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湿地鸟类调查是评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该研究调查了2015年内东港红树林湿地鸟类的种类与数量,共记录到鸟类12目34科85种,8043只次。与往年记录相比,鸟类数据变化较大。年内调查结果分析,无论是鸟类物种数目还是个数,东港红树林湿地鸟类均存在季节变化,一般是冬季多夏季少,变化趋势是冬季〉秋季〉春季〉夏季。鸟类数量在2月、11月、12月、3月最多,均超1000只以上;7月、5月、8月、1月最少,数量在160~190只之间。苍鹭、大白鹭、普通翠鸟等常见性鸟类专项调查显示,鸟类多集中在江片、塔市区退潮后的滩涂以及夏塘村水稻田觅食,涨潮后在红树林上栖息。黑脸琵鹭为全球濒危鸟类,时隔7年后再次在东港红树林观测到,说明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质量有了较明显的提升。

  • 标签: 鸟类群落 鸟类调查 红树林湿地 东寨港
  • 简介:海南东港红树林在景观、面积、生物多样性及与红树林相关的海洋历史文化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开展生态旅游是解决东港红树林保护和合理利用矛盾的有效途径。鉴于以体验为主的红树林生态旅游的特殊性,在海南东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开展生态旅游对红树林有一定影响,建议在东港保护区外围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在演丰镇建设演丰西河红树林大观园,在塔市围海大堤内退塘还林,建设红树林湿地公园;在江围垦大堤内侧建设服务于旅游的生态养殖示范区;在保护区管理局附近建设红树林博物馆。

  • 标签: 红树林 海南东寨港 生态旅游
  • 简介:1978年11月,为了治理生态恶化,带动经济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在我国西北、东北、华北地区实施“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40年来,“北”防护林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生态方面,“北”地区沙化土地和沙化程度呈现双降趋势,荒漠化面积逐渐减少.同时,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得到极大改善,区域内的河流淤泥量得到减轻.经济方面,随着风沙灾害、水土流失的减少,粮食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由于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的建设,林业产量呈现了翻番增长,也带动了林副产品的发展.生态文明方面,极大地推动了林业知识的普及和林业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国际地位.但是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制,工程建设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例如,由于“北”地区薄弱的经济基础以及物价的上涨等因素,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的缺口逐渐增大.此外,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病虫害以及干预失当等原因造成的林地退化也逐渐严重.因此,后续的工程建设必须要拓宽资金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必须要加强林地修复,改造退化林地;同时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支撑.

  • 标签: “三北”防护林 生态治理 生态文明 林地退化 林地修复
  • 简介:都说家乡是有味道的,而且是世界上最美最纯最真的味道。这种味道特别亲切,独一无二,温暖心扉,深入骨髓,令人沉醉,难以忘怀,弥久生香。

  • 标签: 味道 骨髓
  • 简介:陶渊明深受老庄哲学的影响,在时局动荡之际选择了归隐,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大自然,把田园自然风光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宿.陶渊明的文章蕴含着丰富的自然思想,其中以《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记(并诗)》最具特色.他所建构的桃花源社会,体现了其“质性自然”之内涵,表达了人生具有“自然”的天性.陶渊明“质性自然”含有“真”与“朴”二重性,反映了他寻求真、朴的自然观.陶渊明在庄子自然无为思想影响下,用“委运顺化”思想实行自然无为之道,因而选择回归山林与躬耕田园以顺应其本性.陶渊明用自然景色表达他的自然心境,将“渔人”形象与自然相结合,体现了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说明其向往桃源的生活.陶渊明用“渔人忘路而入桃花源”来说明“忘”的境界,“忘路”意味着摒弃世俗争竞,乃至于功利思辨.因此,他所构筑的桃花源成了一个融自然美、人情美、身心美于一体的生态体系,体现了“物物而不物于物”的“”自然境界,表达了陶渊明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自然境界是对现实生活和感性经验的超越,实现了心境与自然相统一,体现了天地人和谐共生的境界.

  • 标签: 陶渊明 《桃花源记(并诗)》 自然境界 和谐
  • 简介:何为森林旅游?森林旅游是指任何形式的到林区或林地所进行的旅游活动,包括观光、徒步、登山、越野、垂钓、狩猎、野营、探险、科普、疗养度假等。衢州是浙江省大重点林区之一,全市林地面积10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1.5%,区域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3处。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优美的森林景观是开展全域旅游良好的条件,国内外游客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 标签: 森林旅游资源 衢州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森林公园 空间 林地面积
  • 简介:工程期长达70年、地跨13个省(区、市),大型林业重大工程——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行至今日,以“增绿增质增效”作为工程构建“生态美、百姓富”的新方向,5年来动能不断释放,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新贡献。

  • 标签: 三北美好 绘就绿色 绿色三北
  • 简介: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历史性盛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公安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森林 吉林 小康社会 中华民族
  • 简介: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海南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探索:1999年在中国率先建设生态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后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随后确立生态宜居的“美好新海南”目标。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省 海南 实验区 经济特区 示范区
  • 简介:园林工程中"四"的应用,通过施工技术、特殊材料、新型工艺和现代方法,呈现独特的景观效果,形成具有吸引力、趣味性、亲和力的场所、营造出国家提倡的生态环境,达到人、地共生的园林环境。

  • 标签: 发光材料 “四新” 生态 透水 低影响 低能耗
  • 简介:文章构建了河口平原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估算了崇明岛森林供给、调节和文化3大类共12项服务价值量,并分析了不同乡镇的总价值和单位面积价值。结果表明:2013年崇明森林生态服务总价值为46.61亿元,单位面积价值为18.09万元/(hm^2·a),人均价值为0.68万元;2015年总价值、单位面积价值和人均价值分别比2013年增长22.8%,17.5%和24.7%。生态服务价值以调节服务为主,2013年为32.97亿元,2015年比2013年增长20.2%。在调节服务中,调节气候、净化环境和涵养水源价值比例较高,合计超过70%,积累营养比例最低。乔木林中硬阔林价值最高,其次为杉,第为软阔。2013年,长兴镇森林生态服务总价值最高(4.42亿元),东平林场单位面积价值最高(18.70万元/hm^2·a)。

