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采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对马铃薯淀粉进行降解制备多孔淀粉.通过对多孔淀粉的得率、吸油率的考察,研究其品质特性随不同酶用量、作用时间、温度、pH值的变化规律,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制备多孔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与糖化酶质量比为1:2,且总酶量为6%,作用时间为8h,温度分别为55℃和50℃,pH值分别为6.0和3.5.

  • 标签: 多孔淀粉 Α-淀粉酶 糖化酶
  • 简介:探讨了脱色酶制剂SCL(sebcolorlight)应用于苹果汁的工艺条件,并与果胶酶DPl00,DP200联合使用进行酶解试验,分析了酶解前后苹果汁各项指标的变化。SCL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酶用量400×10。,酶解时间90min,酶解温度22℃;通过与常规的脱色剂(O.02%VC+0.044%NaCl)比较发现,SCL效果明显优于后者。联合酶解试验说明,脱色酶SCL与果胶酶DPl00,DP200联合使用脱色效果会更好。该试验获得的最佳处理方法是:巴氏杀菌+DPl00+SCL。脱色酶制剂SCL,果胶酶DPl00及DP200对苹果汁加工均很有效,是实际可用的优质酶产品。

  • 标签: 脱色酶制剂SCL 果胶酶 苹果汁 酶解
  • 简介: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新鲜白头蒜氧化褐变主要酶——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研究了不同温度和pH值对其活性的影响,探讨了NaHSO3,L-cys,EDTA-2Na,抗坏血酸和柠檬酸等5种氧化抑制剂对白头蒜氧化主酶(PPO)的抑制效果。

  • 标签: 白头蒜 PPO 褐变 抑制剂
  • 简介:该发明是一种单味中药材党参有效部位及其制剂党参膏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原料党参切碎,加入7倍~10倍的水提取,煎煮2次。3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半流体,即得党参有效成分,多糖含量达10%以上,同时保留其他有效部位群的提取物。

  • 标签: 有效部位 制备方法 中药材 党参 制剂 减压浓缩
  • 简介:以未经任何处理为对照,研究分别用商业氯水、1-甲基环丙烯(1-MCP)、解淀粉芽孢杆菌(PPCB004)处理和经1-MCP(100μL)预处理后,应用生物抑制剂PPCB004处理对番木瓜品种‘Solo’贮藏期间炭疽病(anthracnose)和拟茎点霉软腐病(phomopsis)的控制效果。

  • 标签: 番木瓜 炭疽病 拟茎点霉软腐病 1-MCP 拮抗剂 果实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