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回填率是再造梗丝工艺的关键质量指标,目前的测定方法费时费力。为了建立简单、快捷的再造梗丝回填率测定方法,本文考察了再造梗丝回填率与其外观色差(基于空白梗丝)、白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线性关系成立,相关系数大于0.99,回填率越大,外观白度越小,再造梗丝与空白梗丝之间的色差越大。建立的工作模型准确度、精密度满足检测需求。

  • 标签: 再造梗丝 回填率 色差法 白度
  • 简介:单倍体和双倍体方法在烟草栽培品种的培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母本和父本单倍体由于分别是孤雌生殖和单雄生殖,在烟草上自然发生的频率是很低的。在实际应用中,显性标记系统能在苗期有效地分离稀有单倍体植株。Sulfur(Su)突变体是一个由烟苗缺乏叶绿素引起的显性标记性状,但该突变体在纯合的条件下具有半致死特性。

  • 标签: 单倍体植株 基因修饰 分离 孤雌生殖 栽培品种 标记系统
  • 简介:本文旨在分析烤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通过关联分析寻找与烤烟农艺性状和化学成分相关联的分子标记,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提高烤烟育种效率奠定基础。利用均匀分布于烟草24个连锁群上的120个SSR标记分析了231份烤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及群体遗传结构,在此基础上采用TASSEL5.0GLM(generallinearmodel)和MLM(mixedlinearmodel)方法进行标记与表型性状变异(8个农艺性状和5个化学成分)的关联分析。通过遗传多样分析,共检测出403个等位变异,变异范围2-21个,平均每个标记3.36个;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36~0.785,平均值为0.408;供试材料间遗传距离为0.003~0.371,平均值为0.148。通过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GD)值为0.153水平上可将231份烤烟材料聚为4大类。通过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供试材料划分成3个亚群,且每个亚群分别包含117、38和76份烤烟材料。通过GLM_Q和MLM_Q+K两种关联分析模型,分别检测出17个和9个与13个表型性状显著相关,其中9个标记在两个年份和两种模型中均被检测到与同一性状在P〈0.001水平上极显著相关,且MLM_Q+K未能检测到新的关联标记;3个株高相关标记(TM10481、PT54964和TM20580)、2个叶数相关标记(TM10846和PT60728)、1个茎围相关标记(TM25276)和1个叶长相关标记(TM11215)与已报道的QTL定位结果一致,可应用于烤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标签: 烤烟 遗传多样性 关联分析 农艺性状 化学成分
  • 简介:为了鉴别黄斑烟中香精斑烟和料斑烟支污染物的来源,利用高场不对称离子迁移谱(FAIMS)法不同离子在强场(>15000V/cm)条件下离子迁移率呈非线性变化的原理,使黄斑烟支上疑似香精污染物的离子团相互分离,得到待测物质的特征三维扫描图谱。通过图像相似度计算查找软件(VisualSimilarityDuplicateImageFinder),对比香精斑烟支污染物和对照样品三维扫描图谱的相似度,鉴别香精斑烟支污染物来源。料斑烟在经过样品处理后,可利用同样的方法鉴别。结果表明:人工分拣香精斑烟支污染物的FAIMS图谱和人造香精斑的FAIMS图谱相似度达到95%以上,人工分拣的烟丝湿团的FAIMS图谱和各类人造污染物的FAIMS图谱相似度约为95%,说明可利用FAIMS分析与鉴别香精斑烟和料斑烟表面污染物来源,且人工观察分拣黄斑烟支归类的方法基本准确。

  • 标签: 高场不对称离子迁移谱(FAIMS) 黄斑烟污染物 糖料 香精 图像相似度计算查找软件(Visual Similarity
  • 简介:参试260份烟草品种对青枯病抗性先做自然病圃初筛鉴定,从中选取表现R-LR和部份优质感病品种共n3份分菌系接种测定.结果表明,对青枯病Ⅰ、Ⅱ、Ⅲ型菌系反应R-LR的抗病品种有G3、反帝3号和G6等3份,这是迄今所发现抗病谱广且能抗强菌系的种质资源;抗Ⅰ、Ⅱ型菌反应R-MR,感Ⅲ型菌的品种有SPG117、OX2028和岩烟97等12份;抗Ⅰ型菌反应R-MR,感Ⅱ、Ⅲ型菌的品种有K326、K346、G80、RGll和Coker176等50份;对Ⅰ型菌反应为MS-HS的感病品种有中烟15、云烟87、春雷3号、大叶密目、大黄金和革新3号等195份,包括目前生产上的主栽品种NC89、云烟85、翠碧一号和红花大金元等.

