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内蒙古准格尔旗砒砂岩沙棘生态减沙工程,是水利部沙棘管理中心在准旗的重点建设工程项目,项目区位于皇甫川一级支流纳林川上游干擦板沟、圪秋沟和窟野河流域的束会川、勃牛川上游,行政区划属暖水、准格尔召、神山、川掌、纳林、西营子、薛家湾镇、沙圪堵镇、东孔兑镇汪青塔村9个乡

  • 标签: 沙棘 砒砂岩 生态环境 生态减沙工程
  • 简介:为在黄土高原大面积建造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发展经济,笔者于1975~2002年的28年间,在半干旱黄土区的吴旗、安塞和固原县进行了沙棘和环境关系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沙棘具有特殊的生理生态和形态解剖学特性,沙棘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其值为1.21~1.53g·m-2·mm-1,是荒山植被的3.1~5.8倍.沙棘耗水较经济,在半干旱的黄土区荒山种植,它能有效地利用水、土资源.测定沙棘水势较低,蒸腾强度较稳定,蒸腾耗水较大,吸水量较大,束缚水和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较高.观察沙棘叶和根的形态解剖学特性看出沙棘耐干旱、耐水湿和调节蒸腾作用较强.沙棘在半干旱黄土区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明显.沙棘通过其茂密的林冠层、林下草被层、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层形成良好的水分生态环境和森林生态结构,对林下小气候、土壤水分、养分生物多样性有良好影响.与荒坡测定对比,第2、3和4龄沙棘林地,径流量分别减少66.2%、65.9%和78.2%,土壤侵蚀量分别减少39%、37.8%和47%.5龄以上的沙棘林,一般无侵蚀沟和滑坡发生.沙棘是适应黄土高原的优良树种,具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 标签: 沙棘 生态功能 生态效益 黄土高原 生态环境
  • 简介: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中通便功能学的方法,对神兴牌沙棘叶茶进行通便功能的试验。结果表明:该茶具有通便的作用。

  • 标签: 沙棘茶 小肠推进率 首便时间 粪便粒数 粪便重量
  • 简介:我国石漠化区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以小流域生态型植物资源配置为重点,近年来涌现了开展区域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的新亮点。多年来,这一区域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过程中,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主要经费来源,区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发挥了很好的科技支撑作用,同时,民间企业以一种新的力量逐步参与,解决了配置资金不足的缺憾。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出发,建议这一区域编制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总体规划、加大这科技支撑力度、建立区域示范龙头企业,以拉动我国重点石漠化区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步伐。

  • 标签: 水土保持植物 资源配置 开发 建议 石漠化区
  • 简介:沙棘种植前的整地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沙棘果园要维持10~15年,是沙棘生产最盛的时期。整地的目的是消除杂草,准备好栽植穴,同时还要解决好土壤排水问题。至少能在种植前一年进行整地最好。因为沙棘为喜光植物,选址极为重要。在其自然分布区,沙棘通常形成枝条浓密的灌木丛。这些枝条位于灌丛中部,使有效光线在某位置上保留较长时间而不会立刻消失,并且它们形成了一个紧密、多刺的框架结构(Sko-gen,1972)。种植地必须进行至少两次耕作,以除去多年生杂草。种植地以前的栽种历史会影响沙棘的生长,如除莠剂和农药的残留量、病害、虫害、杂草侵入、土壤条件等。整地作业是根据土壤类型条件、前茬作物、植被、当地气候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沙质土用农具进行表层翻耕就行了。为了增加土壤有机质可通过加入适量的腐熟农家肥料,也可提前1~2年种植绿肥作物,并在播种前将其翻耕埋入地下进行熟化。而坚硬质地的土壤(淤泥和粘土),则应深耕且耙松。若存在阻碍排水的坚硬层,则需要深翻。整地技术包括以下几点。

  • 标签: 沙棘种植 整地作业 果园 设计 土壤条件 排水问题
  • 简介:以黑龙江省自主创新沙棘种质资源和国外新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沙棘生态经济性状、建立决策指数评价法,对经济型和生态经济型沙棘进行综合评价和筛选利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间的指标性状存在明显差异。经济性状综合评价排序是:绥棘2号、楚伊、绥棘3号、首都、芬兰、绥棘4号、MEZ14、绥棘1号、新俄3号、EZZ-4、小辣椒。绥棘2号以长果柄和无棘刺而排序第一,是典型的经济型沙棘品种。生态经济性状综合评价排序为:芬兰、EZZ-4、首都、绥棘2号、绥棘3号、MEZ-14、新俄3号、小辣椒、绥棘4号、楚伊、绥棘1号,其中芬兰、EZZ-4和首都排列前三,是典型的生态经济型沙棘品种。本研究为实际生产筛选出了适宜的栽培品种,绥棘2号、楚伊、绥棘3号等适宜作为经济型沙棘建园材料,芬兰、EZZ-4、首都等则作为生态经济型沙棘建园材料,同时又为新品种选育提供资源保障。

