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 标签: 阔叶树种 研究与开发 乡土 生态条件 适地适树原则 中国林科院
  • 简介:我认为所谓流量的大小和参数的高低,所指的并不是集中供热系统的流量和水温的设计值,因为这些参数值已经由技术、经济、计算决定了,已经无需争论其大小高低了。因为供热系统的实际负荷在数量与分布上都常与设计时的假设不同,在运行时必

  • 标签: 热网运行 集中供热系统 运行方式 水力工况 热负荷 水压图
  • 简介:孜湾是新疆石河子紫泥泉种羊场一名退休教师,6年前离开心爱的讲台和天真可爱的孩子。赋闲在家的孜湾,看到自己住地周围的一座座荒凉的小山包,心想,把这些小山包绿化起来,既可改善居住环境.也可以为转场前的牛羊留下草料,是个一举多得的好事。这个想法得到领导的肯定和支持之后,就将领导交给他的100棵榆树苗栽在离自己家最近的一个较高的小山包上,

  • 标签: 新疆 石河子紫泥泉种羊场 热孜湾 荒山绿化
  • 简介:这一期的京城木材市场,可说是大落大起,前后历经两重天。8月份供销双方还是在雷雨交加、闷湿潮的恶劣天气条件下,苦苦煎熬;转眼到了"金九",秋风送爽,京城地区及其周边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区木材市场很快便感到一股股暖流涌动,卖家买家一扫萎靡低落的情绪,喜上眉头。

  • 标签: 木材市场 桑拿 环渤海经济区 天气条件 眉头
  • 简介:本文测定了三个周期水分和胁迫处理对杉木、马尾松和北美乔柏苗木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树种的可变荧光与最大荧光之比值(Fv/Fm)对水分胁迫的反应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后北美乔柏的(Fv/Fm)值大大降低,而杉木的(Fv/Fm)值只有轻微下降,马尾松的(Fv/Fm)值则没有显著变化.实验结果还表明:胁迫处理对三个树种的(Fv/Fm)值都有显著影响.就三个水分和胁迫周期而言,研究发现:在每个水分和胁迫周期结束时测定的杉木和马尾松(Fv/Fm)值没有显著差异.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北美乔柏的(Fv/Fm)值显著下降.图4表4参20.

  • 标签: 水分胁迫 热胁迫 针叶树种 苗木 叶绿素荧光 北美乔柏
  • 简介:一、松、柳混交现状1980年北京林业大学绿化操场,将2米高截干柳树30株和21年生3米高的白皮轮29株单行隔株等距(4.5米)栽在操场周边,估计将来松在上、虎皮显眼,柳在下,柔枝多情,景象会很美。

  • 标签: 混交 北京林业大学 操场 单行 白皮
  • 简介:从西泠印社的理水艺术——泉池景观入手,创新性地从地质构成因素阐述了孤山及西泠印社泉池的成因及分布状况,并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整理和归纳,对其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在实证内容上,结合园林的造景手法、理水艺术等,重点分析了西泠印社泉池景观的整体布局、单体空间营造等方面的景观特色,期望能够将其理水艺术的各种技法,吸收、融入当今园林的水景设计中,使其更加充分地展现出"古为今用"的魅力。

  • 标签: 西泠印社 泉池 景观营造 古典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