  • 标签: 烟草 种质资源 青枯病 菌系 抗性鉴定
  • 简介:为探讨负压灌溉对烤烟生长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采用负压灌溉装置设置3个不同的供水负压,在日光温室内以盆栽方式考察了不同负压供水下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以及负压供水对烤烟生长、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水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负压灌溉能维持土壤含水量在较稳定的范围内,但生长过程中土壤水分含量与供水压力没有明显的比例关系;2在-20~-10kPa范围内,随着供水压力的增大,烟株长势增强,烟株的干物质量、耗水量、钾素吸收总量及钾肥利用率逐渐增加,根干重及水分利用效率随供水压力的降低而增加,氮、磷素吸收总量及其利用率随供水压力的降低而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3以烤烟干物质积累为目标,烤烟伸根期适宜供水压力为-20~-15kPa、旺长期约为-10kPa、成熟期为-15~-10kPa。

  • 标签: 负压灌溉 生物量 水分利用效率 肥料吸收利用率 烤烟
  • 简介:本文采用自旋捕集技术和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ESR)捕集并检测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气相自由基和粒相自由基,研究了不同植物提取物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自由基的效果,结果表明葡萄籽提取物、碧罗芷、松树皮提取物和复合植物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效果较好.本文讨论了复合植物提取物添加到烟丝中的添加量对粒相自由基清除效果的影响.将筛选的复合植物提取物负载在介孔固体上制成介孔复合体二元复合滤嘴,同时把复合植物提取物喷加到烟丝中并卷制成卷烟,检测结果表明烟气中气相自由基和粒相自由基分别降低了36.2%和29.1%.本文还讨论了降低自由基的可能机理.

  • 标签: 卷烟主流烟气 自由基 植物提取物 降低 机理
  • 简介:为揭示烟田生态系统水、碳通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特征。基于2015-2016年攀西烟区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分析烟田生态系统水、碳通量和WUE的时间动态特征,阐释烟田生态因子对水、碳通量和WUE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烟田WUE的日变化为日出后迅速升高,8:00~9:00达到最大值后逐渐降低,到14:00左右趋于稳定,傍晚前又有小幅度的增加;烟田WUE的季节变化呈“双峰”趋势,旺长期和成熟采收期前期较高,伸根期最低。烟田WUE与气温、净辐射均呈二次曲线关系,而与饱和水汽压差(VPD)呈负指数关系。气温、VPD和净辐射控制WIdE变化的时间节点不同,其中VPD对WUE限制节点出现的时间较早,而气温、净辐射相对较晚,这主要与总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量(ET)对气温、VPD和净辐射变化的敏感度差异有关。根据不同生育期WUE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降低土壤无效蒸发,增强叶片光合能力,是提高烟田生态系统水资源利用水平的关键途径。

  • 标签: 水分利用效率 水碳通量 通量观测 烟田生态系统
  • 简介:为了解河南烟区烤烟对氮素的吸收分配情况,试验采用^15N分别标记基肥中的铵态氮(^15NH4+)、基肥中的硝态氮(^15NO3-)以及追肥氮的方法研究了烤烟大田生育期内各器官中氮素的吸收分配规律。结果显示:(1)在整个大田生育期烟株体内氮素积累量不断增加,其中旺长期增幅最大;烟株对土壤氮的积累量显著大于肥料氮,且吸收的氮素50%以上分布在叶片中;烟株根系对氮素的积累在整个生育期都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2)随生育期推进烟株各器官中积累肥料氮量占总氮比例不断降低;不同叶位间,叶片积累肥料氮占总氮的比例一直是: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3)烟株在大田移栽后40d~60d期间为氮素积累强度最大时期,随后逐渐减弱,且生育后期烟株对肥料氮的积累表现为负值,而对土壤氮的吸收则表现出滞后;烟株对基肥中硝态氮的吸收能力强于铵态氮,对追肥中氮素的吸收能力强于基肥氮。

