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其前身分别是原福建农学院的土壤农化系和原福建农业大学的土地与环境学系.福建农学院土壤农化系创立于1958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陆续创办了土地管理和农业环境保护专业,并于1994年更名为土地与环境学系.

  • 标签: 福建农林大学 农学院 环境学 资源 20世纪90年代 福建农业大学
  • 简介:以淄博市城市周围破坏山体为研究对象,根据野外调查结合植被恢复的影响程度分析,选定破坏山体外貌形态、坡度、边坡高度、土层厚度和砾石含量5个立地因子,并对之进行分级量化;利用聚类分析法将破坏山体划分为7个立地条件类型和16个亚型;不同立地条件类型植被恢复难易程度不同,在分析各立地条件类型特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不同的植被恢复措施。研究成果可为破坏山体的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破坏山体 立地类型 植被恢复 聚类分析
  • 简介:西南大学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研究所成立于2000年,隶属于西南大学科技处,并取得了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资格证书:研究所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健全,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在职人员12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

  • 标签: 水土保持规划 研究所 大学 西南 设计 水土保持方案
  • 简介:矿产资源开采造成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为选择合理植被恢复模式以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以淄博市四宝山破坏山体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为对象,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pH值等主要化学性质,土壤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脲酶活性和Cu、Zn、Cd等7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分析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实验区土壤中重金属Zn轻度污染,Cu和Cd重度污染,其他重金属均不构成污染;2)各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均低于灌草丛的,其中黑松林对土壤Cu、Cd的修复效果最好,侧柏林对土壤Zn的修复效果最好;3)土壤重金属全量在垂直分布上规律复杂,有效量均表现为下层高于上层,土壤有效Cu、有效Zn、有效Cd下层比上层依次高9.24%~18.94%、0.97%~20.09%和5.48%~35.51%;4)在影响土壤酶活性的各种因素中,破坏山体土壤重金属有效量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最为明显,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发现,Cu、Zn、Cd均对4种土壤酶活性表现出了抑制作用,建议用土壤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作为破坏山体土壤重金属Cu污染的评价指标。

  • 标签: 土壤重金属 土壤酶活性 土壤性质 破坏山体
  • 简介:本研究主要是以Guelph渗透计于野外不同土地利用及不同深度下的水力传导度加以探讨,比较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物理性质,结果发现土壤总体密度以牧草地最高,其次为裸露地,而竹林地为最低;pH值牧草地最高,其次为裸露地,竹林地最低;试验孔深度30cm及深度60cm的水力传导度皆为裸露地最大,最小为竹林地。

  • 标签: 土地利用 水力传导度 裸露地
  • 简介:淤地坝建设是治黄减沙的关键措施,为了加快淤地坝工程的修建,需要利用快速的筑坝技术,而快速筑坝中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快速筑坝质量控制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快速建筑淤地坝工程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淤地坝 快速建筑 质量控制 爆破 水力冲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