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用沙棘叶、果、茎、根的提取物和籽油,对患H22和EAC的实体瘤小鼠进行灌胃实验。结果表明,沙棘不同器官提取物和籽油都具有显著的抑瘤效果。在15个不同处理剂量组中,有10个剂量组的抑瘤率都超过了30%,占到处理总数的66.6%。沙棘不同器官提取物对实体瘤小鼠的抑瘤率表现为:叶〉果〉油〉茎〉根,叶和果的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58%和46.7%。沙棘提取物抑瘤的主要原因是增强了实体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提高了脾指数和胸腺指数,且胸腺指数效果大于脾指数的。沙棘提取物有利于调节患病小鼠的脏器活力。

  • 标签: 沙棘提取物 昆明小鼠 H22瘤株 EAC瘤株 抑瘤率 脾指数
  • 简介:运用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Penman-Monteith方程和1980-2008年黄土高原不同经纬度18个气象站气象要素观测数据,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不同气象站点参照腾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0~2008年黄土高原参照腾量年平均值为874.74~1129.79mm,并随着纬度从北到南和经度从东到西有逐渐增加的趋势;20多年间绝大部分研究点的E瓦呈逐年增加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4.04~48.25mm/10a,无论包头、横山、绥德、延安、洛川、固原、环县和临汾等地降雨量逐年减少,还是东胜、榆林、民和、靖远、海原和长治等地降雨量逐年增加,可见黄土高原的干旱化正在加剧。黄土高原各气象站点的参照腾量年内最大值均出现在6、7月;5~8月的ET0占全年的比重为52.9%~59.2%,比重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 标签: 黄土高原 Penman-Monteith模型 潜在腾发量 模拟
  • 简介:大扁杏、中国沙棘和黑果腺肋花楸是辽西地区的主要造林灌木树种。本文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3种灌木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值),分析它们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WUE);并结合3种灌木的叶性状研究,分析水分利用效率与叶性状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探讨3个造林灌木树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响应特征。结果表明:3种灌木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中国沙棘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大扁杏次之,黑果腺肋花楸最低;叶性状各因子之间相关性显著;水分利用效率与单位重量叶氮浓度(Nmas)、比叶面积(SLA)和全碳含量呈正相关,与单位面积叶氮浓度(Narea)和C/N呈负相关。水分利用效率和叶性状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灌木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生理策略来适应水分胁迫环境。

  • 标签: 水分利用效率 单位重量叶氮浓度 单位面积叶氮浓度 比叶面积 C/N 全C含量
  • 简介:由于沙棘果实中营养成分含量高,野生果实被用于食物、化妆品和植物医药品生产。然而,野生沙棘果的机械化采收存在问题是果小,果实质量低和用于脱果的力量之间的平衡问题是浆果采收技术的一个难题。除此之外,果实的形态和它的防护性覆被使采收变得更加复杂化。在进行果实测量和数学公理测算出停止符后,可以大概估算得出果实脱落所需的加速度。

  • 标签: 机械化采收 野生果实 沙棘果实 小果 德国 营养成分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