  • 标签: 烤烟 ^15N 吸收 分配
  • 简介:为分析我国晒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并构建晒烟种质资源的指纹图谱,本研究利用25对SSR标记对33份晒烟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5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12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4.31个,观测杂合度(Ho)平均值为0.0028,预期杂合度(He)平均值为0.6039。Shannon’s信息指数I为1.1389,Nei’s多样指数(H)为0.5693,33份晒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345处,可将供试烟草资源分为两个类群。同时,利用25对引物构建了33个晒烟品种的指纹图谱,为晒烟品种鉴定体系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可为我国晒烟种质资源的鉴定与利用、优异基因的挖掘、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等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晒烟 种质资源 简单序列重复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 简介:为筛选出优质抗病的雪茄烟种质资源,在云南德宏开展72份雪茄烟种质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PASwarrHibshman产量高;Havana142上中等烟比例高;多数种质烟叶外观质量好或较好;烟叶K2O为1.82%~5.75%,钾氯比为6.47~44.23,化学成分变异系数:糖碱比〉氮碱比〉两糖差〉总植物碱〉还原糖〉总糖〉钾氯比〉Cl-〉K2O〉总氮;Havana142、LittleHill、Havana211等感官评吸质量档次为较好,其余种质为较好-或中等+;多酚变异系数(29.38%~72.34%)排列为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将72份资源聚为5类,雪茄内包皮被归在品质较好的第1、2类,雪茄外包皮被归在第3、4类,而雪茄茄芯被归在第3、4、5类。筛选出抗PVY的种质5份,对TMV免疫的10份,抗TMV的3份,抗黑胫病的种质1份,可供生产和育种选择利用

  • 标签: 雪茄烟 种质资源 抗性鉴定 外观质量 化学成分 多酚
  • 简介:阐述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论述了在管理理念上视人力为资源,采取人性化管理,重点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活力等管理理念。通过总体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措施实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建议打破传统观念,积极稳妥地推进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

  • 标签: 企业 人力资源 管理 建议
  • 简介:通过人工控水的方法模拟干旱条件,对10个烤烟品种进行干旱处理,烟苗旺长期取样测定了生物量,相对含水量,渗透势,脯氨酸含量,MDA含量,电解质外渗等与抗旱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不同烤烟品种的抗旱.结果显示相同的干旱胁迫下,各烤烟品种对于旱的敏感程度和忍耐力存在着明显差异.综合评定大黄金5210的抗旱较好,中烟100的抗旱较弱.

  • 标签: 烤烟 抗旱性 品种
  • 简介:依据初步建立的烟叶外观质量、评吸质量量化评价体系和对湖南主产烟区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等评价指标进行的评定和检测,研究了烟叶质量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探索了烟叶质量评价指标间的定量相关关系,探讨了关于烟叶质量评价指标间的一些定性和定量描述。

  • 标签: 烟叶质量 评价指标 相关性分析
  • 简介:以本实验室自行创制的云烟87八倍体(2n=8x=96)为母本,L-8四倍体为父本进行杂交,成功获得烟草六倍体(2n=6x=72)植株。经观察统计其花器官特征,花粉特征,并通过体外萌发及杂交试验对其育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烟草六倍体花蕾和花药明显大于云烟87四倍体×L.8四倍体杂交组合四倍体(简称四倍体杂种)后代的花蕾和花药,但花粉量较少;其花粉体外萌发率仅9.78%,明显低于四倍体杂种;六倍体花粉在六倍体及云烟87四倍体柱头上只极少量萌发并穿过花柱;以六倍体为父本,与云烟87四倍体烟草品种杂交以及六倍体自交,不能坐果;而以六倍体为母本、云烟87四倍体为父本可得到一定量种子,其单果种子数与杂种四倍体作母本、云烟87四倍体为父本时差异不大,但发芽率只有21.2%。这表明本研究中的六倍体植株作父本不育,而作母本具有一定的育,后续研究利用中可将其用作母本。

