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梳理古代医学文献并结合临床治疗经验,对鼻炎的治规律进行探讨分析,总结中医治疗鼻炎的特点。鼻炎多因风致病,且以风寒、风热为主,风寒致病常兼湿阻,治以祛风散寒,兼以祛湿;风热致病常因风热攻冲,热郁不泄,治以疏风清热;鼻炎关乎肝胆,若肝经气机不畅,胆火不降,易移热于脑,治以疏肝清热为主;肺寒脾虚可因致宗气不能出于鼻而令鼻鼽发病,治以温肺健脾为主;鼻槁多热兼虚,治以滋阴清热为主。附案例5则,以资验证。

  • 标签: 鼻炎 病证规律 诊治经验
  • 简介:从痰理论的历史沿革分析小儿癫痫形成的病理过程,认为津聚为痰,滞为,痰互结,又相互转化,互为恶患。提出了诊查癫痫要“见痰及”及“见及痰”。并在治疗上遵循治痰活血、治化痰的原则,同时在治疗该病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注重调理气机。根据小儿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在临床上按照情变化灵活加减用药方可有效。

  • 标签: 小儿癫痫 痰瘀论治 活血化瘀 熄风定痫
  • 简介:完成文献检索、文献评价及文献总结,2轮专家问卷调查,专家论证会,专家质量方法学评价和临床一致性评价,形成《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疳》修订稿,提出疳诊疗指南的范围、术语和定义、诊断、辨证、治疗、其他疗法、预防和调护,供中医儿科行业使用。

  • 标签: 中医儿科 临床诊疗指南 疳证
  • 简介:小儿汗与肺、脾、肾有关,其中与肺脾关系尤为密切,多因肺脾气虚,卫气失固所致,临床上通过补脾气以益肺气的方法治疗小儿汗,疗效较佳。

  • 标签: 培土生金法 小儿汗证 疗效观察
  • 简介:为了传承中医学术,提高中医治疗小儿疾病的临床疗效,反复研读《幼幼集成》,从病因病机、病位、用药特点特色等方面探析陈复正治疗小儿汗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值得后世医家学习、研究和继承。

  • 标签: 《幼幼集成》 小儿汗证 学术思想
  • 简介:张士卿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小儿哮喘辨治过程中强调从痰论治,用药灵活,善用经方,辨"症"加减;药用平淡,寒温佐制;虫类搜风,化痰祛。并附验案2则以资验证。

  • 标签: 小儿哮喘 痰瘀论治 名老中医经验 张士卿
  • 简介:分析了近年来现代医家关于多种因素(如地域、发病年龄、发病季节、感染病原体等)对小儿肺炎中医型分布特点的影响,指出今后对小儿肺炎采取中医辨证时需做到因时、因地、因人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从而不仅可以提高中医辨证的准确性,也能实现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学思想。

  • 标签: 小儿肺炎 中医证型 分布特点 综述
  • 简介:中医候诊断与判效标准是目前中医药研究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借鉴生存质量量表的产生理念、评价方法,建立符合中医特点的候诊断及判效标班,是奠定高质量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基础,进而推动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 标签: 中医证候 诊断 判效标准 生存质量量表
  • 简介:目的分析浙江地区小儿性早熟的病因及候分布。方法采用调查表临床研究的方法共调查儿童192例,经Spearman检验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性早熟的患儿中女童占95.8%,男童占4.2%。性早熟的发病情况与食用牛初乳、蜂皇浆、蚕蛹等有相关性;与父母青春期发育情况、患儿出生时情况、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无相关性。186例性早熟儿童中136例属于肾虚火旺型(占73.12%),36例为肝经郁热型(占19.35%),14例为痰湿阻滞型(占7.53%)。结论性早熟以女童多见,病因学分析显示本病发病与使用牛初乳、蜂皇浆、蚕蛹等有相关性,临床中以肾虚火旺型为常见。

  • 标签: 性早熟 病因分析 证候学研究
  • 简介:刘霞教授根据小儿肾病的发病特点,认为小儿肾病属“本虚标实”之证,与小儿先天肺脾不足之本虚有密切的关系,而等标实之证往往贯穿于本病始终。故在治疗中当以益气养阴、活血化为主要治则。

  • 标签: 刘霞 小儿肾病综合征 治疗经验
  • 简介:从中医角度分析小儿脑瘫的病因病机,明确其诊断.指出痉挛型脑瘫的中医辨证分型属于肝强脾弱,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开辟治疗脑性瘫痪的新途径,有利于规范中西医结合的诊疗常规和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加快脑瘫患儿的康复.

