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正刚,男,1963年出生,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6年,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会理事、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儿科杂志》副主编、《甘肃中医学院学报》编委、甘肃省名中医。

  • 标签: 中医儿科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药高等教育 专家 甘肃中医学院 博士生导师
  • 简介:正刚教授在治疗小儿咳嗽时,注重小儿特殊的体质特点,明确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掌握用药时间,临床疗效颇佳。

  • 标签: 小儿咳嗽 临床经验 史正刚
  • 简介:正刚教授依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认为先天禀赋不足,脏腑虚弱,或因病后失调,致使肺脾气虚,导致肾虚,下焦虚冷,气化功能失职,闭藏不固,而致遗尿,故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小儿遗尿属肺脾气虚者,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史正刚 补中益气汤 小儿遗尿 经验
  • 简介:正刚教授认为小儿咳嗽多为冷暖失调、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肺气上逆所致,治法多从宣肺降逆入手,每用旋覆代赭汤为主方,随证加减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小儿肺气上逆咳嗽,每获良效。

  • 标签: 小儿咳嗽 旋覆代赭汤 临床经验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病例,采用臂丛麻醉或全麻,在C形臂X光机透视下,采用手法复位,然后选择1.5--2mm短氏针2枚经皮按一定角度穿入骨折近远端,必要时在内侧或外侧穿入第3枚针固定。术后即作握拳锻炼。结果20例中优14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氏针内固定治疗,优点较多,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克氏针固定
  • 简介:基于'脾常不足'的中医基础理论,探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抗生相关性腹泻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临床运用七味白术散加味,疗效显著,为防治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抗生相关性腹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借鉴。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 标签: 支气管肺炎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婴幼儿 七味白术散
  • 简介:目的探讨加减柴胡承气汤联合生长抑治疗青少年轻度急性胰腺炎(M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MA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予注射用生长抑250μg静脉注射,然后再将3000μg注射用生长抑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持续微量静脉泵泵注,泵速为250μg/h;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加减柴胡承气汤治疗,1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97%,治疗组为96.77%,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腹痛、腹胀消失,排气、饮食、血清淀粉酶恢复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加减柴胡承气汤联合生长抑治疗青少年MAP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 标签: 轻度急性胰腺炎 青少年 生长抑素 加减柴胡承气汤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维生K1肺俞注射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K1双侧肺俞穴注射。结果治疗组短时间内控制肺部哆音的效果、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K1肺俞穴注射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可缩短肺炎病程,并取得满意的疗效,且安全、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喘息性支气管炎 肺俞 维生素K1
  • 简介:目的观察白苓健脾颗粒联合赖氨肌醇维生B12对生长迟缓患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将48例生长迟缓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治疗组口服白苓健脾颗粒和赖氨肌醇维生B12,对照组仅给予生活指导。观察2组治疗1年前后身高、体质量及骨龄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身高、体质量及骨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身高、体质量及骨龄年增长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白苓健脾颗粒联合赖氨肌醇维生B12能促进生长迟缓患儿体格发育,疗效显著。

  • 标签: 生长迟缓 白苓健脾颗粒 赖氨肌醇维生素B12
  • 简介:目的评价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干扰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4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2组患儿均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干扰治疗,治疗组患儿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为95.2%,对照组为7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前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CD4^+水平明显增高、CD8^+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喘息、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干扰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有效缩短病程,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干扰素 麻杏石甘汤加减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小儿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三黄屏风膏贴敷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散口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瘦(LP)及神经肽Y(NP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6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均给予饮食调整,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对照组口服双歧三联活菌散,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三黄屏风膏贴敷,2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比较,2组治疗前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LP和NPY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增加,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增加幅度更大(P<0.05),更接近健康水平。治疗组随访6月和1年时复发率分别为2.8%,8.3%,对照组为18.8%和28.1%,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屏风膏贴敷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散口服治疗儿童厌食症疗效满意,能显著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且复发率低,其作用与升高血清LP和NPY水平有关。

  • 标签: 小儿厌食症 双歧三联活菌散 三黄屏风膏 瘦素 神经肽Y
  • 简介:总结了王梅教授治疗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经验。认为急性ITP病机为体脾肾亏虚,加之感受外邪,引起疾病的发生。以虚为本、外邪为标,临床施治应先驱除外邪,再补脾肾。外邪未祛,妄用补法,邪易留恋于体内,反而加重病情。临床上应辨证论治,依据病症特点,有是证用是药。

  • 标签: 王素梅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