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云锦杜鹃是一种美丽的园林观赏植物,也是山顶生态功能重要的维持者。对云锦杜鹃长期监测样地的群落特征、树木生长和种群动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云锦杜鹃群落物种组成简单、生物多样性较低,但群落密度较大,在这样的群落中生长的个体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过程符合舒马切尔(Schumacher)方程,且胸径生长明显滞后于树高生长。由胸径生长方程D=31.07exp(-32.92/a)推导出样地中云锦杜鹃的种群年龄结构与动态,幼苗幼树不多,但其期望寿命较高,达30a左右,从20~30a死亡率开始增加,这些结果为云锦杜鹃的年龄判定、种群动态监测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自然保护区 静态生命表 生长规律 年龄结构 监测样地
  • 简介:在PDA培养基培养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的CuSO4对柑橘炭疽病菌和麦冬炭疽病菌生长状况、产孢量、孢子萌发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g/200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和麦冬炭疽病菌的影响最大,完全抑制了这两种病菌的生长和产孢;0.2g/200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和麦冬炭疽病菌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不仅较大程度地抑制了这两种病菌的生长和产孢,而且使这两种孢子的萌发率均低于19%;0.1g/200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和麦冬炭疽病菌的影响较大;0.02g/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和麦冬炭疽病菌的影响较小。由此可以初步得出,0.2g/200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和麦冬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显著,可以作为抑制这两种病菌的临界浓度。

  • 标签: 硫酸铜 柑橘和山麦冬 炭疽病菌 影响
  • 简介:定位监测是森林生态学研究与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为配合江西官森林大型样地监测与研究,增设了2个闽楠卫星样地(GS22,GS23),并对其群落物种组成和蓄积量本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两个群落区系组成相似,樟科(Lauraceae)、壳斗科(Fagaceae)、山茶科(Theaceae)是优势科,但物种组成、群落密度都存在一定差异,GS23样地物种数量、植物密度都大于SP22。(2)两个群落中闽楠种群大小分别为132株和122株,二者年均结构相似,幼树、小树较多,种群年龄结构都是增长型。(3)两个样地活立木蓄积量分别16.48m3,25.85m3(相当于每667m218.32m3、28.71m3),其中闽楠占53.59%和49.98%。

  • 标签: 江西官山大样地 闽楠 珍稀植物 卫星样地 蓄积量
  • 简介:通过选用4种不同的杀虫剂防治淮斜纹夜蛾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0d,10亿PIB/mL银纹夜蛾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奥绿一号)处理的防效达100%,0.15%甲氨阿维·1000万PIB/mL苜银夜核悬浮剂(攻蛾)防效达92.8%,15%杜邦安打悬浮剂防效达91.7%,这3种药剂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杀虫剂 斜纹夜蛾 防效
  • 简介:前期通过筛选对柑橘采后病原菌——意大利青霉和指状青霉菌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发现指毛桃果乙醇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抑菌活性成分,对指毛桃果中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釆用生物活性追踪的方式,以牛津杯法测定提取物抑菌活性来指导下一步分离纯化。依次采用大孔树脂柱、SephadexLH-20凝胶柱和ODS柱层析分离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NMR)和质谱(MS)波谱数据分析,对3个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经鉴定他们分别为乔松素-7-O-β-D-葡萄糖苷(1)、柚皮素-7-O-β-D-葡萄糖苷(2)和圣草酚-7-O-β-D-葡萄糖苷(3)。化合物1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为指毛桃果主要的抑菌活性成分。

  • 标签: 五指毛桃果 意大利青霉 指状青霉 活性成分
  • 简介:武夷自然保护区共发现植绥螨3属24种,在海拔320m~1850m上都有分布,其种类和数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 标签: 江西武夷山 植绥螨 垂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