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医学科技期刊校对过程,常见问题有文字、语法错误,文稿内容不全,专业术语不规范,编辑加工和排版出现差错。针对上述问题,校对人员不仅要不断加强责任心,严格把关,还要加强学习,不断总结校对经验。

  • 标签: 医学论文 科技期刊 校对 编排规范
  • 简介:通过刺络放血疗法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相关性疾病中应用,提示针刺耳尖、少商、定喘穴放血可以治疗小儿哮喘;四缝、少商、耳尖放血可达到肺、脾、肾同治,对控制小儿哮喘反复发作有定作用;耳背静脉放血可以治疗过敏性鼻炎。

  • 标签: 哮喘 小儿 刺络放血疗法
  • 简介:经络调摄技术具有预防疾病、强身健体、亲情相融保健作用以及简、便、验、廉特点,具体实施时,需结合患儿体质,选用不同穴位补泻手法,对开发小儿智力、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均具有良好作用。

  • 标签: 经络穴位保健按摩法 婴幼儿 保健
  • 简介:介绍小儿脑瘫病因病机、临床分型以及脑瘫康复推拿方法。其方法主要是脑、头部、上下肢、背腰部运用点、按、揉、牵拉、拿、攘推拿手法治疗各型脑瘫患儿,配合做“分髋”、“屈髋屈膝”、“压足弓”被动运动,对患儿康复起到了很好治疗作用。

  • 标签: 脑瘫 推拿疗法 康复 小儿
  • 简介:小儿推拿,独穴疗法三字经流派见长。总结临床应用有效大肠穴、天河水穴、六腑穴、板门穴、小天心穴独穴治病方法,供同道参考指正。

  • 标签: 独穴 推拿 小儿
  • 简介:儿科学教学过程采取课堂讲授、多媒体应用课堂互动综合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课堂互动将被动接受和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课堂学习气氛活跃,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有限理论学习过程基本掌握儿科学基本理论和技能,为今后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 标签: 儿科学教学 课堂互动 实践探讨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适合我国国情脑性瘫痪(脑瘫)康复模式,于2000年~2002年对脑瘫实施了传统医学康复临床治疗对照研究.方法:对6个月~7岁150例脑瘫患儿选用Bobath、上田正法物理治疗(PT)与作业治疗(OT)、语言治疗(ST),配伍针灸、按摩、水疗、中医辨证施治传统医学康复措施,和为教材,对患儿家长进行定期培训、指导.结果:传统医学康复组100例近期(3个月)效果显著,大运动发育商(DQ)、精细动作DQ、运动发育指数(MQ)、小儿脑瘫运动量表(GMFM)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远期效果(9个月)稳定,传统医学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康复训练组,t=6.926,P<0.01.传统医学康复组头颅CT脑萎缩、软化、白质发育不良者,治疗后有25.92%好转或正常,西医康复训练组有2.56%好转或正常,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4.106,P<0.01.结论:传统医学康复配合西医康复训练效果显著,既改善了脑病损伤区神经细胞功能,抑制了异常运动模式与异常姿势反射,又实施了持久家庭传统医学康复,提高了患儿生存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脑性瘫痪 物理治疗 传统医学 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小儿腹泻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61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2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为73.33%,2组护理满意度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533.3±25.7)元、(5.3±1.4)d,对照组分别为(1957.3±35.4)元、(6.8±2.6)d,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促进腹泻患儿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是种有效临床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腹泻 中西医结合 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在教学改革应用病案讨论式教学法、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模式、比较归纳法思维导图法,取得了很好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 标签: 教学方法 中医儿科学 教学改革
  • 简介:盛老师根据小儿本虚标实病机特点,依据固本清源、行气活血、肃降肺气、平补肾气配伍原则配制膏方用药,临床取得显著疗效。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 标签: 冬令膏方 小儿哮喘 缓解期
  • 简介:应用经验方射干麻杏石甘汤内服治疗116例小儿外感呼吸道疾患,显效89例,有效25例,有效率达98%。通过进步讨论该方组方特点、外感肺系疾患般共性、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中医药治疗儿科疾患优势,认为该方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外感呼吸道疾病 小儿 中医药 射干麻杏石甘汤
  • 简介:目的比较儿科煮散剂与饮片汤剂对小儿肺炎喘嗽临床疗效和经济成本分析,探讨中药煮散剂成本优势。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病房收治300例肺炎喘嗽患儿按风寒闭肺、风热闭肺、痰热闭肺3种证型随机分配到煮散剂组和饮片组,比较3种证型各自方剂不同剂型口服给药对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影响,观察煮散剂与饮片疗效差异,探讨煮散剂口服给药安全性。同时,对煮散剂与饮片进行临床经济成本对比评价。结果煮散剂组小儿肺炎喘嗽3种证型临床疗效与饮片汤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煮散剂组中药经济成本上明显少于饮片组。结论通过对小儿肺炎喘嗽3种证型临床观察对比,煮散剂在有效性、安全性方面与饮片剂型无明显差异,但在经济成本土明显优于饮片汤剂型。

