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为了全面评价乙氰菊酯对鱼类的安全性,本实验研究了鲤鱼在不同浓度乙氰菊酯0.685、1.39、2.78、5.56mg/L(96hLC50的1/80、1/40、1/20、1/10)下曝露60d实验中,其行为、生长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所受到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乙氰菊酯0.685、1.39mg/L处理对鲤鱼生长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20d后2.78和5.56mg/L处理对鲤鱼生长的影响差异性显著(P<0.05);2.78和5.56mg/L处理组鲤鱼的行为和摄食受到一定影响,后期很少摄食,游动缓慢;5.56mg/L处理对鲤鱼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差异性极显著(P<0.01),2.78mg/L浓度组到染毒后期影响差异性显著,0.685mg/L处理影响差异性不显著.中毒鱼血红蛋白(Hb)量和红细胞(RBC)数量减少,表现出贫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升高;Na+浓度降低,表现为高血钾和低血钠症.高浓度试验组鲤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对照组间存在着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5.56和2.78mg/L处理组在实验结束时死亡率各为30%和20%.实验结果表明,鲤鱼长期曝露于较低浓度的乙氰菊酯药液中,其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均会受到一定影响.

  • 标签: 乙氰菊酯 鲤鱼 亚慢性毒理 血液生理生化
  • 简介: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黄文江研究员、董莹莹博士及其研究团队对外发布了中英双语全球小麦病虫害遥感监测报告。这是国际上首次发布全球病虫害遥感监测报告。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作物病虫害发生范围和流行程度有明显的扩大和增强趋势。

  • 标签: 小麦病虫害 监测报告 遥感 中科院 全球气候变化 中国科学院
  • 简介:以室内盆栽筛选结果为基础,以草甘膦铵盐及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单剂为对照药剂,研究了增效配比草甘膦铵盐-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4∶1,有效成分质量比)对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r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叶绿素及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配比混剂处理对空心莲子草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实际抑制率与理论抑制率的百分比在80%~100%之间,表现出相加作用;而对胞间CO2浓度、叶绿素含量及丙二醛含量的实际抑制率与理论抑制率的百分比均在110%以上,表现出较强的增效作用。该配比混剂具有进一步加工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空心莲子草 草甘膦铵盐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 净光合速率 丙二醛含量
  • 简介:于2013-2014年分别从重庆市及四川、贵州省的16个区县采集分离获得902株稻瘟病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中150个菌株对戊唑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其EC50值分布在0.0475~0.5996μg/mL之间,平均EC50值为(0.2154±0.1497)μg/mL。菌株的不同敏感性频率呈连续单峰曲线分布,因此其平均EC50值0.2154μg/mL可作为田间稻瘟病菌对戊唑醇敏感性检测的参考标准。戊唑醇对菌株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值≤4μg/mL,以4μg/mL作为抗性菌株监测的区分剂量,测定了各地病原菌对戊唑醇的田间抗性,发现自各地采集分离的902株稻瘟病菌多数对戊唑醇仍表现为敏感,仅2株为低水平抗性。

  • 标签: 稻瘟病菌 戊唑醇 敏感性基线 抗性监测
  • 简介:例行监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农产品及投入品质量安全水平、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有的放矢地加强监管的重要手段和依据,是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战略的重要技术支撑。2005年以来,山东省充分发挥已建的各级检测机构的作用,大力开展蔬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工作,

  • 标签: 农产品质量安全 监测工作 山东省 农产品农药残留 保障 安全管理工作
  • 简介:对AChE的Km、Vmax和Ki值的研究结果表明,田间小菜蛾和绒茧蜂对甲胺磷和甲基异柳磷的抗性与AChE对杀虫剂的不敏感性有关。田间监测结果表明,每年9月至次年2月期间。由于田间杀虫剂选择压较高,小菜蛾AChE对有机磷较不敏感而在每年的6月至8月期间,AChE敏感性有所升高,达到全年的最高点,寄生于同一虫源的绒茧蜂AChE敏感性的变化也呈明显的相关性。绒茧蜂AChE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小菜蛾,尚未达到高度不敏感水平,当田间选择压极高时,可导致小菜蛾AChE呈高度不敏感,此时绒茧蜂AChE也表现出较高的不敏感性。

  • 标签: 小菜蛾 绒茧蜂 乙酰胆碱酯酶 敏感性 有机磷杀虫剂 甲胺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