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沙棘又名醋柳,为胡颓子科酸刺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一种营养丰富、药用价值极高的植物。通过综述沙棘的营养保健功能开发利用研究进展,以期为沙棘的进一步生产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沙棘 营养保健 开发利用 研究进展
  • 简介:由于蚕桑资源"药食同源"的特性已被人们广泛关注,故将其加工成食品基料应用在食品保健品行业,成为提升其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之一。对蚕桑资源的营养价值、功能特性及其开发应用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探讨蚕桑食品基料的加工工艺及利用现状,提出蚕桑食品基料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 标签: 蚕桑资源 药食同源 食品基料 功能特性
  • 简介:目前,国内利用豌豆提取豌豆蛋白会产生大量废弃液体,这些液体称为次豌豆浆,其中含有大量的豌豆淀粉。一些企业将这部分液体直接排放或者用于生产饲料,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豌豆蛋白的提取工艺及其余下的次豌豆浆发酵乙醇展开研究,采用酸沉法对豌豆蛋白进行提取,然后通过试验探究次豌豆浆发酵乙醇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50g碗豆中蛋白含量10.84g,淀粉含量20.34g,淀粉水解率达到理论值的83.7%;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菌液接种量10%,发酵液pH值4,摇床转速200r/min。在该条件下,乙醇产量达到28.36g/L,糖利用率达到98%,乙醇产量达到理论值的88%。对次豌豆浆发酵乙醇工艺展开研究将为豌豆综合利用率的提高奠定一定基础。

  • 标签: 次豌豆浆 豌豆蛋白 葡萄糖 乙醇 发酵
  • 简介:通过对固态发酵条件的优化,提高黑曲霉固态发酵产β-葡萄糖苷酶的产量。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麸皮与油菜秸秆粉质量比、料液比、(NH4)2SO4添加量、接种量、营养液初始pH值、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因素对β-葡萄糖苷酶的影响,再利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麸皮与油菜秸秆粉质量比6:4,料液比1:1.8,培养温度25℃,(NH4)2SO4添加量3%,接种量5%,营养液初始pH值4.7,培养时间4d;经优化后,固态发酵产酶平均酶活达127.4U/g,比优化前提高了50%。

  • 标签: 固态发酵 Β-葡萄糖苷酶 油菜秸秆
  • 简介:以海南省龙眼主栽品种"储良"(CL)"石硖"(SX)为试材,比较了两种龙眼种子的大小、果皮果肉厚度、果皮色泽等外观品质特性。并分别在冷库(6±1)℃、相对湿度75%、内衬有孔塑料袋纸盒外包装的条件下贮藏17d,测定分析了2种龙眼的低温贮藏性能。结果表明,SX果实较小、果皮厚且粗糙、果肉清脆;CL果实较大,果皮薄且光滑,果肉绵软。采后低温贮藏期间,SX龙眼果肉可滴定酸(TA)含量变化较缓慢,贮藏17d时,SX龙眼果实好果率、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VC、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CL果实(P〈0.05),SX果实呼吸强度、果皮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果肉褐变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低于CL果实。综上所述,SX龙眼果实在耐低温贮藏方面明显优于CL龙眼果实。

  • 标签: 龙眼 果实 品种 贮藏性 品质
  • 简介:在“互联网+”时代,大学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陈旧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因此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从学校、教师学生3个方面探讨如何创造新的教学理念,寻找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挖掘潜能,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进而在大学教育中开拓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提供有效途径.

  • 标签: 素质教育 创新性思维 评价标准
  • 简介:为解决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控制问题,将HACCP体系与质量功能展开(QFD)相结合,应用HACCP体系进行全过程控制,运用QFD获取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的顾客需求项及各项权重,根据各项关键控制指标的重要度,完成预防措施质量屋的构建并应用到HACCP体系预防措施纠偏措施的制定中,从而对乳制品质量安全进行控制。

  • 标签: 乳制品 质量安全控制 HACCP体系 质量功能展开
  • 简介:为了探究油炸食品在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脆性变化及其对油炸食品感官品质的影响,以方便面、锅巴、麻花薯片等油炸食品为试验材料,通过Schall法(60℃),每隔3d测定1次水分含量硬度,并观察油炸食品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油炸食品水分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变化范围为4.78%-1.28%;脆性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不同食品差异较大,变化范围为92.79~15373.42g。同时,油炸食品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减小、硬度增大,食品变脆。

  • 标签: 油炸食品 贮藏过程 水分含量 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