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在PDA培养基培养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的CuSO4对柑橘炭疽病菌山麦冬炭疽病菌生长状况、产孢量、孢子萌发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g/200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山麦冬炭疽病菌的影响最大,完全抑制了这两种病菌的生长产孢;0.2g/200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山麦冬炭疽病菌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不仅较大程度地抑制了这两种病菌的生长产孢,而且使这两种孢子的萌发率均低于19%;0.1g/200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山麦冬炭疽病菌的影响较大;0.02g/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山麦冬炭疽病菌的影响较小。由此可以初步得出,0.2g/200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山麦冬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显著,可以作为抑制这两种病菌的临界浓度。

  • 标签: 硫酸铜 柑橘和山麦冬 炭疽病菌 影响
  • 简介:在温室中培育烟草幼苗,至9叶1心时,在第9叶片上用微量注射器注射不同浓度的杀虫剂安打100μL,24h后测定烟草幼苗MDA含量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安打导致烟草幼苗MDA含量降低,抗氧化酶CAT、APX、GPX活性下降。

  • 标签: 安打 烟草 丙二醛 抗氧化酶
  • 简介:本文对中国1975年以来研究与利用捕食螨情况进行综述。据粗略统计,自1976年以来的15年间,中国共发表有关捕食螨研究及利用的论文180余篇,这些论文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国捕食螨的区系分类.约60余篇.

  • 标签: 捕食螨 捕食性 大田防治 捕食功能反应 小面积试验 抗性品系
  • 简介:稻田喷施杀虫剂会大量杀伤稻田蜘蛛,反复施药导致稻田蜘蛛长期处于低密度状态。影响稻田蜘蛛发生有药剂种类、剂型、施药部位、用量、喷药次数、施药器械与喷径等因素。

  • 标签: 稻田 农药 蜘蛛
  • 简介:蔬菜农药残留问题是世界农产品安全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农药在保护农作物的同时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带来了隐患。为此,从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出发,分析其原因及危害,进而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蔬菜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 标签: 蔬菜 农药残留 食物安全
  • 简介:本文根据以往对白背飞虱研究的结果10多年来所积累的灯下、田间虫量资料,对此虫的发生量预测进行了探讨,初步提出了适合本地区的预测方法,经应用验证,平均准确度,短期预测达92.7%,中期预测达89.74%;长期预测准确性也较好。

  • 标签: 白背飞虱 发生量 预测预报
  • 简介: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既要受田间温、湿度的影响,又要受水稻栽培因素的制约。影响其田间成虫、卵及幼虫数量的栽培因素,申效诚等(1988)、梁广文等(1984)与薛俊杰(1988)等已有报道。为此,笔者将1982~1984年栽插密度、施尿素与氯化钾方法,影响早稻生长发育期间的1—3(2—4′代卷叶率正交试验资料,整理如下:

  • 标签: 卷叶率 栽培因素 栽插密度 水稻栽培 正交试验 早稻品种
  • 简介:结合文献资料,从作物根系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硝态氮运移及产量等几个方面,概述了不同灌溉量灌溉方式对作物的影响,分析了滴灌、渗灌等微灌技术的应用。最后,针对经济林木生产的实际现状,进行了展望:探索一种成本低、简单易操作、便于推广应用的灌溉措施更具有理论实践意义。

  • 标签: 灌溉 根系水平分布 根系垂直分布 产量
  • 简介:节粉蚧壳虫(SaccharicoccussacchariGockell)近年来在我县已上升为甘蔗的主要害虫,并有逐年加重为害的趋势,严重威胁甘蔗高产稳产品质的提高。为了摸清该虫的发生危害规律有效的防治方法,笔者于1985~1987年进行了初步调查试验,现将所获结果报道如后。材料方法1.越冬调查在丘陵蔗区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基点3个,每年3月中旬在基点的蔗窖中调查蔗种,宿根蔗田的蔗蔸以及蔗田中的枯蔗茎叶及的田周围的杂草,仔细观察蚧虫的越冬情况。

  • 标签: 粉蚧 宿根蔗 蔗种 蔗区 高产稳产 蚧壳虫
  • 简介: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是世界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而环境污染直接或间接对生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 标签: 环境污染 生物 保护对策
  • 简介:目前南方大部分稻田采用连作耕作制度,并且滥用农药现象严重,这对农田生态环境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为探讨稻田轮作对减轻稻田病、虫、草害的生态作用,本试验以长期水稻连作为对照,根据14年田间定位试验,详细研究了稻田轮作对水稻病、虫、草害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轮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稻田水稻的病虫草害。稻田轮作处理的早稻纹枯病发病率平均比连作处理低10%,病情指数低0.4%;晚稻纹枯病的病株率平均比连作处理低17.7%,病情指数低13.3%。轮作处理的早晚稻稻曲病的病株率病情指数也都低于连作处理。轮作处理所受虫害比连作处理要轻,轮作稻纵卷叶螟造成的白叶率二化螟造成的白叶率明显低于连作。轮作处理的杂草生长情况比连作处理弱。

  • 标签: 长期定位试验 稻田轮作 病、虫、草害
  • 简介:通过在万安、泰和蔗区调查室内饲养,得出蔗纷纷(SaccharicocussacchariCockerll)在该地区的越冬虫态以卵为主,若虫、成虫次之;其越冬场所有害藏蔗种、宿根蔗兜、蔗田枯叶鞘和田埂杂草白茅Imperatacylindrica(Linnaeu)。

  • 标签: 蔗粉蚧 越冬虫态 越冬场所
  • 简介:以4个豇豆(VignaunguiculataLinn)品种的种子作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了盐胁迫对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盐害指数及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加,各个豇豆品种呈现出一定的差异;4种豇豆种子对低盐浓度(≤25mmol/L)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低盐胁迫对种子发芽率影响较小,而对发芽指数的影响则较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各个豇豆种子的盐害指数呈递增的趋势,较高浓度的盐胁迫对4个品种的萌发与幼苗根系活力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50mmol/L的盐浓度下,德州白条的盐害指数最低,并显著低于德州灰嘴、禹城18粒德州紫皮,而德州灰嘴的盐害指数明显高于其它品种。综合分析认为,耐盐能力最强的品种为德州白条,其次为德州紫皮禹城18粒,而德州灰嘴的耐盐能力最差。

  • 标签: 豇豆 种子 盐胁迫 发芽指数 根系活力 盐害指数
  • 简介:本文对我省赣州、宜春、南昌稻区1978~1991年白背飞虱田间灯下系统调查资料进行了整理,初步弄清了我省白背飞虱自然种群年度间季节性消长动态。通过分析虫源,温度、湿度以及雨量与主害代发生量的关系,明确了虫源是影响白背飞虱发生量的主要因素,为该虫的测报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白背飞虱 种群消长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