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初步研究了土壤中丙硫菌及代谢物硫酮菌的残留分析方法及其在北京和安徽两地土壤中的消解情况。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盐析后取上清液,经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D)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5、0.3和1mg/kg3个添加水平下,丙硫菌和硫酮菌的平均回收率在75%-9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0%-7.8%之间,定量限(LOQ)均为0.05mg/kg,丙硫菌在土壤提取液及前处理过程中会部分转化成代谢产物硫酮菌。北京和安徽两地喷施到土壤中的丙硫菌会迅速转化为代谢物硫酮菌,且硫酮菌的残留浓度随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 标签: 丙硫菌唑 代谢物 硫酮菌唑 土壤 残留 消解
  • 简介:为明确中国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对苯醚甲环及戊醇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种药剂对采自河南省15个地市分离的95株病菌的毒力。结果显示:供试菌株对苯醚甲环和戊醇的EC_(50)值分别在0.014-1.609和0.002-0.064μg/mL之间。敏感性频率分布图显示:在小麦纹枯病菌群体中已出现对苯醚甲环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而对戊醇则不明显;可将其中呈连续单峰频次分布的大多数菌株群体的平均EC_(50)值(0.165±0.101)和(0.019±0.008)μg/mL分别作为小麦纹枯病菌对苯醚甲环和戊醇的相对敏感基线。苯醚甲环的平均EC_(50)值是戊醇的26倍,表明该病原菌对戊醇更为敏感。不同地区病原菌群体间对苯醚甲环和戊醇的敏感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小麦纹枯病菌对2种杀菌剂的敏感性之间存在着微弱的正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为河南省小麦纹枯病防控杀菌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小麦纹枯病菌 苯醚甲环唑 戊唑醇 敏感性
  • 简介:2016年9月,湖北相和精密化学有限公司以LS(临时登记)的形式在我国首次登记该由德国先灵(现拜耳公司)最先主导开发的水稻田除草剂双草腈,该除草剂属于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作用迅速,药剂处理后3-7天后杂草即可表现出干枯死亡症状,对稗草、除萤蔺、牛毛毡、鸭舌草、节节菜、田皂角、紫水苋菜、陌上菜类等一年生杂草的防效突出,对水竹叶、合萌等杂草的防效较差。

  • 标签: 临时登记 水稻田除草剂 一年生杂草 原卟啉原氧化酶 国内
  • 简介:以低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己醇在溶液中的光化学降解.结果表明,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己醇在正己烷中很稳定,说明己醇在自然光下难以降解;在254nm光照下己醇在丙酮、水、甲醇、乙酸乙酯、正己烷中发生光解,不同溶剂中的光解速率为:甲醇>正己烷>乙酸乙酯>水>丙酮.FeCl3、H2O2、FeCl3-H2O2、β-环糊精等光催化剂能加快己醇在紫外光下的降解,在本研究条件下,其催化能力为FeCl3-H2O2>β-环糊精>H2O2>FeCl3.对降解机理进行分析,认为己醇在溶液中是通过产生羟基自由基(HO·)而发生光解的.

  • 标签: 己唑醇 光化学降解 光催化剂
  • 简介:以4-氨基-3-(4-甲基-1,2,3-噻二)-1,2,4-三-5-硫酮为原料,与醛在冰乙酸中回流制得15个新型4-取代亚氨基-3-(4-甲基-1,2,3-噻二)-1,2,4-三-5-硫酮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NMR及元素分析表征,其中,化合物5c的结构经单晶测试确证,该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4037(3)nm,b=1.5705(3)nm,c=0.6864(14)nm,β=102.06(3)°,V=1.4798(5)nm^3,Z=4,F(000)=656。初步的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对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化合物5l的抑制率达87%,5c、5d和5f的抑制率在78%左右;5a对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zeae的抑制率为78.7%;5m对西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lagenarium的抑制率为65.6%。

  • 标签: 1 2 3-噻二唑 1 2 4-三唑 合成 杀菌活性 单晶结构
  • 简介:丙环(propiconazole)是一种具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类杀菌剂,由瑞士先正达公司开发,目前已在美、英、德、日、澳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获得登记,是当前国际上销售量大的品种之一,其原药生产规模约2000t/年。近4年丙环及其混配产品在西欧的销售量翻了一番,年销售额突破2亿美元。丙环具有高效、低毒、活性谱广的特点。

