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2011年3月2日,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北京林业大学承担的农转奖金项目专题"沙棘非试管快繁及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在北京进行了阶段验收。这一专题是植管中心承担的科技部农转资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题实施期限为2010~2011年。经过一年的试验研究,项目分别在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开展了沙棘微繁和组培的试验研究工作,在扦插枝段长度、基质、温湿度以及解决组培褐变等方面取得了进展。根据汇报情况,与会专家今年的工作要点进行了讨论,仔细讨论了主要目标、

  • 标签: 组织培养技术 非试管快繁 专题 沙棘 资金 心组织
  • 简介:本文参照银杏研究的方向和成果,论述了沙棘现代医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从而阐明了沙棘药物现代化的研究和开发方向.

  • 标签: 沙棘 银杏 药物 医药学 沙棘学
  • 简介:为了探讨、揭示干旱胁迫沙棘生育与产量形成因子间的关系。本文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结果表明沙棘单株生育与产量关系受干旱胁迫影响最大,造成植株生长势衰弱与减产。沙棘产量的形成,决定于植株生长势、水分利用效率、根系贮水能力、果枝数、座果率。

  • 标签: 沙棘 干旱胁迫 营养生长 生殖生长 适应性 相关性
  • 简介:通过辽宁大面积中国沙棘人工林的调查,依据中国沙棘的果实经济性状、形态特征、果实的表型性状等划分为24个变异类型,选出了适于经济林和叶用的优良类型。摸清了中国沙棘的基因资源和选择优良类型,可直接应用于生产,发挥沙棘应有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也为沙棘品种的遗传改良,选育区域化栽培良种提供良好的种质资源。

  • 标签: 中国沙棘 良种选择 优良类型
  • 简介:用沙棘叶、果、茎、根的提取物和籽油,患H22和EAC的实体瘤小鼠进行灌胃实验。结果表明,沙棘不同器官提取物和籽油都具有显著的抑瘤效果。在15个不同处理剂量组中,有10个剂量组的抑瘤率都超过了30%,占到处理总数的66.6%。沙棘不同器官提取物实体瘤小鼠的抑瘤率表现为:叶〉果〉油〉茎〉根,叶和果的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58%和46.7%。沙棘提取物抑瘤的主要原因是增强了实体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提高了脾指数和胸腺指数,且胸腺指数效果大于脾指数的。沙棘提取物有利于调节患病小鼠的脏器活力。

  • 标签: 沙棘提取物 昆明小鼠 H22瘤株 EAC瘤株 抑瘤率 脾指数
  • 简介:在半干旱区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九成宫基地,从蒙古沙棘亚种和中国沙棘亚种杂交子代雌株群体中选择出3株杂种优势显著的优良单株。它们兼有母本和父本的优良性状:生长适应性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明显超过双亲,果实产量高,营养品质好,棘刺较少。以杂雌新品系营造半干旱区生态经济型沙棘林,会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标签: 半干旱区 蒙古沙棘亚种 中国沙棘亚种 杂交子代 优良单株
  • 简介:沙棘引种试验地一般包括场圃区和三荒地(荒山、荒滩、荒沙)两种类型。场圃区主要用于初选试验和区域性试验,三荒地主要用于生产性试验。试验地以能代表当地自然条件、交通方便为主要选择因素。国外优良沙棘品种引进后,应在“三北”10余个项目区分别做好试验地的规划,并编制指导生产实践的种植计划书,才能使整个引种过程付诸于实施。

  • 标签: 沙棘 引种 试验 种植 规划
  • 简介:本文选择生长于砒砂岩区10-40°沟坡上2-8a的人工沙棘林为研究对象,其生长区域土壤的化学性质进行取样分析。砒砂岩区种植沙棘之后,土壤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壤的保肥能力显著提高,水土保持功能增强。

  • 标签: 土壤化学性质 沙棘 人工林 砒砂岩
  • 简介:在半干旱区的内蒙古鄂尔多斯沙棘育种基地,从3个俄罗斯良种沙棘(母本)与中国沙棘优良类型(父本)的杂交子代雌株群体中选择出7株杂种优势显著的优良单株,它们兼有母本和父本的优良性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明显超过双亲,果实产量高,营养品质好,棘刺较少,但抗旱性强弱差异明显。

