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6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观察苎麻叶凝胶长期连续经皮肤给药对完整皮肤破损皮肤实验大鼠可能产生毒性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毒理学依据。利用1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完整皮肤凝胶基质对照组、完整皮肤苎麻叶凝胶低、中、高剂量组(相当于临床人用量20、40、80倍),破损皮肤凝胶基质对照组、破损皮肤苎麻叶凝胶低、中、高剂量组(相当于临床人用量20、40、80倍),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日涂药2次,连续给药4周,观察大鼠一般状况、体重、摄食量,测定给药4周及停药2周大鼠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解剖学及病理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表明,苎麻叶凝胶各组大鼠一般状况良好,体重增长、摄食情况、脏器系数、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解剖学主要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正常,与凝胶基质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苎麻叶凝胶在临床剂量范围内毒性小,使用安全。

  • 标签: 苎麻叶凝胶 大鼠 长期毒性
  • 简介:给患有四氧嘧啶糖尿小鼠喂过沙棘提取液(1.8g/kg)7d,测定空腹小鼠血糖变化情况,将喂过消渴丸(中药)小鼠血糖变化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沙棘提取液对患有四氧嘧啶糖尿小鼠血糖有降低作用,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 标签: 沙棘 小鼠 降低血糖
  • 简介:沙棘是一种有着丰富种质资源植物,它天然分布在欧亚大陆不同地理、气候类型区,形成了独特生理、生态特征.科学调查、分析保护各国沙棘种质资源,对于我们合理利用沙棘各种、亚种类型遗传优势,培育出适合于不同地区、不同用途新品种,具有重要生产意义.本文对世界沙棘资源分布特征、主要国家对沙棘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对今后利用方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 标签: 沙棘 种质资源 保护和利用
  • 简介:使用Li-6400Q光合仪对黄土高原水蚀风蚀复合区河北杨、小叶杨、山杏、山桃、柠条、沙棘6树种光合生理生态指标及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测定6种树种光饱和点均较高,适应当地高光强环境,乔木光补偿点低于灌木,乔木对光能利用率较高。所测定树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沙棘呈双峰曲线,其它为单峰型曲线,日进程受自身环境因素综合交错控制。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日变化规律性明显,乔木灌木高,且日变化相对稳定。所测定树种蒸腾速率日变化节律明显,日平均蒸腾速率沙棘、山杏、山桃较低,而河北杨、小叶杨柠条较高。同时测定树种日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沙棘、山杏、山桃较高,而河北杨、小叶杨柠条较低。

  • 标签: 沙棘 其他树种 光合生理特性
  • 简介:本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对Leh地区沙棘果油中脂肪酸成分(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沙棘果油中脂肪(酸)含量为24.9%,其中主要成分为棕榈油酸(42.06%)、棕榈酸(28.11%)油酸(12.29%).

  • 标签: 沙棘 果油 籽油 脂肪酸成分 沙棘属 气相色谱分析
  • 简介:本文对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内蒙古2个育种基地共8个沙棘群体沙棘叶在不同时期叶中有机酸、脂肪、灰分、粗蛋白、全氮以及粗纤维常规成分进行了含量及时间上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一次杂交对子代叶中常规生化成分改良效果不显著,子代群体叶中常规生化成分与双亲相近,更好改良途径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杂交子代 亲本群体 沙棘叶 有机酸 脂肪 成分
  • 简介:本文旨在探讨沙棘脂肪酸组成分对线粒体内膜蛋白辅酶活性与线粒体功能保护作用,推测其从线粒体能量代谢途径抗衰老作用机制。采用方法,以沙棘脂肪酸配制成为能量调节剂,以线粒体为调控靶标,观察老年雌性大鼠线粒体内膜蛋白及辅酶成分,呼吸链功能、ATP生成等调节因素对衰老形成影响。结果表明,沙棘脂肪酸组成分能显著提高复合酶Ⅰ、Ⅲ、ATP合酶、Ca2+-ATP酶活性及P/O、OPR;与老年雌性大鼠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因此,沙棘脂肪酸组成分通过调节线粒体内膜蛋白辅酶活性,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促进ATP合成,促进细胞能量转换并激活机体各系统功能来实现抗衰老作用目的。

  • 标签: 沙棘脂肪酸组成分 线粒体 能量新陈代谢 抗衰老
  • 简介: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现象,涉及身体一定数目的细胞进行变异反应,反过来又受一些控制系统控制。然而,一些正常变异会以各种方式来影响身体。一般而言,可以利用各种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氨基酸其他许多身体养分都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直接间接影响。此外,各种生病过程无数外部条件同时也会出乎意料影响这一进程。

  • 标签: 软组织 动物 修复 沙棘 控制系统 外部条件
  • 简介:构树为多年生落叶乔木,是优秀水土保持固土护坡植物。为预防构树小线角木蠹蛾危害,首先应该遵守检疫制度,认真做好苗木产地检疫及调运检疫工作。然后加强日常病虫害巡查工作。并且在校园种植设计过程中,进行合理植物搭配。同时,加强养护管理措施,提高构树生长势。一旦发现构树有小线角木蠹蛾幼虫危害时,及时采取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措施,包括往虫孔注射原生线虫白僵菌,来防治幼虫,以及使用诱虫灯性诱捕器,防治成虫。并且以低毒化学药剂防治为辅,彻底杀死害虫。从而使构树能更好地发挥水土保持边坡生态防护作用。

  • 标签: 构树 小线角木蠹蛾 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 化学防治
  • 简介:本文分析了印度Leh地区沙棘籽油中脂肪酸各成分含量,结果显示沙棘种子含油量为17.61%,籽油富含油酸(23.012%)亚油酸(30.162%)。

