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黄土高原中部油松、侧柏、刺槐、沙棘、胡颓子和火炬树等乡土树种树高、胸径及材积生长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树高生长曲线分两种类型,以油松、侧柏等人工实生林为一种类型,即满足“慢一快一缓慢一稳降”生长规律,沙棘、火炬树等萌蘖林开始生长较快,之后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6树种树高平均生长量为0.4518±0.2763m,刺槐的最高,侧柏的最低;连年生长量平均值为0.3190±0.1358m,刺槐的最高,胡颓子的最低。6树种胸径平均生长量相对稳定,平均生长量为0.4170±0.1714cm,刺槐的最高,是侧柏的3倍多,阔叶树大于针叶树,实生林的较高;胸径连年生长量平均值为0.3723±0.1205cm,油松的最大,侧柏的最小;随着年龄的增长,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都呈逐渐增加的趋势,6树种材积平均生长量平均值为3.1254×10^4±4.8827×10^-4m^3,刺槐的最大,侧柏的最小,二者相差20倍左右;材积连年生长量平均值为6.8956×10^4±10.1233×10^-4m^3,刺槐分别是油松和侧柏的2.38和15.34倍。生长量大小除遗传因素外,主要是降水量的影响。

  • 标签: 黄土高原中部 主要乡土树种 生长过程
  • 简介:吉林省西部地区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退化严重,表现为土地盐碱化,土地沙化,土地贫瘠化和草原退化。退化土地面积已超过280万hm2,约占该区总面积的60%。恶劣的生态环境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使吉林西部地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本文分析了沙棘在吉林省西部退化土地治理中的生态功能、经济价值以及综合利用价值,认为大力发展沙棘生态经济林是该区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 标签: 沙棘 退化土地 生态功能 经济价值 吉林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