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辣椒转基因育种技术有着育种周期短、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等优点。无疑为加快辣椒品种改良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从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优良性状的获得及基因功能的鉴定3个方面对辣椒转基因研究进展予以叙述,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辣椒转基因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辣椒 转基因 进展
  • 简介: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是构成花瓣和果实颜色的主要色素之一。它是植物二级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营养和药用作用。综述了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及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花青素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植物 花青素 基因
  • 简介:番茄病毒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我省番茄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发病率10%-30%,重的高达50%-70%,严重的可使整个产区绝产。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番茄病毒病呢?据西南农大胡安宁教授、中国柑桔研究所张格成研究员在1999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石洞镇建设村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植物基因活化剂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番茄病毒病。试验示范地是多年种植番茄的地区,4月中旬是该地区番茄的采收期。但种植大户陈仕林的番茄地7年连作,病毒病发生十分严重,病株率达100%。由于偏施氮肥,蚜虫发生多,导致病毒病发生十分严重。虽然用药防治多次,但总不见效。植株花量少,结果小,几乎陷入绝产境地。

  • 标签: 植物基因活化剂 番茄病毒病 试验示范 偏施氮肥 发病率 泸州市
  • 简介:植物免疫诱剂是指对病虫害没有直接的杀灭活性,但能够诱导植物自身产生抗性代谢产物,延迟或减轻病害的发生和发展的一些药剂。葡萄是渭南临渭区的大宗经济作物,运用植物免疫诱剂预防病虫危害,是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进行了几种植物免疫诱剂在葡萄上的有关试验。

  • 标签: 诱抗剂 植物免疫 葡萄品种 葡萄小褐斑病 葡萄霜霉病 红提
  • 简介: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rus-inducedgenesilencing,VIGS)是一种研究基因功能的反向遗传工具,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周期短、高通量、无需遗传转化、成本低等优点,在基因探寻和功能鉴定上广泛应用。着重围绕上述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在研究茄科(Solanaceae)植物的相关功能基因植物次生代谢、生长发育、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几个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 标签: 茄科植物 VIGS 功能基因组学 次生代谢 生长发育 生物和非生物胁迫
  • 简介:桑园冬季治既可以避免发生蚕儿农药中毒的现象,又可以消灭桑树越冬害虫,减少来年桑树害虫的发生基数,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桑园的产量和质量。冬季治的具体措施是:1.药剂灭虫。在晚秋蚕饲养结束后,立即用20%的杀灭菊酯8000倍液,或2.5%的敌杀死5000倍液,或50%的甲胺磷1000倍液对桑园进行全面彻底地喷药。2.剪枝除虫。将桑树的病枝、枯枝、枯桩、弱小侧枝以及梢端绿色枝条剪除干净,并收集运出桑园集中烧毁。3.拢枝诱。冬翻前,用稻草捆成一束,将桑枝束拢,这样不仅可以矫正树势,便于冬翻,而且还能诱集多种桑虫潜入稻草束内越冬。在来年桑树萌动前,将稻草束解下烧毁。4.清园毁。在做好上述几项工作的基

  • 标签: 农药中毒 桑树害虫 茧丝绸公司 风化土壤 杀灭菊酯 秋蚕饲养
  • 简介:1.稀粥育法选三小块地轮流在地上泼稀粥,然后用草盖好,两日后尽生小虫子,轮流让鸡去吃。注意防雨淋、防水浸。2.稻草育法挖一宽0.6米、深0.3米的长方形土坑,将稻草切成6—7厘米的段,用水煮1—2小时,捞出放入坑内,上面盖上6—7厘米厚的污泥(水...

