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应用水文站的泥沙资料,分析汀江河流输沙量的地区分布和年内、年际变化规律及变化趋势,并对形成这些规律及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汀江 输沙量 地区分布 年内年际变化
  • 简介:以北京林业大学校园(绿地率42.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率70.3%)和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绿地率96.2%)为研究对象,以周边主要交通干道为对照,采用多功能精准型激光粉尘仪观测PM2.5质量浓度,研究城市不同绿地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绿地率对PM2.5质量浓度变化有较大影响,研究区内PM2.5质量浓度随绿地率增加而递减,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鹫峰国家森林公园PM2.5质量浓度最高值分别为140、62和48μg/m3,均高于国家PM2.5质量浓度年平均标准(35μg/m3);2)研究区内城市绿地PM2.5质量浓度与其周边主要交通干道没有明显差异;3)气象条件对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有较大影响,阴天PM2.5质量浓度较高,长时间保持在80~110μg/m3之间,降雨天则使PM2.5质量浓度明显降低,降幅约达80%。

  • 标签: PM2 5质量浓度 城市绿地 日变化 气象条件
  • 简介:摘要在米脂山地微灌枣树示范基地进行大田滴灌试验,研究了不同保墒条件下的不同灌水量、不同灌水次数对枣树耗水规律及作物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保墒条件下枣树各生育期中果实膨大期耗水量最大,开花坐果期次之;秸秆覆盖条件下的节水效果最明显;参考作物ETO值表现为两端值较小而中间部分的值较大;作物生育阶段Kc值是动态变化的。

  • 标签: 滴灌 枣树 耗水规律 作物系数
  • 简介:为了研究复杂地形下的太阳直接辐射规律,以北京市房山区黄院村采石场为典型代表区域,综合运用影像全站仪技术和ViewGIS3.0软件计算得到该区域的太阳直接辐射量,同时通过实地调查观测对直接辐射模型的精度进行检验(误差仅为4.1%),并对坡度、坡向等地形因素对太阳直接辐射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观测点的误差在一天当中都表现出了相同的变化趋势,即早晚误差大,中午相对较为平稳,且趋近于0,表明该模型在太阳高度角较大时,能更准确反映真实的太阳直接辐射值.2)阳坡直接辐射量随坡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临界点与太阳高度角余角基本一致;阴坡直接辐射量随坡度的增大而减小.3)不同季节太阳直接辐射量受坡向影响程度不同,冬季受坡向影响最大,秋季和春节次之,夏季最小.

  • 标签: 影像全站仪 地形测量 ViewGIS3.0 太阳直接辐射 变化规律
  • 简介:非资源性开发建设项目因其改变原来的地形地貌、毁坏植被为特点,且涉及的部门行业复杂,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数量众多,造成的水土流失有轻有重,人们对其产生的危害认识有偏差。根据其造成水土流失原因和发生演变过程的相似性,分为阶梯上升期、平顶期、收缩下降期和稳定期四个阶段,为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和实施以及对公民的水土保持意识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非资源性 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流失规律
  • 简介:福建长汀水蚀荒漠化山地,釆用栽植类芦、斑茅的办法,能快速覆盖地面,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芒萁的快速繁衍,并最终形成以马尾松+芒萁为主要建群种的植被群落。

  • 标签: 水土流失区 栽植类芦 植被演替
  • 简介:光泽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闽赣交界处,全县竹林面积22400hm^2,是我省重要的毛竹产地。竹林水土流失现象在光泽县较为普遍,在分析毛竹林分布特点及生产情况的基础上,总结竹林地水土流失特征及产生原因,指出在毛竹生产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并提出竹林地水土流失防治的几项措施,对今后竹林生产,尤其是2008年初遭受冻害打击的毛竹林的全面恢复,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毛竹林 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 光泽县
  • 简介:土壤侵蚀是影响三峡库区土壤养分流失、河道淤积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本文基于GIS技术,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对三峡库区1990、1995、2000、2005和2010年的土壤侵蚀进行计算,并对研究区1990—2010年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土壤侵蚀强度的时空变化和分布规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0年,三峡库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与土壤侵蚀量呈减少的趋势,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为18356.4507万t,属于中度侵蚀;从空间上看,研究区微度、轻度侵蚀等级分布面积最广。在同一年分内,6种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侵蚀模数依次为:旱地〉草地〉林地〉未利用地〉水田〉建设用地;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土壤侵蚀差异显著,不同土地利用对土壤侵蚀的贡献率相差很大;各土地利用类型中,微度侵蚀的面积逐渐增加,中度侵蚀及以上侵蚀等级的侵蚀面积,都不同程度的向低等级转移;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及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库区的土壤侵蚀总体上呈现转好的趋势,但是局部地区的治理工作仍需加强。