  • 标签: 杀菌剂 丙环唑 研制技术 产品开发
  • 简介:醇杀菌剂,日本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于1992年、1993年、1996年、1999年在我国正式登记速保利12.5%可湿性粉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梨树黑星病;速保利5%拌种剂,防治高果丝黑穗病;速保利2%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黑穗病;速保利原药。据对农药产品登记动态统计,1992年至2006年全国20个省、区、市73家企业登记产品93个厂次(原药7个厂次、单剂31个厂次、复配制剂55个厂次)。

  • 标签: 产品登记 杀菌剂 烯唑醇 登记动态 日本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玉米丝黑穗病
  • 简介:醇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cerealis具有极高的抑菌作用,EC50值仅为0.0489μg/mL.经戊醇处理后,小麦纹枯病菌除菌体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外,致病力亦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明显减弱.戊醇对小麦纹枯病菌的菌核萌发无抑制作用,但对菌体的线性生长有强烈的抑制活性.菌体经戊醇处理后,发生电解质渗漏.

  • 标签: 戊唑醇 小麦纹枯痛菌 抑菌作用
  • 简介:醇是高效、广谱、内吸性三类杀菌剂,多年来使用量稳居三类首位,其活性高、防治效果好、性价比高,相比同类产品具有巨大优势。戊醇市场强劲,正成为防治小麦锈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替代品种。2003年至今,戊醇年销售额均超过3亿美元,2011年全球销售额超过5亿美元。近几年来,该品种在我国也是杀菌剂登记中的热点产品,目前,仅原药登记就有45个;悬浮剂38个;水乳剂16个;可湿性粉剂12个;悬浮种衣剂12个;乳油7个;湿拌种剂6个;种子处理悬浮剂6个;水分散粒剂4个;微乳剂3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种衣剂和悬浮拌种剂各1个;复配制剂45个。

  • 标签: 戊唑醇 三唑类杀菌剂 可湿性粉剂 悬浮种衣剂 水分散粒剂 市场
  • 简介:多效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具有控高防倒,增枝促蘖,防病控旺,控上促下等作用。主要通过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而起作用。晚稻育秧使用多效,能矮化秧苗,延长秧苗生长期,促蘖增蘖,增穗增粒增产。

  • 标签: 多效唑 合理使用 晚稻 植物生长延缓剂 生产 植物体内
  • 简介:建立了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检测留兰香、桂皮、薄荷和月桂叶中乙氧氟草醚、草酮、乙螨残留的分析方法。4种香辛料用超纯水饱和,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镁及氯化钠盐析,氨基/石墨化碳黑(NH2-Carb)固相萃取柱净化,多反应监测模式,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结果表明:乙氧氟草醚在0.0025~2mg/L范围内,草酮和乙螨在0.01~2mg/L范围内,3种农药的进样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乙氧氟草醚在0.025、0.5和2mg/kg3个添加水平下,在4种香辛料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6%~11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4%~9.6%之间;草酮在0.2、0.5和2mg/kg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在87%~114%之间,RSD在2.4%~11%之间;乙螨在0.5、2和5mg/kg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在86%~116%之间,RSD在3.2%~11%之间。乙氧氟草醚、草酮和乙螨在4种香辛料中的定量限(LOQ)分别为0.025、0.2和0.5mg/kg。

  • 标签: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乙氧氟草醚 唑草酮 乙螨唑 香辛料 残留
  • 简介:由炭疽属真菌(Colletotrichumspp.)引起的炭疽病是草莓育苗期的主要病害,在世界各地普遍发生。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湖北省内17个不同地区采集分离的103株草莓炭疽病菌株对鲜胺的敏感性。结果显示:鲜胺对湖北省草莓炭疽病菌的EC50值分布范围为0.0142~0.2156μg/mL,平均值为(0.0938±0.0299)μg/mL,其敏感性频率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该EC50平均值作为湖北省草莓炭疽病原菌群体对鲜胺敏感基线的参考值。

  • 标签: 草莓 炭疽病 炭疽菌 咪鲜胺 敏感性 COLLETOTRICHUM
  • 简介:加拿大有害生物管理局(PMRA)近日建议正式登记巴斯夫杀菌剂原药叶菌,及其终端产品杀菌剂Caramba(90g/L叶菌EC),用于防治谷物、大豆和甘蔗种的部分叶片真菌病害。叶菌是一种三类杀菌剂,能抑制固醇的生物合成。

  • 标签: 三唑类杀菌剂 叶菌唑 加拿大 巴斯夫 有害生物 终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