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因素。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325名14~16岁的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果男女性青少年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相关分析表明,SCL-90各因子与EMBU的父母亲严厉惩罚,父母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父母亲拒绝否认等项呈显著意义的正相关;父母亲温暖理解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父母偏爱与SCL-90中的强迫、人际关系的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及偏执等因子呈显著意义的正相关;父母离婚与SCL-90中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偏执等因子显著意义的正相关。结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青少年 心理健康 父母养育方式 离婚
  • 简介:摘要:现在的青少年近视率比较高,很大一部分出现了近视问题。所谓近视,就是远处的物体难以在青少年的视网膜上汇聚,所以在视网膜之前形成了焦点,这样导致视觉变形,难以看到比较远的物体。青少年的学业压力比较重,而且要阅读大量的材料,近距离做作业。在休闲的时候,许多青少年用手机看视频或者玩游戏,这让近视问题更加严重,属于近些年青少年视力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青少年的视力问题并不是一个因素导致的,包括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学生体育锻炼不足属于环境因素和后天因素,经过运动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青少年的视力,属于重要的近视干预方式,相关的治疗和预防策略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分析了运行对青少年视力的影响

  • 标签: 运动 青少年 视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团体技能训练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负性心理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100例青少年患者,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常规药物治疗+团体技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评分、 GSES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 ( P<0. 05) ,TCSQ 积极应对和消极应付方式评分均好于对照组( P<0. 05) ,HAMD(23.47±5.42)分、GSES(23.65±3.63)分,高于对照组(25.90±5.76)分、(23.65±3.63)分,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 P<0. 05)。结论 采用团体技能训练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进行干预,可改善其负性心理和自我效能感,调节患者社交心理,进而提升其社会功能。

  • 标签: 团体技能训练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 简介:摘要: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是很大的,加上网络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学生知识的获取基本都是在手机、电脑上获得,在这两种因素下,就会使青少年产生“近视”,进而影响相关生活质量及其心理健康。

  • 标签: 青少年 近视 视觉影响 心理健康
  • 简介:目的探讨青少年糖尿病的心里护理与健康干预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3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于预,研究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里护理与健康干预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满意度,具有推广的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干预 青少年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团体心理治疗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比团体心理治疗与无任何干预治疗对网瘾青少年临床表现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青少年治疗后的临床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在临床中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具有良好的疗效表现。

  • 标签: 团体心理治疗 青少年 网络成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团体心理治疗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比团体心理治疗与无任何干预治疗对网瘾青少年临床表现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青少年治疗后的临床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在临床中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具有良好的疗效表现。

  • 标签: 团体心理治疗 青少年 网络成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开展心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治疗的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与实验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参与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评分均有所降低,其中实验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项青少年焦虑症状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治疗方案中加入心理治疗能明显缓解患者焦虑症状,降低患者焦虑程度,促进青少年患者执行能力和生活质量提升。

  • 标签: 青少年 焦虑障碍 心理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从足球运动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着手,在分析足球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的基础上,总结了校园足球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产生的积极影响,探讨了校园足球开展的形式。

  • 标签: 校园足球 青少年 身心健康 影响
  • 简介:【摘要】青少年时期体格生长加速,身体各系统逐渐发育成熟,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相比于成年人,其所需能量与营养素更多。若青少年养成不良饮食习惯,饮食不合理,营养摄入不均衡,导致营养风险升高,对其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危害身体健康。

  • 标签: 青少年 不良饮食习惯 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导致青少年出现近视情况的相关因素,并为防治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实验对象选自于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青少年近视眼患者,共计选取80例。将其进行随即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优良率。结果 由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改善优良率32(80.0%)要显著优于对照组28(70.0%),其中观察组当中有20例为优秀,有12例为良好,有8例视力有所下降,其中对照组当中有17例为优秀,有11例为良好,有12例视力有所下降,组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青少年近视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视力状况,要着力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于此同时还需要强化对青少年的健康宣教,多方位的使用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发生。

  • 标签: 青少年近视 危险因素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对待青少年轻度焦虑症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是否能够帮助他们缓解焦虑的消极心理。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的患有轻度焦虑症的青少年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施以心理护理合并健康教育的干预,而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施以心理护理合并健康教育干预的观察组中的青少年的焦虑心理和住院周期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更短,且比较两组结果发现,(P<0.05),统计结果有意义。结论:针对患有轻度焦虑症的青少年施以心理护理合并健康教育,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青少年 轻度焦虑症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探究个性化健康干预对青少年心理与生殖健康防护认知改善效果。方法 抽选2020届中学生2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心理、 生殖健康相关的干预,观察组针对心理与生殖健康知识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心理与生殖健康防护认知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在青少年性生理健康认知、性行为后果及防护、性病的表现及传播途径、患性病后果认知方面的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个性化健康干预 青少年 心理与生殖健康防护认知 合格率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口腔卫生宣教与定期牙周洁治与对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牙周健康、因错胎畸形需固定矫治的青少年患者110例(男52例,女58例),完全随机分为2组:卫生宣教组与牙周洁治组,卫生宣教组单纯采用口腔卫生宣教,牙周洁治联合实施定期牙周洁治。于固定正畸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间牙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卫生宣教组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分别为(2.28±0.50)、(2.33±0.46)、(2.96±0.58),与牙周洁治组[分别为(1.23±0.30)、(0.55±0.28)、(0.61±0.4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定期牙周洁治在固定矫治过程中能有效降低牙周疾病的发生率。

  • 标签: 固定矫治 口腔卫生宣教牙周洁治 牙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