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本所从1985年至1988年分别组成生产现状调查课题组及本省红碎茶标准制定课题组,分别对本省主要茶区(含海南)进行抽样调查。本文就所调查的结果进行综合整理,试图从机具设备、工艺指标、品质水平等几个方面阐明本省红碎茶生产现状,结合省内外专家意见提出对策措施。本省生产茶园面积达73万多亩。红碎茶产量占总产45%左右;初制茶多采用90型揉捻机+6CRQ—20型转子机配套生产线。红碎茶贸易成交得分多在90~99分。理化审评得分有54.3%在80~95分,浓强度得分比鲜爽度得分平均高4个百分点,茶黄素含量平均在0.8%左右。主要存在问题是:(一)生产茶园品种不纯,鲜叶采摘偏老,忽视鲜叶保鲜技术、造成鲜叶自然品质不高。(二)加工机具不足、陈旧效率低。建议今后发展新茶园必须选择良种,严格执行一芽二、三叶采摘标准,重视鲜叶保鲜技术,更新、改造初制机具,制造适宜的生产变化条件等。我省红碎茶生产从六十年代初开始,至今已三十年历史。三十年来,在我省生产、教学、科研、贸易各条战线的茶叶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红碎茶生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优质出口红碎茶基地。据统计,1988年已有茶园面积73.72万亩,总产量达2.86万吨。据有关研究显示,全世界茶叶贸易在本世纪末可达120~130万吨,其中红碎茶占85%。因此,在“七·五”乃至“八·五”期间,中央及我省政府对广东发展红碎茶有更高的要求,总的方针是:巩固提高现有茶园产量、质量,努力改造低产茶园积极发展新茶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改革工艺,增进品质。我省在改造低产茶园,发展新茶园,提高单产方面,已有相当多可行的措施在生产上实施,如确定重点发展市、县,提供足够的资金及贷款扶持改造低产茶园和发展新茶园,推行家庭农场承包方式,推广密植、配方施肥等科学栽培�

  • 标签: 红碎茶 鲜叶 大叶种 茶叶标准 茶黄素 家庭农场
  • 简介:2008广东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已于9月开始接受报名,正式比赛时间定于2008年11月21—24日2008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举办期间,将专设茶艺表演赛区进行。本次大赛将有一个重大改革,报名将不仅限于广东省,全国茶艺师均可参赛。

  • 标签: 职业技能大赛 茶艺师 广东省 选材 茶艺表演 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