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2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小儿过敏性紫癜证候表现病因分析,认为湿邪整个疾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临床治疗中应当重视健脾化湿,顾护脾胃。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小儿 湿邪 病因
  • 简介:根据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病理特点,阐述了泻下法儿科临床重要作用具体运用时,可根据病情分别使用清泻下、泻肺通、通腑除结、逐虫痛腑等方法,如运用得当,则取效甚捷。

  • 标签: 泻下法 儿科 临床运用
  • 简介:目的观察耳穴按压结合龙骨牡蛎汤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脾虚肝亢型)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配合耳穴按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88%,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减分率比较,差异统计意义(P〈0.05)。结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采用耳穴按压结合龙骨牡蛎汤治疗疗效肯定,操作简单,患儿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发性抽动症 耳穴 龙骨牡蛎汤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宣氏抽动方治疗学龄前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浙江省中医院儿科门诊收治学龄前抽动症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硫必利治疗,治疗组予宣氏抽动方治疗,均以1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变化。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抽动总积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抽动总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9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氏抽动方治疗学龄前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疗效满意,与硫必利疗效相当,且未发现其他神经系统及心理、行为障碍性症状。

  • 标签: 多发性抽动症 学龄前儿童 宣氏抽动方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比较儿科煮散剂与饮片汤剂对小儿肺炎喘嗽临床疗效经济成本分析,探讨中药煮散剂成本优势。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病房收治300例肺炎喘嗽患儿按风寒闭肺、风热闭肺、痰热闭肺3证型随机分配到煮散剂组饮片组,比较3证型各自方剂不同剂型口服给药对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影响,观察煮散剂与饮片疗效差异,探讨煮散剂口服给药安全性。同时,对煮散剂与饮片进行临床经济成本对比评价。结果煮散剂组小儿肺炎喘嗽3证型中临床疗效与饮片汤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煮散剂组中药经济成本上明显少于饮片组。结论通过对小儿肺炎喘嗽3证型临床观察及对比,煮散剂在有效性、安全性方面与饮片剂型无明显差异,但在经济成本土明显优于饮片汤剂型。

  • 标签: 肺炎喘嗽 煮散剂 饮片汤剂 临床疗效 经济成本
  • 简介:目的:观察羚羊角粉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退热治疗效果。方法:378例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98例,对照组18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汤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加用羚羊角粉。治疗3d后比较2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所用时间。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为(20.65±12.91)h,对照组退热时间为(36.45±18.19)h,2组比较差异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羚羊角粉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随发热具有较好退热效果,其作用和缓平稳。

  • 标签: 羚羊角粉 上呼吸道感染 发热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肺脾气虚证证候形成因素,为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7岁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438例及非呼吸道感染儿童116例进行对照研究。编制反复呼吸道感染证候形成因素调查表,针对呼吸道感染诱发因素、既往病史、既往患病用药情况、体质形成因素及发育过程等资料设计31组、共113个可能与RRTI证候形成有关因素作为变量,以肺脾气虚证作为常量,然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3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脾气虚证占186例(42.47%),肺脾气虚证形成主要与滥用药物、季节变化、哮喘、遗传及生活调护等12个因素有关。结论药物滥用是RRTI肺脾气虚证形成主要影响因素,合理使用药物是防治复感儿肺脾气虚证重要措施。

  • 标签: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肺脾气虚证 LOGISTIC回归分析 滥用抗生素
  • 简介:目的:观察泻黄散治疗小儿湿热结型厌食症疗效。方法:门诊就诊病人中,选取60例厌食症患儿,辨证属于湿热结型者纳入临床观察,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泻黄散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锌剂口服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重、治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P〈0.01。结论:治疗湿热结型厌食症方面,泻黄散疗效优于锌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泻黄散 厌食症 湿热内结型 小儿
  • 简介:目的观察羚羊角胶囊联合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90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口服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羚羊角胶囊治疗,治疗3月后比较2组患儿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YGTSS评分中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YGTSS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为95.56%,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56%,治疗组为15.5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羚羊角胶囊联合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显著,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小。

  • 标签: 小儿抽动症 羚羊角胶囊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治疗小儿肱骨髁骨折可行性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小儿肱骨髁骨折病例,采用臂丛麻醉全麻,C形臂X光机透视,采用手法复位,然后选择1.5--2mm短克氏针2枚经皮按定角度穿入骨折近远端,必要时在内侧外侧穿入第3枚针固定。术后即作握拳锻炼。结果20例中优14例,良4例,1例,差1例。结论对小儿肱骨髁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优点较多,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克氏针固定
  • 简介:就中医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综合治疗及调护等方面的研究认识作了综述。

