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在农林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有机合成农药种类之多、用量之大、效益之高,均居于绝对优势地位。然而,由于人们对这类农药的理化性质缺乏应有的知识,以至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效益差、费用大、事故多等多种弊端。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平均每年发生生产性中毒人数为19.2万,其中死亡人数为1.82万,江西省平均每年发生生产性中毒人数为3002人,其中死亡人数为71.7人。因此宣传、普及使用农药知识,用好农药显得

  • 标签: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有机合成农药 农林作物 病虫害防治 理化性质
  • 简介:黄红麻是我县历史悠久的经济作物,1985年种植面积已达3万余亩,近年来红麻苗期遭受炭疽病和立枯病的严重危害已成为红麻全苗高产的最大阻碍,严重威胁着我县麻类生产的发展,为此,笔者针对我县当前“病”发生的情况进行初步的观察和探讨。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 标签: 县历史 麻类 死苗率 种植面积 麻田 退菌特
  • 简介:为有效控制芝麻茎枯病发生。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研究几种防治处理对芝麻茎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播种前分别用75%敌磺钠和0.5%硫酸铜对土壤和种子进行消毒处理,苗期、盛花期和盛荚期喷施48%瑞枯霉,盛花期和盛荚期喷雾叶面肥氨基酸对芝麻茎枯病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治效果约为84.49%。播种前对土壤和种子进行消毒并结合苗期、盛花期、盛荚期相应药剂处理能有效控制进贤芝麻茎枯病的发生。

  • 标签: 芝麻 茎点枯病 防治效果
  • 简介:芝麻茎枯病是芝麻主要病害。为探讨该病的田间抽样方法,提高调查病株率的准确性,笔者于1990年进行了该病田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现将结果整理于下。一、研究方法1.在芝麻成熟期,该病病情稳定,选择不同品种、不同发病程度的类型田7块,每块田调查250~310个样,每个样为10株,记载各样病株数,绘出田间分布实况图。

  • 标签: 芝麻茎点枯病 抽样技术 分布型 发病程度 聚集分布 抽样方法
  • 简介:1984年以前,我站一代甘蔗二螟发生期预报,主要是通过剥查发育进度来进行预测预报。但由于越冬代二螟有向上位移化蛹的习性,而剥查有较大的难度,极易漏查,处在蔗蔸底部的极大多数是幼虫,加上受虫源田及化蛹至羽化期间的气温影响也较大,

  • 标签: 甘蔗二点螟 性诱剂 越冬代 羽化期 诱芯 预测预报
  • 简介:本文对江西、湖南省昆虫的已知种数多寡,进行对比,发现有6日67科,江西明显多于湖南;有6目22科,湖南明显多于江西;有6目52科,省大体相仿。文末并提出了三启示,可以发人深思。

  • 标签: 木虱科 蝶类 林科所 鳞翅 半翅 蚁科
  • 简介:采用芸香科柑桔属的温州蜜柑(CitrusreticulataBlanco)枳属的构桔(Poneirustrifoliata(L)Raf),花椒属的花椒(ZanthaxylumbungeanumMaxim)三种植物不同叶龄的叶片做饲料,室内饲养柑桔凤蝶(PapilioxuthsLinnaeus)和玉带凤蝶(PpolytesLinnaus)。结果表明:不同饲料对种凤蝶的幼虫期,羽化率均有极显著的影响。

  • 标签: 寄主植物 柑桔凤蝶 玉带凤蝶 羽化率 幼虫发育历期
  • 简介: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中草药苍耳、黄瑞香提取液对小麦条锈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小麦条锈病降低小麦种子的生活力,影响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同浓度苍耳、黄瑞香提取液对小麦条锈病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其中0.50g/mL苍耳、黄瑞香提取液其抑制率分别为69.29%和64.44%;不同浓度的中草药苍耳、黄瑞香提取液对小麦条锈病菌丝生长均有抑制,0.50g/mL苍耳、黄瑞香提取液效果最好,抑制率分别为55.44%和44.77%,与对照相比差异都达显著性水平。

  • 标签: 黄瑞香 苍耳 提取液 小麦条锈病菌 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