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关于农药剂量转移问题的研究动向,农药剂型和制剂对于剂量转移过程的影响以及通过农药剂型和制剂研究设计对剂量转移过程进行调控的一些成功实例,这些研究工作表明,剂型和制剂同农药使用技术的紧密结合对于农药的作用方式和毒理会发生影响,也可以有助于减轻或消除农药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农药剂型和制剂的研究不仅涉及加工方法和加工技术问题,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新的边缘科学,即“农药剂型毒理学”,以剂型毒理学的研究为基础进行农药剂型和使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将会对农药科学开辟出崭新的领域并获得新的机遇和成功。

  • 标签: 农药剂型 农药制剂 农药剂量转移 农药剂型毒理学
  • 简介:为探讨低剂量乙基多杀菌素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解毒酶的影响,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乙基多杀菌素和多杀菌素对小菜蛾敏感种群的毒力,并比较了低剂量(LC_(25)和LC_(50))处理6、12、24、48和72h时小菜蛾体内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多功能氧化酶系(MFOs)活性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优于多杀菌素,处理48h后其LC_(25)和LC_(50)浓度分别为0.018和0.048mg/L,经此低剂量浓度处理后,小菜蛾CarE活性波动较大,6-24h,处理组CarE活性高于对照组,且均呈先升后降趋势,24-72h,处理组CarE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对GST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GS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对MFOs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除在48h时相差不大外,其他时间MFOs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GST可能参与了乙基多杀菌素在小菜蛾体内的代谢。

  • 标签: 低剂量 乙基多杀菌素 小菜蛾 解毒酶
  • 简介:采用质量分析法研究了经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个亚致死剂量(LC5、LC10和LC20)药剂处理的桑叶对家蚕Bombyxmori3、4龄幼虫生长及食物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家蚕3、4龄幼虫的生长和食物利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处理后家蚕的生长指标(虫体增重率和相对生长率)、营养指标(相对取食量和排粪量)和营养效应指数(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均显著降低,而近似消化率(营养指标)显著升高。其中3、4龄幼虫在处理后第2d,其相对生长率、相对取食量、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分别比对照下降了19.6%~66.1%、13.9%~23.6%、6.6%~57.0%和9.3%~66.2%.

  • 标签: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亚致死剂量 家蚕 食物利用
  • 简介:陶氏化学和杜邦正式宣布合并重组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因为并购重组无疑是国企改革的一条有效途径。陶氏化学和杜邦的合并重组,为有着重组预期与合并愿望的化工企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鲜经验。

  • 标签: 合并带 杜邦 合并重组 陶氏化学 国企改革 并购重组
  • 简介:近些年,我国农药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农药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渠道管理就成为一众农药企业市场突围的发力点,甚至可以说渠道管理是当下很多农药企业能否生存的命脉。本文以G公司为例来谈谈农药企业所面临的渠道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给读者带来启示。

  • 标签: 渠道管理 农药企业 病症 治愈 市场竞争 同质化现象
  • 简介:我国高毒农药替代开发又有新进展,毒死蜱工艺和绿色水性化制剂开发取得突破。浙江工业大学与浙江大学和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单位合作承担的吨位高质量毒死蜱原药和绿色水性化制剂开发项目已通过验收。目前新农公司毒死蜱产能已达3000吨/年,与原工艺相比,新工艺产品收率明显提高,原药纯度可达98%以上,成本也大幅降低。

  • 标签: 工艺开发 毒死蜱 大吨位 水性化制剂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
  • 简介:近些年,我国农药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农药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渠道管理就成为一众农药企业市场突围的发力点,甚至可以说渠道管理是当下很多农药企业能否生存的命脉。本文以G公司为例来谈谈农药企业所面临的渠道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给读者带来启示。

  • 标签: 渠道管理 农药企业 病症 治愈 市场竞争 同质化现象
  • 简介:时光荏苒,转眼2015年又过去了。纵观全年的农药市场,可谓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对于农药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来说,这一年实属不易。总结2015年,《农资导报》农药周刊团队系统梳理农药行业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专业及时地与读者分享,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丝启迪。过去的一年波诡云谲,农药零增长、农资电商、高毒农药、作物解决方案、药肥、飞防、陶氏杜邦合并重组、环境污染、种衣剂、

  • 标签: 农药行业 农药生产企业 农药市场 高毒农药 合并重组 环境污染
  • 简介:地下害虫主要危害玉米的地下及近地面部分,包括刚播种的玉米种子、幼根、嫩茎等,尤其是在播种期及苗期危害最为严重。我国各玉米产区常见的地下害虫有: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等。

  • 标签: 玉米种子 危害 大地 健康 地下害虫 播种期
  • 简介:在当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无公害栽培中,微生物农药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微生物活体的使用效果,在其施用时要时刻注意使用误区。误区一:施用时温度过低。有些农户在施用微生物活体农药时,不注意环境因素,不选择气温较高的天气条件下施用,甚至在冬天和早春寒冷的天气条件下施用,故没有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这是因为,生物农药施用时都要求较高的温度。

  • 标签: 微生物农药 使用误区 农药施用 生物活体 天气条件 无公害栽培
  • 简介: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同时也是农药生产大国,但是从我国农药行业形势来看情况很不乐观。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药缺少市场话语权的三症结,就让我们相差很大的距离。

  • 标签: 农药生产 话语权 市场 中国 农业生产 行业形势
  • 简介:我国是农业病虫草鼠害发生危害严重的国家,而使用农药仍是目前我国防治农作物有害生物的主要手段,每年用于病虫害防治的农药用量达30多万吨。农民用药水平的高低、能否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不仅事关农作物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也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 标签: 农药用量 农作物有害生物 病虫害防治 误区 农民 病虫草鼠害
  • 简介: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该以防为主,综合治理,农药不是万能的,在施药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一些误区,往往会适得其反。很多农户朋友常常认为打药就可以消灭病虫害,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农药不是万能的,也不能解决所有植保中存在的问题。农药的使用使用中常常存在误区,小编就常见的五误区为你解读如下:

  • 标签: 农药使用 误区 解读 综合治理 使用使用 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