  • 标签: 烟草 六倍体 八倍体 花粉 育性
  • 简介:对香料烟细菌斑点病的症状观察发现,香料烟细菌斑点病主要为害叶片,初为黑褐色水浸状圆形或多角形小斑点,以后病斑扩大、连片,形成不规则的较大坏死斑,新发的病斑夹杂其间,病斑大小不一。2001、2002年普查结果表明,在保山香料烟栽培区的隆阳区芒宽乡和昌宁县柯街镇普遍发病,发病田块达60%,平均病株率在25%以上;其他烟区仅见零星发病,病株率均在1%以下。在调查中也发现品种、温湿度、烟叶的成熟度、栽培条件等对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影响较大。病原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细菌。

  • 标签: 香料烟 细菌性斑点病 症状 病害普查 病原鉴定
  • 简介:准确估算区域生态系统蒸散量(ET),对研究区域水资源利用时空变化特征、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6年1~10月MODIS遥感数据,利用MODIS蒸散量估算模型,结合气象数据对攀西烟区典型烟田生态系统ET进行模拟,并根据田间通量观测数据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精度检验和参数化调整,以验证和提高MODIS蒸散量模型在攀西烟区的适用。结果表明:采用默认参数的MODIS蒸散量模型模拟值比实测值偏小12.8%,效率系数为0.767,且在烤烟生育期前期(DOY105~161)平均相对误差较大。依据田间通量观测数据,对模型中叶片边界层阻抗和叶面积指数(LAI)进行参数化后,ET模拟值与实测值动态曲线非常一致,一元线性回归斜率为0.997,决定系数R2为0.835,效率系数为0.808。经独立验证,参数校正后的MODIS蒸散量模型在研究区具有较好的适用,为进一步利用该模型对攀西及西南烟区烟田水热收支平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

  • 标签: MODIS-ET模型 蒸散 通量观测 攀西烟区
  • 简介:采用了夹角余弦、主成分及偏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分析了云南与津巴布韦烟叶的多酚、石油醚提取物、多元酸、高级脂肪酸和挥发性香气物质等致香物质含量的相似。结果表明,云南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在主要致香物质方面已有较高的相似,其中以中部烟叶的相似度最高;云南部分地区烟叶的致香物质与津巴布韦烟叶较为接近,但从细微来看,糠醇、5-甲基糠醛、西柏三烯二醇等致香物质含量在地区和部位间的变异较大,云南与津巴布韦烟叶在新植二烯、苹果酸、西柏三烯二醇、类胡萝卜素降解物、茄酮、柠檬酸和巨豆三烯酮等致香物质的含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 标签: 烤烟 致香物质 相似性
  • 简介:为探明各影响因素对工序加工质量的影响,采用田口方法——稳健设计对筛分加料工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质量评价与参数优化。结果表明:1)热风温度对加料后叶片平均含水率和温度的影响均为最大,简体转速对加料后叶片平均含水率和温度的影响均为最小;2)物料流量对加料后叶片含水率和温度的波动影响均为最大,筒体转速对含水率的波动影响最小,蒸汽压力对温度的波动影响最小;3)为减小加料后叶片含水率和温度的波动,以质量损失最小化为原则,各因素水平最适组合为:热风温度75℃、蒸汽压力0.35MPa、物料流量4000kg/h、筒体转速13.5r/min;4)综合各因素对加料后叶片含水率和温度的影响大小,可将热风温度和物料流量视为重要因素,蒸汽压力视为调节因素,简体转速视为次要因素。

  • 标签: 稳健性设计 SN比 筛分加料 质量评价 参数优化
  • 简介:为选择降低卷烟烟气中HCN和苯酚释放,制备了一种金属掺杂的多孔氧化物复合材料。利用比表面分析和孔径分析、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材料进行了表征,优化了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将材料添加到卷烟滤嘴中评价其减害降焦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1)材料具有均匀的孔结构,孔径分布较窄(2-5nm),负载的金属元素均匀分散在基体中;(2)材料对主流烟气中HCN和苯酚的选择降低率均可达22%以上,而对于烟气常规成分以及感官质量影响较小。

  • 标签: 多孔氧化物 金属掺杂 溶胶-凝胶 卷烟烟气 HCN 苯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