  • 标签: 沙棘 籽油 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
  • 简介:物候是良种沙棘引进需要首先观测重要项目,是分析引种成败关键因素,也是据以组织配套生产措施主要参考依据。沙棘良种扦插苗在我国“三北”不同区域引种栽植,物候期观测主要项目包括萌动期、展叶期、新梢生长期、开花期、果实成熟期、叶变色期落叶期。物候观测要细致、耐心,特别是记准物候始期。

  • 标签: 沙棘 引种 试验 物候期 观测
  • 简介:对来自拉浩地区(半干旱地区)与斯皮特(干旱地区)8年生沙棘种子与果肉粗提物中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所选中亚沙棘产自拉浩与斯皮特,同时研究还有来自拉浩地区柳叶沙棘与HI-1型沙棘(外来品种),该外来品种种植在喜马偕尔邦农业大学高山农业研究与推广中心.该研究中心位于拉浩-斯皮特地区拉浩谷地库坎姆西瑞(海拔2730m),处于印度温和干燥喜马拉雅山地区.在所有种类果肉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例(52.8%~60.7%)高于饱和脂肪酸(10.6%~29.9%).同样,除了柳叶沙棘以外,种子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51.7%~86.5%)要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12.5%~27.2%).在果肉油脂中,主要饱和脂肪酸是棕榈油酸(37.1%~46.4%)、亚油酸(6.4%~15.0%)、油酸(4.0%~6.9%)软脂酸(9.1%~28.1%).柳叶沙棘果肉油脂中含有丰富亚油酸(15.0%)α-亚麻酸(1.3%).棕榈油酸是最主要不饱和脂肪酸(37.1%~46.4%),在拉浩种群中含量最高(46.4%).软脂酸是主要饱和脂肪酸,除了斯皮特种群(9.1%),其他类型中含量基本相同(26.4%~28.1%).在种子油脂中,斯皮特种群中含量最丰富是亚油酸(39.8%)α-亚麻酸(25.4%).在柳叶沙棘种子中软脂酸是含量最高脂肪酸(29.3%).其他脂肪酸含量很低,可以忽略.

  • 标签: 中亚沙棘 柳叶沙棘 HI-1(外来沙棘) 果肉和种子 脂肪酸组成
  • 简介:沙棘(HippopheaerhamnoidesL.)是生长在高寒干旱地区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植物。因为它药用价值,美容功效及保健作用,所以有很高商业价值。这种小型浆果极易腐坏,由于很酸所以不能在采摘立即食用。因此,加工程序研究是现在的当务之急,以确保能尽快地科学开发它食用价值。1996年,印度Leh地区在实地研究实验室里首次完成了果实质量参数评定、沙棘汁提取果实存储研究。不同品种沙棘价值合理利用技术将会标准化。

  • 标签: 沙棘果 管理 营养价值
  • 简介:本文通过调查,阐述了近年来晋陕蒙砒砂岩区各旗(县)农民沙棘协会发展状况,分析了农民沙棘协会在沙棘生态建设、沙棘产业化、农民增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总结了“企业+农民沙棘协会+农民”沙棘产业化发展模式,探讨了农民沙棘协会发展方向思路。

  • 标签: 农民沙棘协会 作用 发展
  • 简介:伤口愈合是一种复杂现象,是机体控制系统对细胞进行精微同步调节结果。然而,一系列可变因素通过多种方法来影响此过程。通常来说,机体内各种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氨基酸其他营养物质对该过程起着直接间接重要影响。不仅如此,各种疾病与无数外界因素也以不可预料形式影响着该过程。

  • 标签: 组织修复 沙棘 资源 动物 伤口愈合 同步调节
  • 简介:对沙棘树干真菌种群筛选与培养,表明Trichodermasp.与Penicilliumsp.对沙棘干缩病原菌有明显拈抗作用。研究Trichodermasp.制剂增效与稳定方法,以及在生产中应用,其防效在70%以上,复发率为10%左右。

  • 标签: 沙棘干缩病 真菌种群 培养与筛选 拮抗作用 防效
  • 简介:吴起县通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种植沙棘,迅速恢复植被,取得明显生态效益;同时沙棘果、叶开发利用,沙棘产业初步发展,产生了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 标签: 吴起县 沙棘资源 成就 植被 生态效益
  • 简介:沙棘具有广泛适应性、多种用途以及较强克隆繁殖能力,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为了进一步认识沙棘属植物重要性特殊性,本文以近期研究成果为依据,论述了沙棘克隆生长及其在改善种群适应能力、维持群落稳定性以及提高防护效能等方面的生态学意义,同时总结归纳了沙棘产品开发研究方面取得主要成就。

  • 标签: 沙棘资源 克隆生长 种群更新 生态意义 经济价值
  • 简介:将不同沙棘品种顶端分生组织接种于不同激素浓度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沙棘顶端分生组织生长不仅需要低无机盐培养基,而且需要较低水平激素物质,激素激素浓度偏高都将导致外植体死亡.

  • 标签: 沙棘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培养基
  • 简介:通过对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实施前1年(1998年)、中期(2003年)、最后1年(2008年)3个控制年份景观异质性对比分析,以期从理论上进行高度概括,更好地指导类似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在种植沙棘砒砂岩区,沙棘斑块密度、边缘密度、聚集度等指数,从2003年向2008年略有增加。区域内持续沙棘生态工程建设,形成区域化、片段化沙棘林,导致了这些指数变大。沙棘破碎化指数从呈微弱减小趋势,在造林面积几乎增加一倍前提下,部分斑块整合到一起,致使破碎度指数有所下降。随着沙棘等生态工程不断推进,区域内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都有所提高,同时整个景观优势度指数逐渐降低,向更加和谐景观系统转变。

  • 标签: 砒砂岩 沙棘 斑块密度 边缘密度 聚集度 破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