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ICU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预后康复与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60例ICU住院患者,通过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与早期康复护理方式,比对分析两组患者的MMSE、M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MMSE、MS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M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心脏手术 早期康复护理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3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神经内科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舒适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距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神经内科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减轻致残程度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内科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本院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切开气管,应用数字随机排序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中采用常规护理)和研究组(40例,治疗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患者预后效果各项指标。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阶梯式肺康复护理的预后效果观察。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平均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则接受额外阶梯式肺康复护理干预。比较近一年间搜集的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分析结果。结果:在经过护理干预的3、7、14天后,明显发现实验组的患者氧合指数要比参照组患者的氧合指数高,P

  • 标签: 阶梯式肺康复 重症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干预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21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患者开展研究,以抽签法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偏瘫后肢体功能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Fual-Meyer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BI)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FMA、BI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  神经内科护理中开展康复护理可促进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能力和自主生活能力的提升,使患者预后评价提升,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神经内科 脑卒中 康复护理 偏瘫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行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实施全程ERAS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行全肺切除术的76例肺癌患者当做研究样本,治疗时间在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通过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管理组(n=38),实施常规管理,一组为ERAS组(n=38),实施全程ERAS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和住院时间。结果:ERAS组的并发症出现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P<0.05)。结论:对行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实施全程ERAS管理模式,可降低其并发症出现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肺癌 效果 全程ERAS管理 全肺切除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全身麻醉后苏醒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后苏醒期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共计46例,均于2023.01-2023.06参与研究,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设置组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不同的护理价值。结果 护理效果,观察组的体温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体温恢复时间以及手术室转出时间均较短,对比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发生率更低。结论 对全身麻醉后苏醒期患者开展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全身麻醉 苏醒期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冠心病增强型体外反搏患者心脏康复运动处方的应用效果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月~12月间,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00例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并设计对照研究,抽签法随机分2组,150例/组。对照组联用常规药物,观察组则于对照组基础上再增加心脏康复运动处方。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心肌酶谱水平。结果 治疗效果中,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心功能水平中,观察组治疗后6MWT、E/A水平较对照组高,cTnI、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中,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可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康复,并改善心功能,利于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增强型体外反搏 心脏康复运动处方 临床效果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的最佳治疗方法,以提高严重烧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56例严重烧伤患者分A组(传统治疗组)72例,B组(综合治疗组)84例,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与预后.结果A组:痊愈29例,未愈和放弃治疗的16例,死亡27例.B组:痊愈63例,未愈和放弃治疗的12例,死亡9例.结论综合治疗可提高严重烧伤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严重烧伤 综合治疗 预后 创面处理 抗休克治疗 参麦注射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探究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疗法,并探讨常规康复疗法与运动康复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均为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患者,并采用数字分组法,将其平均分成相同人数的两组,A组与B组。A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治疗,B组患者实施运动康复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身体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功能及身体运动功能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疗法 运动康复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常规康复治疗和运动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为临床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运动康复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情况均有好转,对照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卒中 运动康复疗法 常规康复治疗
  • 简介:川医附院自1967~1977年共收治乳腺癌患者320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得到随访观察者189例。兹探讨影响乳腺癌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一般资料本组320例中,女性318例,男性2例,年龄22~76岁,以41~50岁为最多,占43.3%。

  • 标签: 临床病理 乳腺癌预后 病理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IgM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方法对42例成人IgM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免疫病理进行分型,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影响疗效的因素,并随访。结果临床表现呈肾病综合征(NS)者占78.6%。病理类型包括轻微病变,局灶节段系膜增生,弥漫系膜增生,弥漫系膜增生体局灶节段硬化。在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和免疫病理方面无明显相关性。凡系膜区与血管袢同时有IgM沉积者均病情重。多数患者对激素和/或雷公藤多甙治疗有反应。结论成人IgM肾病以NS为主要表现、病理改变及免疫病理多样化,预后佳。

  • 标签: IGM肾病 病理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死亡,死亡与如下因素有关:年龄,既往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史,吸烟史,以及梗死面积大小、梗死部位,主要并发症如昏迷、肺部感染、出血性梗塞有关(均为P<0.05)。结论发病年龄,既往血管病史,梗死面积大小、部位及主要并发症是影响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 标签: 脑梗死 预后因素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早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孕囊检出部位与妊娠预后关系。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把子宫体内膜分为上、中、下三个部位。观察366例早孕妇女的孕囊着床情况,以后随访妊娠预后。结果366例早孕中孕囊着床于上部302例(82.5%),随访22例早期流产;着床于中部47例(12.8%),随访17例早期流产;着床于下部17例(4.6%),随访8例早期流产、3例低置胎盘、4例前置胎盘。结论孕囊约82%着床于子宫体内膜上部,着床于子宫体中、下部的孕囊导致早期流产、胎盘位置异常比例高于子宫体上部着床。

  • 标签: 孕囊 前置胎盘 子宫 妊娠囊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下咽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论文结合本院在 2010年至 2013年收治的 68例下咽癌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 3、 5年生存率和局控率,研究其疗效及预后分析。结果:对 68例下咽癌患者进行分析, 3、 5年生存率分别是 60.29%和 42.65%,局控率分别为 83.82%和 73.53%;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下咽癌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是 T分期、 N分期和临床分期;影响下咽癌局控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是 T分期和临床分期。结论:通过对 68例下咽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发现,影响下咽癌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是 T分期、 N分期和临床分期,局控率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是 T分期和临床分析,因而需要加强针对性的研究,以提升其治疗的效果。

  • 标签: 下咽癌 生存率 局控率 疗效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期并绘制生存曲线,分析性别、年龄、原发部位、组织类型、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T)、区域淋巴结转移(N)、癌胚抗原(CEA)、肝功能指标等与预后的关系,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组织类型、区域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CEA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区域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类型、血清CEA.

  • 标签: 结肠癌 预后因素 C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