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鼎玉剑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腾县福鼎茶场。该场于2001年春在海拔500~600米的六伏山上建立福鼎大毫无性良种茶园500亩,从建园开始至今采用施农家肥(腐熟饼肥、猪粪、鸡粪等),将茶园培育得郁郁葱葱,病虫害防治上采用Bt生物农药,是真正的无公害茶园。他们的宗旨是求精不求多。由于茶园符合环保要求,加之茶树黄砂土固本,山精石液润育,茶园常年云雾缭绕,

  • 标签: 无公害茶园 良种 饼肥 农家肥 茶树 建园
  • 简介:历史记载普洱茶原指以云南普洱县为中心生产、集散的茶叶.以前是销往西蕃之地换取牛羊马匹.时至今日,丝茶之路、茶马古道还静静地留在历史的长河中.近几年,茶叶消费市场在悄悄地变化,喝普洱茶的人多了,批发市场内占多数份额的铁观音、单丛、绿茶的商家也向普洱茶转营了,经营云南普洱茶的铺子开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茶友们一支、二支甚至上吨的普洱茶往家里收藏.据调查显示,这一现象正在全国各地蔓延,普洱茶的热潮在国内掀起,问起个中原因:一是相中它的保健功效,降血脂、降胆固醇、消脂去油腻、醒酒解渴、促进新陈代谢、美容养颜、排毒减肥、养胃消炎……二是相中它的升值潜力,距今八十多年保存完整的一片约357克的古董茶饼,市值约三万八千元,距今四十多年约357克茶饼市值也一万八千多元,在市场上还未必能出钱就随便买到呢.也正是这些原因,市场上讲述普洱茶的书籍也多了,五花八门,不难从书中翻阅到其中一句'普洱茶陈越好'.茶友口中经常也挂着'普洱茶陈越好'这话,到底何为'陈越好'众说纷纭,以下是本人对普洱茶的一些理解,希望与茶友交流,共同分享.

  • 标签: 普洱茶 生茶 熟茶 品质 茶底 茶汤
  • 简介:本文从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上分析了头单丛茶的品质成因及优势所在,指出了目前头单丛茶开发主要存在的四方面问题,对头单丛茶产业化开发提出了针对不同档次茶叶采取不同措施的建议。

  • 标签: 岭头单丛茶 产业化 存在问题 开发建议
  • 简介:五十年代间,我所引进印度阿萨姆茶种,经驯化选育,育成国优红茶品种英红一号(华茶47号),但因原产地对品种性状遗传的影响,英红一号仍表现为抗寒能力弱,以致妨碍了良种的北移推广。因而,我们设想利用茶树异花授粉杂交诱变,基因重组的特性,选育优良性状综合的茶树新品种。并于1971年冬,采用英红一号母树的自然杂交种子,历经近20年的系统选育研究,选育出

  • 标签: 茶品种 英红 选育报告 大叶红 茶树新品种 云南大叶种
  • 简介:头单丛具有一般乌龙茶品种所没有的优势,其主要特点是:发芽特早、芽梢肥壮、生育期长、生长快、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风格突出.头单丛茶树良种在我省推广面积已有20万亩.但在品种利用中,以往着重于高产的一面,片面追求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品种优质性的发挥.如过量施用氮素化肥,忽视有机肥、加工机械用具不配套、制作技术掌握不当、粗制滥造等.致使头单丛茶生产总体效益下降.最近几年,饶平县为再创头单丛茶新优势,以提高单丛茶品质为主要目标,利用新的技术成果,取得较好效果.本文仅就栽培、加工品质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

  • 标签: 岭头单丛茶 生产 加工 品质 鲜叶品质 施肥
  • 简介:将传统头单丛茶加工鲜叶采摘标准由采摘中开面至大开面改为采摘小开面至中开面,并相应将传统头单丛茶加工技术进行改革,研究创新头单丛茶鲜叶嫩采加工技术.

  • 标签: 岭头单丛茶 中开面 小开面 加工 技术发酵
  • 简介:1997~2001年头单丛在湖南长沙参加第二轮全国茶树品种区试,结果表明:①品质优异,乌龙茶品质审评结果明显超过对照种福建水仙;②产量中等,比对照种福鼎大白茶低;③种植成活率高;④抗寒、抗旱能力较弱,抗病虫能力强;⑤春梢生育期早,属早生种.综合鉴定表明头单丛是一个早生、乌龙茶品质较突出的大叶种,适合在极端低温0℃以上的地区推广.

  • 标签: 广东 岭头单丛茶 茶树 品种 区域试验 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