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为探索以D-甘露糖与氨基酸的美拉德反应制备Amadori化合物的可行性问题,以D-甘露糖和L-色氨酸为原料合成了1-L-色氨酸-1-脱氧-D-果糖,利用IR、NMR和HR-MS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合成工艺,利用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法研究了产物的热裂解行为。结果表明:(1)最佳合成条件为:当L-色氨酸投料量为30mmol时,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6.0h、物料比1:1(D-甘露糖与L-色氨酸的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0.5mmol及溶剂用量80mL,此条件下产率达到45.2%;(2)无论有氧或无氧条件下裂解,产物种类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有氧条件裂解产物种类多于无氧条件;在600℃有氧条件下,1-L-色氨酸-1-脱氧-D-果糖裂解生成具有花香、烘烤香、坚果香、焦糖香等香韵的产物;(3)以D-甘露糖和L-色氨酸为原料合成1-L-色氨酸-1-脱氧-D-果糖的技术方法可行,产品收率较高。

  • 标签: D-甘露糖 1-L-色氨酸-1-脱氧-D-果糖 合成 工艺优化 热裂解
  • 简介:为验证NtHCT是否参与烟草类黄酮的合成,构建pCXSN::NtHCT超量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NtHCT基因转入野生型烟草三生烟,通过HPLC(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转基因烟草中绿原酸和类黄酮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最高比野生型对照提高了6.3倍,类黄酮成份芦丁和山奈酚芸香苷分别提高了41.6和13.6倍,而生长表型未见明显差异。从而证明NtHCT基因不仅参与调控绿原酸的合成,也正向调控了类黄酮的合成

  • 标签: 烟草NtHCT基因 绿原酸 类黄酮 烟草
  • 简介:为查明杂草根在青枯菌病害循环中的作用;用烟草青枯菌液浸注接种烟苗叶片后产生枯斑的迟早及扩展程度取决于接种体浓度,菌液浓度愈高,烟株枯死就愈快.用42种杂草根处理液接种烟苗后显症速率有很大差异,胜红蓟、牛繁缕等7种根处理液接种后2~3d叶片出现枯斑,10d内烟株枯死;千金子、看麦娘等27种根处理液接种后5~7d叶片出现枯斑,11~20d烟株枯死;座地菊、小蓬草等8种根处理液接种10d后只在叶片上出现黄斑-枯斑;病斑不扩展,镜检可见溢菌.用8种杂草根处理液涂抹在改良的SM-1平板上培养分离,胜红蓟和牛繁缕检出菌量104cfu/g根,千金子、看麦娘等4种检出103cfu/g根~102cfu/g根,座地菊和小蓬草未分离出青枯菌.结果表明杂草根处理液接种烟苗后显症迟早、枯死快慢与在改良的SM-1平板上分离菌量之间呈负相关.此法可用于烟草青枯病的侵染源带菌检测.

  • 标签: 烟草青枯病 杂草根 浸注接种 显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