  • 标签: RUSLE GIS 土壤侵蚀 土地利用 三峡库区
  • 简介:岩溶石漠化是广西脆弱生态恢复建设中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1988、1998和2008年3个时相的TM/ETM卫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综合碳酸盐空间分布图、石漠化状况实地调查结果和历史资料,基于3S技术,构建岩溶石漠化遥感监测和分级评价模型,研究广西平果县岩溶区石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岩溶石漠化遥感监测和分级评价模型能够反映平果县石漠化状况,基本符合实地调查结果;2)平果县岩溶石漠化主要分布在该县西南部和中部,1988-2008年,平果县总体石漠化程度经历了稍加重然后逐渐变轻的变化趋势,石漠化呈现动态、缓慢、反复、可治理等特点.建议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改善的治理策略.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西南岩溶石漠化治理和区域生态建设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石漠化 TM/ETM 3S技术 分布特征 演变规律
  • 简介:汀江流域以其水土流失面积大、强度以上流失比重大和崩岗点多面广而成为福建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水土流失分布相对集中是汀江流域水土流失的又一特点,95.56%的流失集中于林地;52.86%的流失集中在长汀.建议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来解决该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

  • 标签: 汀江流域 水土流失 福建 产业结构 生态恢复 崩岗
  • 简介:江苏省沿海平原沙土区地表沙土松软,土壤扰动后,在强降水的情况下极易产生流失。随着开发建设项目的日益增加,导致沿海地区的河道淤塞,灌排困难,农田日益减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本文以华能启东风电场工程为例,在分析沿海平原沙土区水土流失成因和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和存在的水土流失隐患,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对以水力侵蚀为主的平原沙土区域的水土保持工程的措施设计和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进行了探讨。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落实和水土保持设施实施后,项目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防治,为开发建设项目中类似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了典型的经验。

  • 标签: 沿海平原沙土区 水土流失防治 水土保持 措施
  • 简介:航道改造升级项目不同于一般的建设类项目,其水土流失情况也有自身特点。本文以粤北地区2个航道改造升级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为案例,归纳论述了粤北地区航道改造升级项目的水土流失特点、水土保持防治区划及其措施布局特点,以期为其他航道改造升级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航道改造升级项目 水土流失特点 水土保持防治分区 措施布局
  • 简介:开发利用广东省近海风能资源,不仅有利于广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环境保护,且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海上风电项目建设不仅破坏陆地和海岛地表植被,且在大风及降雨双重外营力的作用下,易产生水土流失,破坏周边景观和土壤生产力等,甚至影响周边或下游水体。文章以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场为例,对海上风电场项目的水土流失分区及防治特点进行总结,以期为海上风电场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海上风电场 水土流失分区 水土流失防治
  • 简介:通过对赣榆横山自然生态修复过程及物种多样性调查分析,在低山丘陵植被修复过程中,阳坡、半阳坡植被演替趋势呈现以山红草+茅草+野山梅、山红草+贾莲子+茅草为主的两个群落类型,山顶以狗牙根+拂子茅+山菊花为主的群落类型。在较短的3年时间,随着植被群落的演替,物种多样性经初期的由高到低,2年后由低到高,而后逐步趋向稳定的变化过程,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其他地带性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相似。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自我修复在该地区实践上是可行的,只要再辅以人工补植,并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及乡规民约相配套,即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地区的山清水秀。

  • 标签: 赣榆横山 生态修复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