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总体趋势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18年农区蝗虫发生接近常年,东亚飞蝗、西藏飞蝗和北方农牧区土蝗总体中等发生,亚洲飞蝗偏轻发生。其中,东亚飞蝗沿黄滩区、环渤海湾和华北湖库局部蝗区偏重发生,西藏飞蝗金沙江、雅砻江、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局部偏重发生,北方农牧区土蝗新疆北部、内蒙古中部等地偏重发生

  • 标签: 蝗虫 农区 高密度 东亚飞蝗 雅鲁藏布江 内蒙古中部
  • 简介:戊唑是高效、广谱、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多年来使用量稳居三唑类首位,其活性高、防治效果好、性价比高,相比同类产品具有巨大优势。戊唑市场强劲,正成为防治小麦锈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替代品种。2003年至今,戊唑年销售额均超过3亿美元,2011年全球销售额超过5亿美元。近几年来,该品种我国也是杀菌剂登记中热点产品,目前,仅原药登记就有45个;悬浮剂38个;水乳剂16个;可湿性粉剂12个;悬浮种衣剂12个;乳油7个;湿拌种剂6个;种子处理悬浮剂6个;水分散粒剂4个;微乳剂3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种衣剂和悬浮拌种剂各1个;复配制剂45个。

  • 标签: 戊唑醇 三唑类杀菌剂 可湿性粉剂 悬浮种衣剂 水分散粒剂 市场
  • 简介:戊唑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cerealis具有极高抑菌作用,EC50值仅为0.0489μg/mL.经戊唑处理,小麦纹枯病菌除菌体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外,致病力亦随处理浓度提高而明显减弱.戊唑对小麦纹枯病菌菌核萌发无抑制作用,但对菌体线性生长强烈抑制活性.菌体经戊唑处理,发生电解质渗漏.

  • 标签: 戊唑醇 小麦纹枯痛菌 抑菌作用
  • 简介:戊唑种高效、广谱、吸性强三唑类杀菌剂。研究表明,离体条件下其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uhn菌丝生长具有很强抑制作用,EC50值为0.509μg/mL。无论天然培养基(LBA)还是半组合培养基(AEA)上,戊唑均会抑制菌核产生,且菌核产量随着药剂浓度增加而降低;虽然其对菌核萌发无影响,但对菌核萌发菌丝生长强烈抑制作用。温室试验结果表明,立枯丝核菌菌碟经戊唑处理,其对分蘖期水稻植株致病力随着药剂浓度提高而下降;戊唑可很好地被水稻叶片和根系吸收,输送到水稻茎部;对水稻纹枯病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EC50值分别为58.03和62.53μg/mL;对立枯丝核具有较长持效期,800μg/mL处理水稻7d再接种防效为41.46%。田间药效试验表明,43%戊唑悬浮剂在有效剂量116.10g/hm^2下两次喷药15d防效达71.97%。该药剂本试验剂量范围对水稻安全。

  • 标签: 戊唑醇 立枯丝核菌 抑制作用 水稻纹枯病 防治效果
  • 简介:根据各地春季玉米螟冬基数调查结果,今年大部地区百秆活虫量低于常年和上年,结合气象条件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代玉米螟东北西部、新疆北部、黄淮海局部地方偏重发生,华北、东北黄淮海其他地区中等发生,其他地区多为偏轻发生,全国代玉米螟发生约1.4亿亩。

  • 标签: 一代玉米螟 东北西部 调查结果 气象条件 新疆北部 黄淮海
  • 简介:用PEG2000双水相萃取、DEAE-SephadexA-50和SephadexG-200方法分离纯化麦穗鱼Pseudorasboraparva脑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制备了兔抗麦穗鱼AChE抗血清.用兔抗麦穗鱼AChE抗体连接抗原,建立了定量分析麦穗鱼AChE间接非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Indirectandnon-competitiveELISA),此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定量检测.该方法建立有利于AChE环境科学和农药学研究领域步研究和应用.

  • 标签: 乙酰胆碱酯酶 ACHE ELISA
  • 简介:、夏季蝗虫发生概况()东亚飞蝗今年东亚飞蝗夏蝗总体为中等发生,全国发生1077万亩,略轻于上年。其中,环渤海湾、黄河滩区、华北湖库大部蝗区中等发生,其他蝗区偏轻或轻发生

  • 标签: 发生概况 发生趋势预报 夏季 蝗虫 秋季 东亚飞蝗
  • 简介:以低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己唑溶液中光化学降解.结果表明,365nm紫外光照射下,己唑正己烷中很稳定,说明己唑自然光下难以降解;254nm光照下己唑丙酮、水、甲醇、乙酸乙酯、正己烷中发生光解,不同溶剂中光解速率为:甲醇>正己烷>乙酸乙酯>水>丙酮.FeCl3、H2O2、FeCl3-H2O2、β-环糊精光催化剂能加快己唑紫外光下降解,本研究条件下,其催化能力为FeCl3-H2O2>β-环糊精>H2O2>FeCl3.对降解机理进行分析,认为己唑溶液中是通过产生羟基自由基(HO·)而发生光解.

  • 标签: 己唑醇 光化学降解 光催化剂
  • 简介:今年夏蝗总体为中等发生发生程度略轻于去年,其中,环渤海湾蝗区中等发生,河北海兴、南大港、黄骅、天津北辰等地局部偏重发生;江苏、安徽、陕西和辽宁省偏轻发生。全国发生面积为1145万亩。主要发生特点:发生面积和虫口密度总体稳定。全国夏蝗发生面积比2012年和近5年平均值分别减少1.9%和10.7%;11个蝗区省份平均密度为每平方米0.53头,与前两年持平;二是蝗蝻高密度面积和点片减少。

  • 标签: 发生趋势预报 发生概况 夏蝗 发生面积 发生程度 总体稳定
  • 简介: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水稻和稻田中2-(乙酰氧基)苯甲酸残留量分析方法。稻田水样中残留2-(乙酰氧基)苯甲酸用酸性三氯甲烷直接提取;而稻田土壤、水稻茎秆和稻壳样品则先用酸性乙醇和三氯甲烷混合液提取,再用三氯甲烷萃取;糙米样品先用乙醇和三氯甲烷混合液提取,再用三氯甲烷萃取。各萃取液经弗罗里硅土柱层析净化,经ODSHypersid柱分离,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0.10~3.06mg/L范围2-(乙酰氧基)苯甲酸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稻田水中添加0.1~1.0mg/L,稻田土壤、水稻茎秆、稻壳和糙米中添加0.1~1.0mg/kg2-(乙酰氧基)苯甲酸,其平均回收率80.8%~103.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0.74%~6.11%之间,其稻田水、稻田土壤和水稻茎秆、稻壳和糙米中最低检测浓度(LOQ)均为0.10mg/kg(或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乙酰氧基)苯甲酸稻田样品中消解动态曲线符合级动力学方程,其稻田水、土壤和水稻茎秆中消解迅速,半衰期分别为2.44~2.60、4.44~5.21、3.95—4.04d。低剂量和高剂量(有效成分0.027和0.041g/m2)下在水稻成熟期施药3次和4次,至水稻收获,其糙米中最终残留量未超过0.042mg/kg。推荐我国对2-(乙酰氧基)苯甲酸糙米中最大允许残留水平(MRL)值为0.10mg/kg。

  • 标签: 2-(乙酰氧基)苯甲酸 水稻 农药 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