  • 标签: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量评估 平原人工林 崇明三岛
  • 简介:为研究交趾黄檀不同家系在亚地区生长的差异,以期初步选出优良种质为进一步的遗传改良提供基础。以来自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26个家系的交趾黄檀幼苗为研究对象,在亚地区开展生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监9n,41年后,26个交趾黄檀家系在亚地区均能正常生长,家系2、4、9、16和18苗木成活率较高;家系1、10、11、13和22苗木生长量较快,苗高净生长量在0.9m以上,地径净生长量在12mm以上。聚类分析将26个交趾黄檀家系分为4类,可用其成活率、生长量作为交趾黄檀引种衡量因子之一。

  • 标签: 交趾黄檀 家系 生长 红酸枝木
  • 简介:2014年11月以来,亚大量移植糖棕大树,应用于城市"双修"、"双城"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景观效果。该文根据近几年来的糖棕移植养护实践经验,总结糖棕在亚地区的移植和养护管理技术,以资借鉴。

  • 标签: 糖棕 移植与养护技术
  • 简介:10月24日北京园林学会在园林科学研究院举办了“优木本观赏植物及其培育”专题讲座。来自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的张冬林教授讲解了世界最新及潜在观赏木本植物及其应用相关知识,对观赏植物的种植应用理念、植物属性、繁殖、培育方面进行了介绍。通过学习,大家开阔了视野,不仅了解了木本新品种如何培养、应用,也认识到了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优势,为在实践中通过现代技术新品种、把好的观赏植物和优秀的设计进行结合,发挥植物作用,创造优秀的作品提出了方向,大家感到意犹未尽,在现场互动环节有针对性的解决了设计应用及培育中的实际问题,讲座也为园林专业人员带来思维上的改变。

  • 标签: 木本观赏植物 北京园林学会 专题讲座 培育 科学研究院 木本植物
  • 简介:为更好地经营管理海南岛内的人工林,在五指山市、昌江县、亚市地,分别取桉树林、橡胶林、相思树林这种岛内最主要的人工林林下土壤进行了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调查地,同一人工林林下土壤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的含量存在差异,而在同一调查地内,人工林下土壤SOC与TN的含量比率关系相近。就各元素的垂直分布而论,SOC和TN含量在各区域各样地均以0-20cm土层较高,总体来看自上而下呈递减趋势;TP含量则表现为分层不明显(昌江和亚)或于60-80cm土层达到最高(五指山)。在所有区域各类人工林中,五指山桉树林的SOC和TN含量最高,昌江相思树林的TP含量最高,亚桉树林的SOC和TN含量最低,五指山橡胶林的TP含量最低。研究还发现,个地区所有样地的林下土壤C/N和N/P比值均可分为两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N/P普遍偏低,存在明显的氮限制。根据调查结果推9n,4,影响林下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因素包括水热条件、地表凋落物积累、土壤淋溶强度及元素的周转率等,前二者有利于土壤养分的输入和聚集,而淋溶过强则易造成土壤养分的流失,但较快的元素周转可以抵消淋溶的负面效应。综上所述,各类人工林林下土壤的化学计量学特征总体上因地而异,建议对于岛内人工林的C、N、P管理应充分考虑区域性差异。

  • 标签: 海南岛 人工林 土壤 化学计量特征
  • 简介:通过阐述历次全国土地调查情况,根据海南省土地管工作中的实际需求,海南省第次土地调查与全国次土地调查有调整,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其不同。同时,为更好推进海南省第次土地调查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第三次土地调查 海南 建议
  • 简介:随着关系人类自身生存发展质量的生态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和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提速,森林警察(以下简称森警)这支我国生态各领域唯一整建制公安队伍的名字开始进入公众视线,并且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介中的曝光率逐步上升,关注度稳步提高。因此,森警对强化理论,创新实践,

  • 标签: 西南地区 生态环境保护 云南 技术 四川 贵州
  • 简介:文章以南京滨江公园为例,研究了5种不同结构植物群落的温湿度调节效应,并初步分析了绿量与降温增湿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的降温增湿效应具有季节性差异,春季和秋季乔灌草结构的植物群落降温增湿效益最为显著,而夏季乔草结构的群落降温效益最明显,乔木群落的增湿效益最好;绿量与降温增湿强度均为正相关关系,春季和夏季绿量与降温强度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绿量主要影响降温强度,对增湿强度的影响较小。

  • 标签: 植物群落 温湿度调节 群落结构 绿量
  • 简介:乡村绿化美化应在系统性、景观生态学和美学艺术性的基础上,保护并利用现有生态前提下,采取尊重自然、注重乡土特色、亲和居民等设计理念,营造并提升山、水、林、田于一体的乡村生态景观,提高乡村山林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使乡村环境优美、天人合一、宜居和谐。本文主要论述了乡村绿化美化工程的设计原则、思路、内容和植物造景设计等。

  • 标签: 乡村 绿化美化 景观设计 植物造景
  • 简介:2018年5月30日,由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主办、六安市叶集区人民政府、安徽省人造板协会承办的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七届次理事会暨第二届板材——全屋定制绿色生态链发展高峰论坛在安徽六安隆重召开。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会长刘能文、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佳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消保局处长吴臻.

  • 标签: 高峰论坛 木制品 生态链 理事会 协会 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