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胆道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107例65岁以上老年胆道疾病患者,分析患者并存病的类型、治疗方式的选择及并发症.结果81.3%的患者存在不同类型的并存病,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急诊手术29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2%,无手术治疗死亡病例.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及合理选用手术方式,是老年胆道疾病外科治疗的关键.

  • 标签: 老年人 胆道疾病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提供药品安全性信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整理我院2021年上报的107例ADR报告,分别从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类别、所涉及的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汇总分析。结果:2021年上报的107例ADR报告中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9岁以下未成年人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静脉滴注较其他给药途径发生比例更高,引起ADR的药物品种以抗感染药和抗肿瘤药为主,ADR累及最多的系统是皮肤及附件。结论:我院需进一步加强ADR监测,提高用药安全。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加强对高血压性颅内血肿微创术后引流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加强对107例高血压性颅内血肿微创术患者术后引流装置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对引流的护理的加强,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血肿微创清除术引流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疗效,使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成功率及病人康复程度得到显著提高,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高血压 颅内血肿 微创术 临床观察和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菌株住院患者的用药合理性及干预对策,为合理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7年11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株感染住院患者107例资料,统计其标本的来源、多重耐药菌的分布、抗菌药物用药合理性,以及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标本来源、治疗方案、治疗结果及药学监护情况。结果:革兰阴性菌是多重耐药主要感染菌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第2位,其中尿培养出大肠埃希菌为最高,其中不合理用药为49例。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多重耐药的抗菌药物使用干预,有效促进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避免了医源性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 标签: 合理用药 多重耐药 干预对策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癌肺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对转移性肾癌的认识。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32例原发性肾癌肺转移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病史及影像学、病理学检查选择诊治方式。结果经CT及病理学检查,肺内转移灶病变与肾原发灶的组织学形态一致,免疫组化标记提示肾源性。随访2年,共26例死亡。结论转移性肾癌的术前诊断较困难,临床需提高警惕,诊断需依靠病理学检查。该病预后差,明确诊断后,应给予肾癌根治术及综合治疗。

  • 标签: 肾肿瘤 肿瘤转移 疾病特征 诊断 外科手术 随访研究
  • 简介: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头颈部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5.1%^[1]。甲状腺癌是临床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医务人员对本病认识不足,医院条件限制,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诊断的局限性及首次手术处理不当等因素,造成患者不得不经受再次手术。

  • 标签: 甲状腺癌 再手术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回顾32例胼胝体疾病MRI影像表现,通过复习文献,提高对胼胝体病的景像学认识。方法采用西门子、超导MRI仪1.5T、Marconi常导MRI仪0.23T,常规SE序例,矢状位,轴位及冠状位,T1、T2加权像扫描。包括头外伤23例,脑梗塞4例,胼胝体变性2例,胼胝体发育不良,囊肿,占位务1例。对胼胝体囊肿及占位性病变进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MRI较CT更好更全面地显示胼胝体形态以及周围脑组织结构关系。对不同疾病MRI显示出特有的信号特点,以时发现胼胝体挫裂伤,发现并且鉴别胝胼体梗塞与变性。对胼胝体发育不良、囊肿及占位性病变作较明确诊断。结论由于MRI等景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胼胝体疾病不断被发现。我们认真学习和总结,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有价值的诊断。

  • 标签: 胼胝体疾病 磁共振成像诊断 CT诊断 胼胝体挫裂伤 胝胼体梗塞 胝胼体变性
  • 简介:幼儿白血病患者住院,心理反应有其特殊性及复杂性,在对这些患儿进行治疗和护理时,必须针对其不同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不仅是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体现,更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的表现。

  • 标签: 幼儿 白血病 心理护理
  • 简介:胃癌是消化道系统常见多发病,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第一位。山东地区是胃癌高发地区之一,我院1980~1992年收治47例胃癌患者,作者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和经纤维胃镜检查的12例共32例进行了分析。一、临床资料32例患者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30~40岁3例,40~60岁20例,60~72岁9

  • 标签: X线诊断 纤维胃镜检查 上腹部 临床资料 浸润型 胃底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左心衰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9年4月到2020年5月中入院治疗的3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为自行就诊,研究组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比较两组有效救治时间、治疗效果和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从发病到治疗的时间比对照组更早,研究组24h病死率比对照组低,治疗1h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院前急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18F-FLT和18F-FDGPET/CT对胸段食管癌淋巴结分期诊断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拟接受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癌患者25例,在接受手术治疗前,首先展开双显像剂PET/CT检查,淋巴分期诊断,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18F-FLT和18F-FDGPET/CT对胸段食管癌淋巴结分期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25例患者中均接受食管癌切除、淋巴结清除术治疗,病理结果显示,发生淋巴结转移者共计18例,对比发现,18F-FDGPET/CT诊断胸段食管癌淋巴结分期的准确性、敏感性与18F-FL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特异性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可知,18F-FLT与18F-FDGPET/CT对食管癌区域淋巴结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无差异,但特异性较高,值得关注。

  • 标签: 胸段食管癌 淋巴结分期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998年4月-1999年8月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32例,其中开放性骨折21例,闭合性骨折11例。手术均采用不扩髓方法。结果:经7-24个月随访,1例发生延迟愈合,余均达到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0周,无感染、断钉及膝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结论:带锁髓内钉为轴性及弹性固定,可以有效稳定骨折,创伤小、愈合率高,是治疗胫骨骨折的较好方法,易于在各级医院开展。

  • 标签: 胫骨骨折 带锁髓内钉 内固定 治疗
  • 简介:近几年,临床外科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acutepancvetitis,SAP)的认识和治疗已有了很大进步,本文报道了近几年收治的32例SAP患者的治疗情况并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6年6月~1998年10月,我院共收治SAP患者32例,男13例,女19例,年龄30岁~67岁不等,平均50.6岁;其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B超、CT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早期手术治疗 并发症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例分析 胆管疾病
  • 简介:目的提高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大部分患者可找到病因,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及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复杂,结合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资料提高对其诊断。

  • 标签: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影像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