  • 标签: 沙棘 经济型 生态经济型 综合评价 筛选利用
  • 简介:本文详细分析了沙棘叶中黄酮类生物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不同品种、产地和采摘时间对沙棘叶品质均有明显的影响,并呈规律性变化,此项研究的结果可为今后沙棘的选种、育种和适宜采摘时间的确定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沙棘叶 黄酮 含量 变化规律
  • 简介:对山西自然概况,沙棘种质资源、生境习性、资源分布和产地气象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对山西沙棘主产地土壤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山西沙棘资源丰富,各地气候土壤存在一定差异,可为山西沙棘优势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山西 沙棘 生态 资源 调查研究
  • 简介:通过对俄罗斯沙棘品种的引种栽培实践,提出了适于区域推广的俄罗斯沙棘主栽品种以及繁殖方法和栽培技术,俄罗斯沙棘栽植株行距为3m×2m、4m×2m、4m×2.5m,栽植株数1000~1667株/hm2,雌雄株比例8∶2或9∶1,为生产上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 标签: 俄罗斯沙棘 栽培技术 栽植 植株 育苗 株行距
  • 简介:沙棘是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掌握其遗传改良和繁殖栽培研究进展对沙棘资源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由于沙棘是多用途树种,因此其遗传改良涉及多个性状、栽培模式也因造林目的不同而异。近年来,通过以选为主以及选、引、育兼顾的系统遗传改良,获得了许多果实大、产量高、无棘刺的优良品种,同时在良种的繁殖和栽培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今后,应加强生长性状和雄株的遗传改良、积极开展造林模式以及现有林分改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 标签: 沙棘 遗传改良 繁育技术 栽培模式
  • 简介:沙棘在我国是很受欢迎的经济树种,它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长期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保健功能也被人们津津乐道,陕西是沙棘分布的重点省份之一,人们对沙棘资源十分重视,但对沙棘病虫害的反映也十分强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原陕西省林科院)1987年以来对陕西省沙棘昆虫区系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范围包括有沙棘分布的5个地(市)所属的22个县,每县设调查点3个,其中设中心调查点5处。采用线路调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野外采集与人工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并注意采集小型和隐蔽型昆虫,采集到害虫72种,分属7目23科,益虫13种,分属5目7科,同时,还调查到沙棘病害7种。现将调查结果分述如下。

  • 标签: 沙棘资源 主要害虫 陕西省 危害特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野外采集
  • 简介:1983年齐齐哈尔市园艺研究所从泰来东方红林场引入中国沙棘实生苗定植试栽,1993年从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乌兰乌德市果树浆果试验站分两批引入沙棘品种9个,一个雄性品种,试验证明:俄罗斯大果沙棘在黑龙江、内蒙等地引种栽培是很成功的。在山东济南北京等地也大量结果。

  • 标签: 中国沙棘 引种选育 俄罗斯大果沙棘 杂交种 沙棘品种 实生苗定植
  • 简介:沙棘能源林是一种解决中国山区农村能源问题的战略选择,其种植技术包括适地适树、提前整地、合理密植、灌草复合和截干造林等5大方面.农村地区一般人均拥有1~3亩沙棘能源林,就基本上可以满足生活用能的需要.沙棘薪柴主要通过平茬的手段获得,要重视平茬林龄、平茬季节、平茬方法和薪柴处理等4个主要技术环节.为了解决薪柴直接燃烧的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通过工厂化生产,加工具有低成本、高品质、零污染的沙棘颗粒燃料,具有比化石能源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会有效保护现有森林植被资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更多发展就业的机会,带动沙棘种植地区农村经济的良性运转.沙棘能源林建设及其颗粒燃料开发工作,将会成为解决贫困地区农村能源问题、促进生态环境治理、发展当地经济的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

  • 标签: 沙棘 平茬 林龄 截干造林 灌草 合理密植
  • 简介:沙棘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植物,可以作为药品、水果、饲料,还可以作为固土固沙植物。受到研究者、生产商、制药商的关注,沙棘在蒙古广泛分布在其他植物不能生存的地方,其分布广泛,种类较多。

  • 标签: 沙棘 蒙古 分布区 野生 应用 形态
  • 简介:沙棘雌花属单性花和不完全花,花序在结果枝上成螺旋状排列,属无限花序、总状花序。沙棘的花芽可分为3种:纯花芽、混合芽和营养芽。沙棘花序的花朵数量有较大差别,品种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中雌沙棘中下段最多,杂雌优10号、54号中下段较少。沙棘每朵雌花的子房为单室,子房上位,1心皮,1室,1胚珠,当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形成肉质的果实,子房壁形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果皮坚硬,内含1粒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所以沙棘的果实是真果而不是假果。

  • 标签: 沙棘 雌花 总状花序 花芽 真果
  • 简介:本文简述了中国的沙棘药用历史和一些古代医药典籍对沙棘的功效记述,并展示了当前中国沙棘药物的开发现状。

  • 标签: 沙棘 药品 历史 功能
  • 简介:中国沙棘人工林发生大面积早衰的现象比较普遍。本文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国沙棘早衰现象的主要成因,包括水分胁迫、病虫危害、密度制约、不合理的造林设计和经营管理等,文中提出了防治中国沙棘早衰的相应对策。

  • 标签: 中国沙棘 早衰 现象 成因 对策
  • 简介:对沙棘树干真菌种群的筛选与培养,表明Trichodermasp.与Penicilliumsp.对沙棘干缩病的病原菌有明显的拈抗作用。研究Trichodermasp.制剂的增效与稳定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其防效在70%以上,复发率为10%左右。

  • 标签: 沙棘干缩病 真菌种群 培养与筛选 拮抗作用 防效
  • 简介:总结分析了黑龙江省近年来沙棘生产栽培现状和沙棘育种概况,结合生产栽培中的主要问题,对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以及今后沙棘育种方向进行了阐述。

  • 标签: 沙棘 栽培 品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