  • 标签: 牛粪育虫 豆腐渣 污泥 洗米水 易生虫 堆成堆
  • 简介:根据Cry2Aa2的保守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而扩增出完整的Cry2Aa2序列,连接到含有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pmi)的表达载体pCAMBIA1301-PMI上,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辣椒,利用甘露糖筛选体系对辣椒转化体进行筛选,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和试验,72h后统计虫情况。结果表明:获得了含有Cry2Aa2转基因植株;食用转Bt基因辣椒叶片和果实的斜纹夜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高于阴性对照,且大多表现出僵化和厌食的状态,对转基因的辣椒伤害较小,说明Bt基因成功导入辣椒中。

  • 标签: 辣椒 Cry2Aa2基因 甘露糖 遗传转化
  • 简介:近年来,菜青等鳞翅目害虫对我县蔬菜危害严重,尤其在十字花科蔬菜上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了蔬菜的质量和产量.由于菜青世代重叠严重,抗药性产生快等原因,化学防治在生产上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出现菜农为了增加防效,随意选择农药品种,增加用药量和用药次数等情况,造成蔬菜质量、安全堪忧.2004年8月我办在安徽省马鞍山市蔬菜办的统一部署下,引进了6种生物农药进行防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菜青虫 试验简报 药剂防治 2004年8月 药效 十字花科蔬菜
  • 简介:我们用辣椒(Capsicumannuum)栽培种(已导入了灯笼椒CapsicumchinenseL^3基因)的种内F2代群体(2016株)和种间F2代群体(3391株)(由灯笼椒与Capsicumfrutescence杂交产生)对灯笼椒烟草花叶病毒属病毒的L^3基因进行定位。通过L^3基因抗性紧密相关的AFLP分子标记的BAC文库的分析,揭示出番茄抗病同源基因12的存在。通过简并PCR技术,对来自35株不同辣椒的同源基因12的部分或全部编码序列进行克隆,且在种间组合中产生了17个遗传标记。图谱显示:L^3基因位于12同源基因标记IH1—04和BAC—end标记189D23M中间,L^3基因定位于包含两个不同BAC重叠群的区内,这两个不同的BAC重叠群分别由4个和1个无性系组成。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揭示这两个重叠群被约30kb隔开。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结果和BAC无性系的Southern杂交表明在高度重复序列中富集包含L^3基因位点的区。Southern杂交表明两个BAC重叠群包含多于十个的12同源基因拷贝体。相反,对于种间F2代群体,,重组后代没有结合位点,在种内F2代群体中,该结合位点存在于两个不同的BAC重叠群内,这两个不同的BAC重叠群分别由7个和2个无性系组成。而且,两个群体间结合位点分配的不同表明在含有L基因位点的区域连锁不平衡。

  • 标签: 抗烟草花叶病毒 荧光原位杂交 高度重复序列 DNA纤维 基因定位 基因簇
  • 简介:介绍了辣椒传病毒病的主要介体昆虫种类及其传毒特性,简述了针对介体昆虫传毒的辣椒病毒病综合防治方法,展望了辣椒病毒病介体昆虫传毒的研究趋势。

  • 标签: 辣椒 传毒 介体昆虫 综合防治
  • 简介:应用噻.高氯氟、噻嗪及高效氯氟氰菊酯进行了辣椒白粉虱防治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47g/L噻.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对辣椒白粉虱高效且持效期长,其18.53~37.05g/hm2处理施药后1~7d防治效果为86.4%~99.1%;25%噻嗪水分散粒剂22.50g/hm2处理、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6.00g/hm2处理施药后1~7d防治效果绝大部分均在90%以上。

  • 标签: 辣椒 白粉虱 防治效果 噻虫·高氯氟
  • 简介: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是肥厚多汁并且具备储藏大量水分功能的一类植物,在土壤含水状况恶化、植物根系不能再从土壤中吸收和提供必要的水分时,它能使植物暂时脱离外界水分供应而独立生存,具有一定的抗旱性。