  • 标签: 半干旱区 俄罗斯良种沙棘 中国沙棘 杂交子代 优良单株
  • 简介:本文中国沙棘雌株进行灌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灌溉中国沙棘雌株无性系的叶、果生长发育及果实产量影响显著,非充分灌溉可提高果实产量约20%。

  • 标签: 中国沙棘 灌溉 产量
  • 简介:在蒙古沙棘亚种优良品种与中国沙棘亚种优良类型的F1代1500株雄株中,以叶用型沙棘的选优标准其表型特征进行系统观测,并分析其叶的生化成分,经过综合评价,选出6株性状优良的单株,为培育叶用型沙棘良种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叶用型沙棘 优良单株选择 表型特征 生化成分 综合评价
  • 简介:基于5年沙棘子代全面观测,俄罗斯沙棘品种与中国沙棘优良类型间的地理远缘杂交F1代的表现性状进行了总体分析,认为杂交实验十分成功,亚种间杂交在中国沙棘育种方面有巨大潜力.

  • 标签: 沙棘 地理远缘杂交 F1代 物候期 生长 果实性状
  • 简介:作者通过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13个沙棘品种生长的观察,总结了沙棘开花、授粉和受精的生物特性,提高沙棘的繁育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沙棘 开花 授粉 受精
  • 简介: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海拨2900~3600m区域,分布着1.67万hm2的中国沙棘"原始林".其形态特性与国内外异地沙棘不同而独特.研究和掌握它的区域特性,对开发和发展沙棘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四川木里 中国沙棘 形态特性
  • 简介:在九成宫基地,定位观察了三株杂交沙棘的新梢生长、叶数、叶重、结果数、落果率、果重等多个参数,研究了在严重水分亏缺胁迫下,沙棘随季节变化这些参数的相关胁变性。结果看到,干旱加重,出现了茎、叶、果的部分脱落,又以新梢脱落最重。新梢脱落的规律是由枝条下部开始,逐渐向上部发展,具有生理脱落的位移应答反应。杂交沙棘干旱胁迫较敏感,在种植管理中注重在于早年份和干旱季节适时灌溉,减轻干旱胁迫引起的枯梢落叶和落果,是增产的必要和重要措施。

  • 标签: 沙棘 新梢 干旱胁迫 相关性
  • 简介:本文通过2001~2003年辽宁省朝阳地区建平县沙棘木蠹蛾生物特性观察,在该地区1~4年的幼虫危害5~20年生沙棘树根部的输导组织,阻断营养物质传送,导致腐烂枯萎.成虫在本地区5月中旬至8月下旬羽化,老熟幼虫4月末从地下爬到地面,寻找适宜场所再钻入地表下6~10cm处结茧化蛹,当年孵化的幼虫在基部树干生活入冬前迁徙地下与2~4年生的幼虫混居越冬.在铁路线以东分布的沙棘林内发现天敌优雅蝈螽(GampsocleisgratiosaBrunnervonWatteumy)、暗褐蝈螽(Gampsocleissedakoviiobscura).3~6龄成虫取食沙棘木蠹蛾的卵粒.这一发现为科学防治沙棘病虫害起到一定的作用.

  • 标签: 沙棘木蠹蛾 幼虫 生物学特性 建平县 成虫 腐烂
  • 简介:本文简述了辽宁阜新地区沙棘苗期危害沙棘苗的白蚁种类、危害部位及形态特征,并针对白蚁的生物特性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及注意事项。

  • 标签: 危害 沙棘苗 白蚁 防治措施
  • 简介:本文讨论了沙棘嫩枝扦插的生产过程,并在理论上分析了沙棘嫩枝扦插的环境条件,阐述了嫩枝扦插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以及理论研究对生产实践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沙棘 嫩枝扦插 辩证分析
  • 简介:利用沙棘特殊的生物特性,在荒山荒坡、低产田及风沙干旱区建立沙棘生态经济林,改善农作物的耕作环境,提高农牧产量,同时结合不同发展模式来分析预期经济效益,为农业增效提供参考。

  • 标签: 沙棘 发展模式 效益分析
  • 简介:山西自然概况,沙棘种质资源、生境习性、资源分布和产地气象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山西沙棘主产地土壤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山西沙棘资源丰富,各地气候土壤存在一定差异,可为山西沙棘优势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山西 沙棘 生态 资源 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