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为了全面评价乙氰菊酯对鱼类的安全性,本实验研究了鲤鱼在不同浓度乙氰菊酯0.685、1.39、2.78、5.56mg/L(96hLC50的1/80、1/40、1/20、1/10)下曝露60d实验中,其行为、生长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所受到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乙氰菊酯0.685、1.39mg/L处理对鲤鱼生长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20d后2.78和5.56mg/L处理对鲤鱼生长的影响差异性显著(P<0.05);2.78和5.56mg/L处理组鲤鱼的行为和摄食受到一定影响,后期很少摄食,游动缓慢;5.56mg/L处理对鲤鱼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差异性极显著(P<0.01),2.78mg/L浓度组到染毒后期影响差异性显著,0.685mg/L处理影响差异性不显著.中毒鱼血红蛋白(Hb)量和红细胞(RBC)数量减少,表现出贫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升高;Na+浓度降低,表现为高血钾和低血钠症.高浓度试验组鲤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对照组间存在着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5.56和2.78mg/L处理组在实验结束时死亡率各为30%和20%.实验结果表明,鲤鱼长期曝露于较低浓度的乙氰菊酯药液中,其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均会受到一定影响.

  • 标签: 乙氰菊酯 鲤鱼 亚慢性毒理 血液生理生化
  • 简介:以室内盆栽筛选结果为基础,以草甘膦铵盐及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单剂为对照药剂,研究了增效配比草甘膦铵盐-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4∶1,有效成分质量比)对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r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叶绿素及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配比混剂处理对空心莲子草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实际抑制率与理论抑制率的百分比在80%~100%之间,表现出相加作用;而对胞间CO2浓度、叶绿素含量及丙二醛含量的实际抑制率与理论抑制率的百分比均在110%以上,表现出较强的增效作用。该配比混剂具有进一步加工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空心莲子草 草甘膦铵盐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 净光合速率 丙二醛含量
  • 简介: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了久效磷、毒死蜱、马拉硫磷、对硫磷、敌敌畏5种有机磷农药在菜豆烹饪过程中残留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菜豆经油炸后,除久效磷未降解外,其余农药降解率在37.6%-85.1%之间。油炸时间的长短对敌敌畏降解影响较大,炸5min时降解率为37.6%,7min时降解率为65.2%;油炸时间长短对其余农药的降解均无显著影响。炒的过程中5种农药的降解率在7.6%-56.5%之间;蒸的过程中降解率为23.0%-63.4%;未盖锅盖煮的条件下降解率为39.5%-81.7%,盖锅盖煮后降解率为42.0%-86.4%。在加盖煮10min后的汤中,各种农药的残留量在0.03-0.50mg/L之间。炒过的菜豆再经微波加热2min后,5种农药残留量比炒过之后又降解了21.0%-41.5%。

  • 标签: 有机磷农药残留 降解 气相色谱 菜豆 烹饪
  • 简介:我国是精细化工大国,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生产工艺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新工艺、新装置和新产品大量涌现。由于部分企业和研发单位对这些新变化可能引发的新风险认识不足,对安全风险形成机理和核心安全参数研究不系统、不透彻,极易造成配套的安全技术和工程措施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并由此引发灾难性的生产安全事故,已成为严重制约产业创新发展的安全技术瓶颈。

  • 标签: 风险评估 工艺过程 精细化工 科学研究院 农药 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