  • 标签: 小儿 脑性瘫痪 痉挛型 中医 肝强脾弱证
  • 简介:目的研究清热一号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风热感冒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0例口服清热一号,对照组50例予利巴韦林气雾剂,均以3d为1个疗程,1-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平均退热起效时间及退热时间,并观察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96.0%和66.0%,均高于对照组的88.0%和42.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平均退热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平均发热时间少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清热一号治疗小儿风热感冒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清热一号 感冒 风热证 小儿
  • 简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病机为湿、毒(热)、、虚。其中,本虚为发病之本,湿、毒(热)、为发病的重要外在因素。“”贯穿于该病发生之始终,故治疗上活血化法贯穿始终,再结合分期辨证论治,临床每获良效。此外,遵循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疗原则,以防止疾病迁延、反复。

  • 标签: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湿 毒(热) 经验
  • 简介:通过维普医学网站、中国知网,筛选出自1985—2014年有使用价值的80篇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中医文献,采用纵行对比分析方法研究此病中医型和治疗规律。文献分析发现,本病表为风热闭肺、风热犯肺,里为痰热闭肺、痰热蕴肺、热邪闭肺、,兼和气虚常贯穿疾病的始末,其中痰热闭肺占据大部分文献,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证治规律 小儿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城市与农村小儿肺炎中医型及病原体的特点。方法对300例小儿肺炎患儿住院当日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病原体检测,观察城市与农村小儿肺炎中医型及病原体的临床特点。结果小儿肺炎中医型之风寒闭肺、风热闭肺多见于城市患儿;痰热闭肺、毒热闭肺、心阳虚衰多见于农村患儿;小儿细菌性肺炎多见于农村患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于城市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多见于农村患儿;乙型流感病毒性肺炎多见于城市患儿。结论探讨小儿肺炎在城市与农村发病时的中医型特点及病原体感染特点,对提高广大基层医师辨证施治及病因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城市 农村 小儿肺炎 中医证型 病原体
  • 简介:张士卿教授根据小儿脾常不足、肺脏娇嫩的生理特点,运用玉屏风散随症加味治疗小儿汗,组方切中病机,补而不燥,滋而不腻,敛汗而不留邪,既可扶正又可祛邪,临床收到满意疗效。附案例1则。以资说明。

  • 标签: 张士卿 玉屏风散加味 小儿汗证 经验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候分布规律,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近20年有关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文献,建立信息采集表,使用统计软件,对中医型、素及症状进行频数、频率统计,聚类分析。结果通过对提取的症状尝试3~6类进行分析,结果4类较为满意:1)自汗、乏力、面色萎黄、少气懒言、便溏、食欲低下、咳喘、舌淡、苔白、指纹淡红;2)口气臭秽、大便偏干、口干欲饮、厌食、苔黄、指纹深红;3)急躁易怒、五心烦热、面色少华、食欲不振、咽干、唇淡色白、大便先干后稀、脉弦;4)五迟五软、肌肉松弛、面色少华、鸡胸龟背、形体消瘦、毛发稀疏、指纹淡紫。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证型为肺脾两虚型、积热内蕴型、脾虚肝旺型、肾虚骨弱型。

  • 标签: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证候 文献研究
  • 简介:从相关候学的研究上阐述了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以从肺论治、从风痰立论,重点阐述了外风与内风的关系和痰与风的关系。对本病与抽搐,喉鸣秽语、感觉统合失调、强迫症、自闭症、孤独症、焦虑症、抑郁症的关系进行了辨证分析,对结合临床表现如何辨证治疗及加强预防调护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抽动-秽语综合征 风痰证 外风与内风 证候学
  • 简介:目的观察推拿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122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予单纯中药内服治疗,治疗组6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2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9%,对照组为6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虚)疗效确切。

  • 标签: 推拿 中药内服 儿童功能性便秘 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