  • 标签: 小儿 多发性抽动症 综述
  • 简介:从病因与证型分析、分型对证治疗、中成药制剂、中医外治法4个方面对小儿急乳蛾中医临床研究进行总结,指出发挥中医药治疗本病中特色与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参考价值。

  • 标签: 急乳蛾 小儿 中医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督脉配穴对染铅幼年大鼠海马不同亚区氧化氮合酶(NOS)变化拮抗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染铅组、督脉配穴组。采用反映学习记忆功能Y迷宫法测试大鼠神经行为改变,用NADPH-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法研究大鼠海马不同亚区NOS活性神经元变化。结果染铅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比督脉配穴组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但督脉配穴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组织化学实验结果显示,染铅组大鼠海马CA1齿状回NOS阳性神经元明显少于督脉配穴组对照组(P〈0.05),CA3区无差别,督脉配穴组与对照组各亚区之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铅损伤幼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染铅后海马各区NOS活性不同变化有关,督脉配穴针灸治疗对铅引起学习记忆损伤NOS活性变化拮抗作用

  • 标签: 一氧化氮合酶 督脉配穴 海马
  • 简介:目的探讨眼睑浮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诊断中临床意义,以指导临床医师早期诊断该病,减少误诊率。方法选取2004年8月至2014年4月我院儿科住院治疗15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对其阳性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除典型临床表现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肝脾肿大以外,以眼睑浮肿为首发症状病例占34.0%;以眼睑浮肿起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例,其浮肿出现时间与咽峡炎、扁桃体分泌物出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其均早于发热、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等其他临床表现出现时间,也早于实验室EB病毒抗体及嗜异凝集反应阳性结果出现时间。结论眼睑浮肿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重要临床表现,给予此类患儿足够重视并及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本病早期诊断。

  • 标签: 眼睑浮肿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指压腹穴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我院儿科就诊厌食症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2例。治疗组采取指压腹穴四缝穴治疗,对照组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2组均治疗20d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体质量增长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体质量总增长率分别为90.48%,69.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1.91%42.8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指压腹穴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满意,不仅避免了针刺刺激引起患儿恐惧,易为年幼患儿接受,而且方法简单,经济实惠,不受场地及器材限制,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厌食症 指压 腹穴 四缝穴 临床观察
  • 简介:总结了王素梅教授治疗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临床经验。认为急性ITP病机为素体脾肾亏虚,加之感受外邪,引起疾病发生。以虚为本、外邪为标,临床施治应先驱除外邪,再补脾肾。外邪未祛,妄用补法,邪易留恋于体内,反而加重病情。临床应辨证论治,依据病症特点,是证用是药。

  • 标签: 王素梅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经验
  • 简介:就部分中药通过对癫痫状态神经细胞钙离子调节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进行综述,鉴于目前对抗癫痫中药研究主要集中药理学方面,对某些单味药或是复方发挥具体作用机制尚不能完全明确,故今后应进步加强分子生物学研究,应用现代生物、物理技术,阐明中药发挥作用途径,以便于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 标签: 中医药 神经细胞 钙调解 癫痫 综述
  • 简介:目的观察三黄屏风膏贴敷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散口服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瘦素(LP)及神经肽Y(NPY)水平影响。方法将76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8例。2组均给予饮食调整,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对照组口服双歧三联活菌散,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三黄屏风膏贴敷,2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84.2%,2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比较,2组治疗前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LPNPY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增加,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增加幅度更大(P<0.05),更接近健康水平。治疗组随访6月1年时复发率分别为2.8%,8.3%,对照组为18.8%28.1%,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屏风膏贴敷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散口服治疗儿童厌食症疗效满意,能显著改善患儿营养状况,且复发率低,其作用与升高血清LPNPY水平有关。

  • 标签: 小儿厌食症 双歧三联活菌散 三黄屏风膏 瘦素 神经肽Y
  • 简介:从近10年相关文献中发现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内在因素涉及小儿解剖生理及免疫特点、禀赋体质、孕育遗传因素、情志因素;外界因素涉及环境气候、喂养调护、营养因素、罹患疾病及用药不当等方面。病机方面,中医强调本病大多为本虚标实。本虚即肺脾肾功能不足,标实由热、痰、湿、食、肝旺所致,日久夹瘀为患;标实则从实证及少阳枢机失利立论。现代医学则主要从屏障破坏、免疫受损、微循环障碍等方面入手阐述本病病理。

  • 标签: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发病机制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