  • 标签: 多肉植物 日常养护 阳台 水分供应 营养器官 含水状况
  • 简介:番茄Pto基因编码包含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K)结构域的蛋白,它能由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pv.Tomato,Pst)造成的细菌性斑点病。本研究使用PVX系统的体内识别系统测定显示AvrPto在辣椒基因型中被特异性识别。这种AvrPto识别导致非寄主超敏反应(HR),以及PVX::AvrPto融合蛋白在接种辣椒叶组织中的定位,这表明在辣椒中存在与番茄类似的Pto识别机制。然而,辣椒全基因组分析显示没有对应番茄的Pto进化枝,表明在辣椒中有一个Pto识别的替代系统。不过,辣椒基因组中已经鉴定出25个具有高度保守STK结构域的类Pto蛋白激酶(PLPKso对于Ptos和PLPK的STK结构域中的大部分氨基酸位点,非同义(dN)与同义(dS)核苷酸替换速率的比值(ω)小于1。表明纯化选择在进化中起主要作用。然而,一些氨基酸位点在Pto同源物的进化过程中被发现为偶发性正选择,因此,不同的进化过程可能在植物中形成了Pto基因家族。基于RNA—seq数据,PLPK基因和其他Pto通路基因,例如Prf,Pti1,Pti5和Pti6在所有检测的辣椒基因型中都表达了。因此,辣椒中对Pst的非寄主超敏反应可能是由于PLPK同系物对AvrPto效应物的识别,以及Pto信号通路下游组分的后续作用。然而,辣椒中AvrPto的识别可能涉及其他类受体激酶(RLKs)的活性。本研究中鉴定的PLPKs将作为进一步了解PLPKs在非寄主抗性中作用的基础。

  • 标签: 基因组分析 进化过程 蛋白激酶 PTO 基因家族 辣椒
  • 简介:本文对近年辣椒疫病病原、辣椒对疫病的抗性变化、抗性遗传、抗病性鉴定和抗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辣椒疫病育种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辣椒 疫病 抗病性 遗传与育种
  • 简介:对辣椒基因克隆、遗传转化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基因工程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 标签: 辣椒 基因克隆 遗传转化
  • 简介:1试验目的展示特福力(22%氟啶胺腈悬浮剂)在推荐剂量下对桃树蚜虫的防治效果。2供试药剂特福力,美国陶氏益农公司提供。10%吡啉可湿性性粉剂,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礼泉县植保植检站提供。3试验时间及地点2018年3月26日至5月3日,在陕西礼泉新时乡东黄村二组王小蒙果园里进行试验。4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面积为2亩。作物:桃树,早熟品种为“突围”,晚熟品种为“花王”。树龄4年。株行距2m×3m。亩产量2000~2500kg。

  • 标签: 药效试验 防治效果 桃蚜
  • 简介:蓟马主要取食植株的茎、叶、花、果等新嫩组织,还能传播多种病毒病,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多种农作物最重要的害虫之一。由于蓟马虫体小、隐蔽性强、爬行迅速和善飞等特点,一般杀虫剂难以直接触杀虫体,加之农户长期加大药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蓟马,导致蓟马抗药性不断增强,目前在生产上常采用多种农药交替使用进行防治。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经过大量的室内生物测定,研制出了防治蓟马较理想的新型复配杀虫剂——16%多杀菌素·吡啉悬浮剂,可解决农业生产上蓟马难防治的问题。为明确16%多杀·吡啉悬浮剂对豆角蓟马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和安全性,2018年笔者开展了此项试验研究工作。

  • 标签: 化学农药防治 田间药效试验 悬浮剂 吡虫啉 蓟马 豆角
  • 简介:耕(奶)牛1.牛肺疫又叫传染性胸膜肺炎,为丝状星球菌感染所致,病牛10~20天死亡。其防治办法:①预防。隔离阳性病牛,对健康牛进行牛肺疫疫苗注射,实施在饲料中全面推行添加“强力益生素”的技术措施;②治疗。用“914”静脉注射,每公斤体重0.01~0....

  • 标签: 防治办法 植物病虫害 每公斤体重 肌肉注射 冬春季节 益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