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局部浸润麻醉在内镜双极电凝治疗下穹窿鼻出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门诊接收治的50例下穹窿鼻出血患者,均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内移下鼻甲暴露下道后端,通过内镜寻找出血点并且实施双极电凝进行治疗。结果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暴露下穹窿,本组50例患者均找到明确出血点,全部患者均治愈。结论局部浸润麻醉下有助于发现下穹窿鼻出血部位,同时便于双极电凝的治疗操作,保证患者在无痛苦状态下获得良好的止血效果。

  • 标签: 下鼻道出血 鼻内镜 双极电凝 局部麻醉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源于前颅底骨折的外伤性迟发性脑脊液漏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1例资料完整的前颅底骨折外伤性迟发性脑脊液漏病例,同时行术前高分辨率螺旋CT(HRCT)颅底骨质薄层扫描三维重建及MR脑池造影(MRC)定位漏口,采用三明治法的筋膜-骨片(肌肉)-筋膜法技术修补漏口。结果11例患者漏口定位准确,筋膜-骨片(肌肉)-筋膜法技术修补漏口效果确切。结论术前高分辨率螺旋CT(HRCT)联合MR脑池造影(MRC)可以准确定位漏口,去除经颅底骨质缺损处疝出的脑组织,结合带蒂帽状腱膜下骨膜瓣修补重建是脑脊液漏修补成功的关键步骤。

  • 标签: 脑脊液鼻漏 高分辨率螺旋CT MR脑池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经内镜内径修补脑脊液漏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74例脑脊液漏经内镜内径路修补手术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74例脑脊液漏经内镜内径路修补手术,无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脑脊液漏经内镜内径路修补手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对症处理对预防并发症、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脑脊液 鼻内镜手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骨骨折复位的治疗方法。方法①50例骨骨折患者行单纯x线骨侧位拍片及冠状位CT检查的方法;②内镜下骨骨折复位术与传统的骨复位术的对比治疗。结果内镜下的方法获得良好复位。结论内镜下骨复位术安全、有效,方法简便,复位准确,鼻腔损伤小,手术成功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内镜术 鼻骨骨折 鼻骨复位术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下源性头痛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63例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内镜下手术治疗源性头痛效果满意。结论内镜下手术治疗源性头痛将最大限度地保留鼻腔及鼻窦的生理功能,纠正内解剖结构异常。内镜下手术治疗源性头痛优于传统方法。

  • 标签: 鼻内镜 鼻源性头痛 手术治疗
  • 简介:柯大夫:我家宝宝经常感冒,经常闹鼻塞,我买了个吸器来给宝宝吸鼻屎和鼻涕,但是这个东西有时可以吸出一点点,有时就什么都吸不出来,反而蹭出了些血丝,这样我就有些担心了。吸器还能用吗?应该怎么用才好?

  • 标签: 鼻塞 吸鼻器 鼻腔疾病 鼻科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硬结病是由硬结杆菌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此病发展缓慢,常侵及呼吸道,最常侵犯鼻部,又称硬结,也可累及咽喉、硬腭、软腭及气管等,由于病灶的部位及病理发展的时期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加之本病发生率甚低,往往造成早期误诊。本文报告12例硬结病的影像学资料,着重探讨其特征性CT(电子计算机体层成像)影像表现,为临床制订治疗计划和评估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鼻硬结病 肉芽肿 CT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评估序贯经高流量通气在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拔管的临床疗效。方法: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在本院RICU治疗的78例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插管拔除2h、24h的呼吸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97.44%,再次插管率为7.69%,对照组依次为79.49%和12.82%,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序贯经高流量通气在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拔管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有效缓患者的临床指标,明显降低再次插管率,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 拔管后护理 序贯经鼻高流量通气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内镜鼻窦手术(ESS)鼻腔粘连的成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205例ESS手术后患者的完整临床数据,对32例术后鼻腔粘连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粘连的32\例中,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24例,鼻中隔与下鼻甲粘连8倒。结论手术中对应创面距离过小、术后换药不及时和粘连后处理方法不当是造成鼻腔粘连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鼻腔粘连 鼻窦炎
  • 简介:目的探讨鼻窦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粘膜和结佝,达到生理功能的恢复。方法对125例鼻息肉、鼻窦炎患者在内窥镜下摘除息肉,切除钩突,扩大上颌窦自然口。结果随访一年以上术后无复发者116例,治愈率92%。主要并发症为鼻腔外侧壁与中鼻甲粘连。筛窦腔粘连封闭。中鼻甲与鼻中隔或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强调术后定期随访换药的重要性。

  • 标签: 鼻内窥镜 鼻窦手术 鼻中隔 下鼻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内镜下外伤性骨骨折复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100例内镜下外伤性骨骨折复位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外伤性骨骨折复位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鼻内镜下外伤性鼻骨骨折复位 影响
  • 简介:胃管置入法是基础护理中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大多数护士都能熟练掌握,但临床置管困难,置管异常的现象仍时有发生。随着人们要求的日益增高,常规的胃管置入法已不能满足清醒患者、特殊患者的置管需要。为此,对胃管置入的研究更加注重个体化与操作方法的多样化^[1]。在实践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尝试,针对不同患者采取各异的置管方法、自制带芯胃管应用于临床并对常规插胃管技术做了改良,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了置胃管一次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护理对策 置鼻胃管 鼻胃管置入法 护理技术操作 置管困难 插胃管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鼽病在香港地区多发病的相关因素及辨证使用白玉散治疗鼽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46例鼽患者发病的相关因素及白玉散的临床疗效。相关因素包括家族史,通过病史,气候环境,体质禀赋等。临床疗效采用中华耳鼻喉科学会推荐的应变性鼻炎疗效评定标准。结果346例鼽患者发生的相关因素依次为体质禀赋阳气不足型82%、气候环境因素75%、过敏病史24%、家族史13%;白玉散临床疗效也显示出有效率达73%。结论回顾性分析提示鼽发病因素与患者体质阳气不足及气候湿热与空调环境的交替影响密切相关,以白玉散为主的方剂在中医理论辨证使用下安全、有效。

  • 标签: 鼻鼽 治疗 白玉散 中医 中药
  • 简介:目的观察内镜手术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曲安奈德喷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慢性鼻窦炎伴息肉患者60例,随机分为行内镜手术联合常规术后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n=30)与术后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曲安奈德喷治疗实验组(n=30),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同时间段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镜手术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曲安奈德喷雾剂可明显提高鼻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治疗效果,复发率低,可改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曲安奈德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喷雾剂在慢性-鼻窦炎(CRS)并变应性鼻炎(AR)内镜术后的应用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84例研究对象均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本院行内镜手术的CRS并A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进行分组,即两组,每组各42例患者。对照组术后进行生理盐水灌洗鼻腔治疗,研究组使用布地奈德喷雾剂。针对两组术后疗效、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8与IL-6水平]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在总有效率对比中,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

  • 标签: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 慢性鼻-鼻窦 变应性鼻炎 鼻内镜 血清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总结功能性内窥镜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为进一步更好的开展整体化护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169例功能性内窥镜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并结合术前,术后护理谈护理体会。结果出院时内窥镜检查,各窦口开放良好,无粘连,无特殊表现。结论先进,成功的手术,加上优质的术前术后护理,重视术后换药,健康教育及出院的随访、复查工作,是直接关系到手术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 标签: 鼻内窥镜 围手术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