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43岁的王小丽在中学当英语教师二十多年了,兢兢业业,硕果累累。近一年来,王小丽发现原本修长光滑的双下肢小腿内侧皮下,出现了一些像蚯蚓一样的青紫色凸起物,扭曲成团,局部皮肤变成暗褐色,同时,双下肢的酸胀感越来越重。医生说,王小丽患的是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的形成,主要是下肢静脉压长期增高,损伤下肢静脉瓣膜,使静脉里的血液不能正常回流,而是拥堵在静脉中,导致静脉管腔扩张、迂曲。

  • 标签: 小腿内侧 蚯蚓 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瓣膜 下肢静脉压 英语教师
  • 简介:中医认为,人有“4根”,即“鼻为苗窍之根,乳为宗气之根,耳为神机之根,脚为精气之根”。老年人养护好身上的“4根”,有助延年益寿。在冬季来临之际,老年人该怎样护好“4根”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孙志佳表示,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当自然界的清气从鼻吸入肺部,并与人体内的正气相结合,可形成宗气。因此,鼻为苗窍之根,人体的宗气充足与否,与鼻的畅通情况有很大关系。

  • 标签: 延年 广州中医药大学 鼻吸入 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老年人
  • 简介:据台湾病人安全通报系统2016年第三季统计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占41.6%,其中因用药等相关因素而跌倒的占15%.台安医院药师吴智媛表示,药物诱发的跌倒,常与服药后注意力下降、晕眩、肌肉无力等副作用有关.尤其是老人,因患多种疾病需同时服用很多药物,相互作用会放大这一副作用.曾有统计显示,与只用一种或不用处方药的人相比,同时服用4种以上处方药时,意外跌倒的风险可能会增加1.5倍.尤其是服用下面的药物时,更应当小心.

  • 标签: 风险 老年人跌倒 同服 摔跤 药物诱发 同时服用
  • 简介:曾经有一句很火的广告语:腰酸背痛腿抽筋得补钙!这说得有道理吗?当然有。腰酸背痛,其实是骨质疏松症的表现之一。骨质疏松症是啥?简单来说,就是骨骼中钙、蛋白质等物质含量减少,导致骨结构破坏,骨的脆性增加,可能“咯吱”一下就骨折了。看看下面的对比(图A、B),也许更直观。最近的研究表明,我国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24.62%,约1.4亿患病人群,数量相当惊人。那么,骨质疏松症更偏爱哪些人?我们如何为骨骼守住防线?

  • 标签: 骨骼 骨质疏松症 腰酸背痛 患病人群 物质含量 腿抽筋
  • 简介:2017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全球的新药研发取得的进展见表1。肿瘤领域仍是热点:(1)Tesaro公司的Zejula获批上市用于复发性上皮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的治疗,成为第3个上市同时也是首个没有BRCA变异限制的PARP抑制剂。

  • 标签: 输卵管癌 急性髓系白血病 腹膜癌 LYMPHOBLASTIC 淋巴瘤 BRCA
  • 简介: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检测华佗豆药材中4种生物碱的量。方法以华佗豆碱乙为内标,建立华佗豆碱甲、碱丙、碱丁的相对校正因子,在考察相对校正因子的重现性后,进一步采用外标法与一测多评法所计算出的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6批华佗豆药材中,各成分采用相对因子计算的量与采用外标法计算的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一测多评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华佗豆4种生物碱的测定。

  • 标签: 一测多评 华佗豆 生物碱 HPLC 华佗豆碱甲 华佗豆碱乙
  • 简介:研究背景: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根据SAVOR-TIMI53和EXAMINE两项大型临床研究的安全审查结果,就沙格列汀、阿格列汀以及含上述成分降糖药物的心衰风险进行了警告,尤其是对于伴有心血管疾病或肾脏疾病的患者。

