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消积止痛汤治疗小小儿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150例患儿经彩色多普勒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均服用消积止痛汤,15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113例,有效2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2%。结论消积止痛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系膜淋巴结炎 小儿 消积止痛汤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脉滴注,必要时予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予中药封包加红外线治疗。2组均以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8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在缓解患儿腹痛、呕吐、腹泻或便秘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淋巴结直径小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药封包加红外线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中药封包 红外线 肠系膜淋巴结炎
  • 简介:总结了李盛华教授治疗儿童肱骨髁骨折的手法整复和切开复位的经验。其中手法整复中要掌握一个原则,处理好两个关系,即“欲合先离”的牵引原则,牵引过程中纠正侧方移位、端提接骨和屈肘角度的关系。切开复位要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并介绍了具体的手术技巧及注意事项。

  • 标签: 李盛华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经验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小儿陈旧性肱骨髁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术治疗小儿陈旧性肱骨髁骨折28例并进行临床统计。结果优12例,良9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为79.4%。结论手术治疗小儿陈旧性肱骨髁骨折疗效肯定,术后并发症少。

  • 标签: 手术 陈旧型 肱骨髁上骨折 小儿
  • 简介: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复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54例小儿肱骨髁骨折,并进行临床统计。结果:随访42例,优27例,占64.3%;良8例,占19.0%;可5例,占11.9%;差2例,占4.8%。结论:手法复住合小夹板外固定经济、安全、创伤小,患儿恢复也较快,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肘内翻 手法治疗 小夹板固定 手法复位 小儿
  • 简介: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辅助治疗儿童肱骨髁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肱骨髁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治疗组(n=42),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术后采用中药口服及熏洗。2组治疗均以3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优良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及熏洗治疗儿童肱骨髁骨折术后疗效显著,且疗程短,愈合时间短,有较好的临床研究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桃红四物汤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治疗小儿肱骨髁骨折的可行性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小儿肱骨髁骨折的病例,采用臂丛麻醉或全麻,在C形臂X光机透视下,采用手法复位,然后选择1.5--2mm短克氏针2枚经皮按一定角度穿入骨折近远端,必要时在内侧或外侧穿入第3枚针固定。术后即作握拳锻炼。结果20例中优14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对小儿肱骨髁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优点较多,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克氏针固定
  • 简介:目的评价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儿童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UAC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针对病因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疏风解毒胶囊。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评分、咳嗽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儿治疗1周、2周后咳嗽症状评分和咳嗽程度VA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1周、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儿咳嗽症状评分和咳嗽程度VAS均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为78.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为8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儿童UACS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

  • 标签: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疏风解毒胶囊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沙棘干乳剂对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30例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6静脉入壶,观察组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前30min口服沙棘干乳剂。比较2组患儿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胃肠道无反应率为32.3%,观察组无反应率为58.5%,2组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此外,观察组患儿轻、重度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9%,4.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棘干乳剂用于防治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疗效确切,且服用方便,患儿易于接受。

  • 标签: 沙棘干乳剂 阿奇霉素 静脉滴注 消化道 不良反应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