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大叶甲草不同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ABTS、DPPH自由基及还原性反应体系,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叶甲草的总提液、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和石油醚层在不同浓度下的抗氧化能力及其总酚含量。结果大叶甲草的不同萃取部位对AB'IS、DPPH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其结果与浓度呈良好的量效关系。其中乙酸乙酯层抗氧化能力最强,在浓度为0.62mg/mL时,对ABTS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为91.57%,对DPPH·的最大清除率为94.87%,与同浓度VC的清除率接近,且其IC50分别为0.066mg/mL、0.004mg/mL,测得乙酸乙酯层总酚含量最高,达10.45%。大叶甲草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其中乙酸乙酯层抗氧化能力最显著,与总酚含量有较大的相关性,同时该结果也客观地反映了DPPH法、ABTS-+法及还原性法测定大叶甲草抗氧化活性的准确性。

  • 标签: 大叶蟹甲草 抗氧化 总酚 相关性
  • 简介:目的研究锥菊不同药用部位中主要有效成分菊苣酸的含量情况,为锥菊药材的入药部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21:79),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330nm。结果该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3.26%,RSD为0.09%(n=9)。结论:菊苣酸在锥菊药材各个用药部位中均有分布,8~10月份采摘的全草含量最高。

  • 标签: 紫锥菊 菊苣酸 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