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鱼浮头往往发生在半夜或凌晨,给观察和判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根据多年生产实践,摸索了一套观察鱼类夜间浮头的方法。现简介如下:方法一人蹲在鱼池下风处,迎着月光,贴近水面观察,如发现有阵阵水花,且有少量野杂鱼上游下窜,表明水中已缺氧,鱼类处于暗浮头状态。...

  • 标签: 鱼浮头 增氧机 过氧化钙 下风处 鱼池 手电筒
  • 简介:为了探索干制辣椒施肥效应,以干制辣椒品种博辣红牛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田间“3414”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拟合的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回归方程为:Y=832.84+31.42N+1.61P-5.05K-0.44N2—0.02p2—0.12K。-0.15NP+0.11NK+0.29PK,尿素(N)、过磷酸钙(P)和氯化钾(K)的最大施肥分别为30.12kg/667m2、47.86kg/667m2和23.78kg/667m2,鲜辣椒最高产量可达1411.02kg/667m2。

  • 标签: 干制辣椒 “3414”肥效试验 施肥量 产量
  • 简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本试验以张掖广泛栽培的耐莫尼塔为试验材料1.2试验时间及地点试验于2016年6—11月在六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日光温室内进行。1.3试验处理与设计试验设3个处理,将幼苗定植于盆径30cm、高35cm的塑料盆内,每处理9盆。等番茄定植缓苗后进行处理,按照植株的蒸腾蒸发进行处理,分别为蒸腾蒸发的80%、100%、120%,以称重法控制灌溉

  • 标签: 灌溉量 番茄产量 日光温室 缓苗 塑料盆 灌水量
  • 简介:用烯酰吗啉对辣椒疫病(phytophthoracapsiciLeon.)进行了室内生及田间效果试验。室内生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对辣椒疫病的EC50为1.01mg/L,EC90为4.84mg/L,毒力回归方程为Y=4.9940+1.8806x。田间试验效果表明:该药剂对辣椒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当有效成分用量为150g/hm2、225g/hm2、300g/hm2时,对辣椒疫病的防效分别为73.89%、83.33%、86.67%。

  • 标签: 烯酰吗啉 辣椒疫病 室内生测 田间药效试验
  • 简介:为探索遵辣8号最佳的栽培密度和施肥,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密度、施氮、施磷及施钾4个因素对遵辣8号产量的影响,建立产量与各因素的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密度、施氮、施磷、施钾的提高,辣椒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小区产量高于7.82kg,即单产高于258.72kg/667m^2的最佳农艺优化栽培方案是:栽培密度9092~9815株/667m^2、施氮28.33~33.4kg/667m^2、施磷13.78~16.51kg/667m^2、施钾29.46~34.92kg/667m^2。

  • 标签: 辣椒 遵辣8号 产量 栽培模式
  • 简介:葡萄与葡萄酒中的香气物质,是指具有芳香气味的,在较低温度下能够挥发的物质的总称。葡萄果实中的香气主要存在于葡萄果皮中,葡萄酒的品种香气直接源于葡萄果实,赋予葡萄酒个性。葡萄果实的香气种类很多,以具有挥发性的游离态和不具挥发性的结合态(可变成游离态)芳香物质两种形态存在,只有游离态的芳香物质才具有气味,也就是同时能引起味觉和嗅觉的挥发性物质。这些香气物质可根据其代谢路径分为萜烯类(terpenoids)、

  • 标签: 葡萄果实 香气物质 贵人香 载量 芳香物质 芳香气味
  • 简介:改良“Y”型葡萄架式通过固定调节新梢基部的开张及顶部的收拢,使葡萄篱架两侧的果穗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在保证产量、品质的基础上,增强了“Y”型架式的观赏性,该创新技术已经获得专利授权。

  • 标签: 架式 葡萄 改良 混种 品种 栽培
  • 简介:为探索辣椒新品系ZJ1-12的高产优化农艺措施,运用4因素(完全实施)5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密度、氮、磷、钾肥对辣椒新品系ZJ1-12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表现正向增加作用,作用大小排序为密度〉K20〉N〉P2O5肥用量。单产达156.93kg/667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为密度10235~10813株/667m2,纯N13.525~14.855kg/667m2,P2O58.232~9.748kg/667m2,K2010.875~12.6kg/667m2。当最高产量为278.84kg/667m2时,纯收益高达4149.04元/667m2。

  • 标签: 辣椒 产量 密度 氮磷钾肥 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