  • 标签: 肺炎喘嗽 煮散剂 饮片汤剂 临床疗效 经济成本
  • 简介:目的探讨眼睑浮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诊断临床意义,指导临床医师早期诊断该病,减少误诊率。方法选取2004年8月至2014年4月我院儿科住院治疗15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对其阳性症状、体征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除典型临床表现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和肝脾肿大以外,眼睑浮肿为首发症状病例占34.0%;眼睑浮肿起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例,其浮肿出现时间与咽峡炎、扁桃体分泌物出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其均早于发热、淋巴结肝脾肿大其他临床表现出现时间,早于实验室EB病毒抗体嗜异凝集反应阳性结果出现时间。结论眼睑浮肿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重要临床表现之一,给予此类患儿足够重视及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本病早期诊断。

  • 标签: 眼睑浮肿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早产儿综合护理管理干预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6月我院早产儿及其家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措施。结果干预组家长掌握日常护理、生长发育知识、正确喂养技能分别为94.0%,92.0%和88.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70.0%和62.0%;干预组开奶时间为(1.90±0.41)d,短于对照组(3.43±0.60)d(P〈0.05);干预组7d后吃奶量为(219.52±20.14)mL,高于对照组(175.82±16.31)mL(P〈0.05);干预组黄疸持续时间为(11.29±2.43)d,低于对照组(14.52±2.71)d(P〈0.05);干预组发生感染和营养不良分别为5例和13例,低于对照组11例和19例(P〈0.05);干预组体质量和身长增长分别为(21.42±2.01)g/d和(0.91±0.15)mm/d,均高于对照组(18.13±1.80)g/d和(0.85±0.27)mm/d(P〈0.05)。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家属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早产儿健康生长发育。

  • 标签: 早产儿 护理 综合干预
  • 简介:目的调查北京市石景山区3~6岁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影响因素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方法随机选取该区8所幼儿园3~6岁儿童956例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后做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市石景山区3~6岁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24.1%,影响该病发病因素为有新生儿肺炎史、有过敏性疾病史、有偏食厌食情况,体质类型与该病发病相关(P<0.05)。结论北京市石景山区3~6岁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采取综合措施预防。

  • 标签: 反复呼吸道感染 儿童 发病率 相关因素 体质类型
  • 简介:"两段式"实践教学过程实施临床路径(CP)教学法,将临床路径理念引入"两段式"实践教学工作,临床路径表单为依据对见习生组织教学。结果提示,CP教学法有益于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教学流程;有益于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综合能力形成;有益于规范临床医师带教行为,提高见习生对带教效果满意度。

  • 标签: “两段式”实践教学 临床路径教学 见习带教
  • 简介:目的探讨美容毫针针刺治疗儿童变性鼻炎疗效。方法将38例观察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美容毫针针刺印堂、迎香、列缺、尺泽,对照组口服富马酸酮替芬片,对2个疗程后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近期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89.5%,对照组总有效率84.2%,两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意义;远期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68.42%,对照组总有效率31.58%,两组疗效比较,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结论美容毫针针刺与富马酸酮替芬片治疗儿童变性鼻炎近期疗效相似,但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富马酸酮替芬片。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针刺 临床观察 儿童
  • 简介:中药外治法是中医治疗疾病重要方法之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外治法和内治法最大区别是用药方法和给药途径不同.外治法不仅用途广泛、方法简单易行、临床疗效确切,还可弥补内治法不足.如对些因多种原因不能服药患者,尤其是对不能配合内服给药婴幼儿,适当运用中药外治法,常常可收到明显疗效.

  • 标签: 中药外治法 儿科 临床运用
  • 简介:科技期刊,汉字数字主要用于以下场合:1)定型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词语作为语素数字必须用汉字,例如第作者、相差十万八千里;2)相邻2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使用汉字数字,且连用2个数字之间不得加顿号,例如一两千米、七八十岁;3)带有"几"字数字表示概数,例如十几、几十万分之一;4)中国世界各国、各民族非公历纪年;5)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特定含义词组数字;6)古籍参考文献数字。

  • 标签: 汉字数字 科技期刊 修辞色彩 第一作者 特定含义
  • 简介:为了继承和发扬程康圃有关儿科学术思想,笔者就其所著书中提出"儿科八证"和"治法六字"作介绍;探讨小儿燥火思想病因、病机、症状和治则;研究其于儿科临床应用.

  • 标签: 程康圃 小儿 燥火 临床应用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