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河北省曲周县小第八村以建设高标准的生态文明园林村为载体,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基本建成了“村北林下食用菌区,村东苗圃区,村南经济林区,村西农田林网区,村中空心村绿化区,庭园长绿区”的六大功能区块。

  • 标签: 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 农田林网 曲周县 河北 新农村
  • 简介:<正>中国首批23个景观村落村落景观负责人12月23日在北京签署《中国景观村落保护公约》,表示将编制规划和加大投入,保护景观村落及其所包含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要素,使之免遭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消亡威胁。这批古村落包括15个景观村落和8个村落景观,是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组织专家通过实地考察和评审,历经半年时间于11月初从39个村落中选出的。它们分

  • 标签: 中国景观 国土经济学 编制规划 物质文化 保护公约 农村地区
  • 简介:该文通过楠溪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岩头、埭头、苍坡等古村古树名木保护与利用实践,提出保护理念及措施。该文通过楠溪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岩头、埭头、苍坡等古村古树名木保护与利用实践,提出保护理念及措施。

  • 标签: 古树名木保护 古村落 楠溪江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护理
  • 简介:9月7日,山东潍坊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绿化委员会、市林业局联合召开“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现场会,全面启动“创建”行动。自2007年起,该市将每两年评选一批省级、市级“绿色小康乡、村、户”.推荐省级绿色小康县。

  • 标签: 绿色家园 潍坊市 委员会 现场会 林业局 小康
  • 简介:芙蓉古村位于楠溪江中下游,其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同时也与现代城市空间营建原则吻合,对当前的景观设计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 标签: 芙蓉古村落 空间布局 景观设计 现代
  • 简介:韩国森林面积约640万hm^2,占国土65%,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国家之一。2002年韩国平均立木蓄积量已达到70m^3/hm^2。韩国在退化林地上的森林恢复不仅得益于国家的《10年林业发展计划》,而且得益于新村运动和非政府组织在造林事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 标签: 非政府组织 韩国 事业 造林 运动 森林覆盖率
  • 简介:文章以珠海市10个典型乡村为对象,对比研究了古村和新村的人居林风貌特征,结果表明:1)珠海市乡村人居林植物组成较为丰富,研究区植物共有149种,其中乔木96种,隶属40科80属,灌木15种,隶属12科15属,藤本种类3种,隶属3科3属,草本35种,隶属28科35属,林木主要由龙眼、黄皮、荔枝、榕树、香樟、香蕉、竹、木棉、鸡蛋花、仙人掌等观赏型和经济型树种组成,2)珠海市乡村人居林体系比较完整,非常重视风水林营造,古村的林木覆盖率整体上高于新村,古村平均为36,5%,新村平均为27,8%,3)珠海市乡村人居林整体呈现“外围樟树、竹林环抱,道路榕树、龙眼点缀,各家龙眼、黄皮、荔枝、三角梅、罗汉松等果树花木满院,公共空间榕树、木棉、樟树等大树遮荫”的植物景观风貌.

  • 标签: 乡村人居林 古村与新村 风貌特征 珠海市
  • 简介:文章以即将消失的杨家楼传统村落景观为研究对象,总结出7个方面的村落景观特点:受风水与耕读文化影响之村落选址,团状的总体布局形式;3竖1横的街巷走向;以“一字屋”“凹字屋”“四檐全”“连井三透”4种为主的建筑格局;天元塔、天佑寺、东凝庙3处宗教景观;以“九井十八塘”为特色的水体景观;以南屏公园为主要休闲场所;由板凳龙、旗锣伞铳所构成的民俗景观。根据现状,得出村落传统景观呈现部分保护、新旧更替的发展趋势。

  • 标签: 古村落 村落景观 传统文化 浙江 诸暨
  • 简介:随着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也逐渐开始进行改造、修复。文章从浙江古村落的理水角度,通过对古村落水景观效法自然古朴美、天然植物利用关、“井、渠、塘”的点缀美及人与动物和谐美的四美分析,论述古村落水景观的生态之美,强调尊重水源、保护水源、合理利用水源的重要性,旨在为古村落修复、新农村改造中的水景观合理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古村落 水景观 生态美 浙江
  • 简介:村落入口空间是村落景观的重要节点,体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审美意识。在古代天灾人祸、多乱不安的整体环境中,"安全感"作为居民对入口空间的一种感知,既是需求也是要求。以浙江传统村落入口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了20余座古村落的基础上,梳理各类文献资料,发现入口空间的"安全感"不仅仅通过景观营造手法来构建,同时也受到生态观、民俗文化的影响,从生态、景观及文化3个方面讨论村落入口空间"安全感"的营造手法,总结不同营造手法在入口空间的不同体现。通过挖掘浙江传统村落的人文、艺术魅力,为现代居住区入口空间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进而推动浙江传统人居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 标签: 古村落 入口空间 安全感 营造手法
  • 简介:传统村落中的文化空间既是展现和传承其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旅游空间类型。然而随着传统村落现代旅游的不断升温,村落空间的功能和形态更多地是服从游客市场的需求和旅游业态的要求,而缺少对文化空间的主动保护、规划和引导。文中选取宏村、西递、碧山、南屏、屏山、卢村等6个皖南乡村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传统村落在现代旅游发展中对文化空间的需求特征,探讨如何以传统村落空间的改造为依托,为乡村旅游发展与乡土文化传承的耦合提供载体和支撑,提出了民宿文化提升模式、文化旅游空间主动营造模式、村民公共活动空间改造模式3种空间耦合模式。