  • 标签: DPP-4 沙格 格列 心血管疾病 肾脏疾病
  • 简介:立博昔利布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由G1期向S期转换达到抑制肿瘤发展的目的。立博昔利布和来曲唑联用已于2017年3月13日在美国获批,作为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2受体阴性的晚期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药物。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对晚期和转移性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来曲唑联用较单独使用来曲唑能显著延长患者的无恶化生存期。该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是耐受性较好。介绍该药的药效学、药动学、临床观察和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 标签: 立博昔利布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 乳腺癌 抗肿瘤
  • 简介:目的研究紫草素抑制由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的机制。方法以淀粉培养基注射BALB/c小鼠腹腔,诱导并分离巨噬细胞,以APC标记F4/80染色,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离巨噬细胞情况;用1mg?1T1的LPS刺激上述分离的巨噬细胞,分组如下:DMSO溶剂对照组,LPS对照组,LPS+低剂量紫草素组(0.1|junal*1T1);LPS+中剂量紫草素组(1|junol?高剂量紫草素组(10ijund?IT1);通过ELISA和实时定量PCR(qRT-PCR)方法分别测定各处理组培养上清液以及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ct(TNF-c〇、白细胞介素-lp(IL-lp)、白细胞介素^6(11^)和白细胞介素-IO(IL-IO)的表达情况;Westemblot分别测定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kB(NF-kB)的P65亚基磷酸化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检测可知,APC标记的F4/80染色巨噬细胞的纯度可达97.8%;ELISA和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紫草素处理后可以抑制由LPS刺激细胞因子TNF-ct、IL-lp和IL-6的表达(P<0.05),并增加IL-10的表达(P<0.05),且呈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Westernblot结果显示,紫草素能下调由LPS刺激的TLR4的表达水平和NF-kB的P65亚基磷酸化表达。结论紫草素的抗炎机制可能是通过TLR4介导的信号通路活化NF-kB,抑制IL-lp、IL-6和TNF-ct的分泌,并促进IL-10的分泌。

  • 标签: 紫草素 腹腔巨噬细胞 炎症细胞因子 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考察苦碟子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从炎症角度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监测大鼠脑血流变化。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模型组及苦碟子注射液高、低剂量组。缺血2h再灌注24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断头取闹,称脑湿质量,计算脑指数;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并取血、脑组织,Elisa试剂盒检测炎症因子表达,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TLR-4、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较严重(P〈0.01),脑指数和脑梗死面积也显著升高;给予苦碟子注射液后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P〈0.01),显著降低模型组的脑指数和脑梗死面积,减少神经元坏死,同时苦碟子注射液还可显著降低脑匀浆和血清TNF-α水平(P〈0.05),增加局部脑组织IL-10水平(P〈0.05)。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苦碟子注射液可降低TLR-4、NF-κB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具有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TNF-α,并升高IL-10水平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苦碟子注射液 脑缺血再灌注 炎症 TLR-4/NF-κB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优选生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提取工艺条件,并考察温度对其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以4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梓醇、桃叶珊瑚苷、地黄苷D、地黄苷A)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时间、溶媒种类、温度、溶媒量对生地黄提取量的影响,并结合响应面法和Box-Behnken优化生地黄提取工艺参数;通过测定4种成分在不同温度下含量的变化,考察其热稳定性。结果生地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提取最适条件为:加10倍量20%乙醇,浸渍36h,浸渍温度35℃。验证试验结果显示该条件下提取的4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总量均值为7.520mg·g~(-1),与预测值7.707mg·g~(-1)相比,RSD〈5%。热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温度对生地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影响较大,4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在加热8h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解。结论优选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在提取液浓缩干燥过程中,为防止生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降解,应采用低温方法,避免长时间高温受热。

  • 标签: 生地黄 环烯醚萜苷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热稳定性
  • 简介:目的: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盐血滤置换液中钾(K)、钙(Ca)、镁(Mg)、钠(Na)4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钠、镁元素以氯化锶为掩蔽剂,钙元素以氧化镧为掩蔽剂,钾、钙、镁、钠4种元素分别于766.5、422.7、285.2、589.0nm波长处进行测定。结果:钾元素在0.2029~1.622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98.1±0.98)%;钙元素在5.0704~15.2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100.0±1.80)%;镁元素在0.0800~0.4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100.4±1.60)%;钠元素在0.2044~1.635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100.7±1.91)%。结论: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乳酸盐血滤置换液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血滤置换液 含量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