  • 标签: 传统村落 现代旅游 乡土文化 空间模式
  • 简介:大庆市府明小区于1993年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竣工并当年交付使用。小区在大庆市建委,大庆市城市规划局的直接领导下,由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牵头主设并会同大庆环境艺术开发中心、黑龙江省教委设计院共同完成规划设计;由大庆市工程建设监理公司组织18个开发投资单位、43个施工企业共同开发建设。

  • 标签: 居住小区 小区规划 大庆市 综合效益 设计简介 东北地区
  • 简介:快速发展的历史村落旅游在村落社区发展与旅游开发博弈过程中突显出矛盾复杂化、过度旅游化等问题,因此景区型历史村落作为村民生活的社区,与旅游发展的景区之间的互动关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以系统科学的思想构建历史村落“社区与景区”一体化系统,从空间要素、社会功能和组织结构3个方面对耦合系统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然后以山西省榆次后沟为例探讨同一地理空间范围的景区型历史村落“社区与景区”耦合作用机制,指出后沟古村社区与景区互动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旅游发展弱化了社区功能,景区管理受社区制约较多,景区功能尚不完善,并提出了后沟古村社区与景区耦合发展的建议。

  • 标签: 历史村落 社区 景区 耦合作用
  • 简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理应从历史的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来加以解读与阐释。基于历史纵向维度即人类社会治理模式历史演进中的制度形态视角,构建与善用道德制度也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而又先进的策略选择。目前,类似生态(环境)行政约谈制度、生态管理中的引咎辞职制度以及自责道歉制度、道德诚信制度等新型制度就本应属于道德制度的范畴。道德制度不同于西方新制度主义理论中的非正式制度,也不同于道德教育制度、道德教化制度、道德文化制度等。作为生态文明制度的道德制度必将逐渐由边缘地位转向中心地位,必将发挥越来越广泛和越来越重要的历史引领作用。

  • 标签: 生态文明制度 法律制度 道德制度
  • 简介:面对某些编辑职业道德滑坡的事实,笔者分析了加强编辑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编辑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从加强道德修养、完善编辑工作制度、正确处理“义利”关系等角度探讨了如何加强编辑的职业道德建设。

  • 标签: 编辑 职业道德 道德困惑
  • 简介:作为革命军人道德规范的'爱军习武',是在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武德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初步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抗日战争中逐渐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不断丰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今天,这一道德规范又具有了更为丰富的科学内涵.'爱军习武'是打赢高技术战争的客观需要,是革命军人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途径,也是革命军人内在价值向社会价值转化的要求.

  • 标签: “爱军习武” 道德规范 实践途径
  • 简介:很多地理事象,特别是人文地理事象,是不能量化的。当前人们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几乎完全使用了纯计量化的研究方法,去推导那些行政官员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环境虚无主义思想指导下预设的研究目标。研究过程和结果,都大大违背了地理学研究的终极关怀———实现人地关系的良性耦合。而要达到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田野调查获取的逻辑实证事例的归纳推学和环境道德信念的支撑。特别是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必须自觉坚守环境道德底线。

  • 标签: 区域经济发展 人地关系 环境道德
  • 简介: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用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所提倡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带职业性质的行为规范,既是对人们职业道德的要求,又是社会公德在职业中的具体体现。勘察设计行业职业道德主要是由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技能和职业纪律四个方面构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

  • 标签: 勘察设计人员 职业道德 勘察设计单位 勘察设计行业 勘察设计市场 职业理想
  • 简介:在我国加入WTO和勘察设计单位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建立并逐步形成适合各行业自身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不仅是新时期各单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对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和各方合法权益,规范勘察设计市场行为,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促进和提高勘察设计质量与水平,必将产生重大作用。

  • 标签: 勘察设计行业 职业道德规范 勘察设计单位 林业 勘察设计质量 文化建设
  • 简介:"公民社会"是中国知识界的新课题,公民道德建设则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公民社会的建设,取决于公民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水准.公民道德是我国道德体系建设的基础,确立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具体贯彻和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实践中,必须正确理解、认真处理好基本道德规范的"基本"和"重点"、"基本道德规范"与公民"基本道德要求"的关系以及"三德"着力点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 标签: 公民 公民社会 公民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