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我儿子12岁,两周前因受寒出现发热,伴咳嗽、咳痰和胸病,到附近医院就诊,当时测体温为39.6℃。做血常规检查,其中白细胞总数为14.9×10^9/升,中性粒细胞92%、X线片示左上叶实变,诊断为肺炎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疗,十天后症状减轻,在进行第11天治疗时,虽然咳嗽咳痰缓解,却叉出现了高热伴寒战,

  • 标签: 药物热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抗感染治疗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总数 中性粒细胞
  • 简介:老年人常有些腰酸背痛,孝顺的儿女们便买来电子按摩。电子按摩多以高频机械振动对人体进行刺激性按摩,促进受激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该部位组织的新陈代谢,并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从而获得健身的效果。

  • 标签: 腰酸背痛 机械振动 血液循环 中枢神经系统 磁式 关节脱位
  • 简介:目的对阿奇霉素联合痰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7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儿在治疗初期进行止咳、辅以吸氧以及退热化痰等辅助治疗,同时施以阿奇霉素的序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施以痰清辅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在治疗后其退热化痰、止咳、住院以及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的时间较对照组患儿明显变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5/35),对照组为48.57%(17/3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45,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痰清的治疗方法对于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好,治疗后患儿的临床及身体相关的体征消失较快,发热时间大大缩短,因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痰热清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喉罩气囊压力指示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女性100例,年龄45~66岁,体重51~75kg。子宫全切除术,全身麻醉,每组50例,均使用普通型一次性单管4号喉罩,观察喉罩气囊置入前的充气量,调节气囊压力次数、置入时间、咽痛、囊压力指示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年龄、体重,手术时间(P>0.05)。两组喉罩置入成功率A组97%,B组96%(P>0.05)。调节气囊压力次数A组2±2次,B组0.6±1次(P>0.05)。置入时间A组52±12秒,B组21±4秒(P<0.05);咽痛A组3例,B组2例(P>0.05)。B组置入LMA时红区抽气者23例,黄区需充气者4例,绿区无需者23例。结论喉罩气囊指示的临床应用证实一次成功率较高,密封严并发症少,操作比囊压观察简便,准确性较高。

  • 标签: 麻醉 喉罩 指示器 囊压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剖宫产术后恢复及伤口愈合的程度越来越重视。术后伤口不易愈合、延期愈合,不仅延长住院时间,而且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为了促进剖宫产术后恢复、提高术后伤口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可以通过预防措施以减少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切口愈合[1]。我科采用远红外线岩治疗仪对术后伤口部位热敷,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9月2014年2月于我院妇

  • 标签: 剖宫产术 远红外线 切口并发症 延期愈合 炎症反应程度 治疗仪
  • 简介:目的:评价头孢呋辛钠与痰清联用治疗老年肺气肿患者伴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老年肺气肿伴感染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进入医院诊疗的编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清热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肺气肿的症状和体症的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症状及体征消除或缓解时间,以及肺部X线检查结果症状恢复正常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为74.29%(P〈0.05)。结论:采用头孢呋辛钠与痰清联用治疗老年肺气肿患者伴感染患者,疗效较为确切,优于单用头孢呋辛钠。

  • 标签: 头孢呋辛钠 痰热清 肺气肿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痰清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伴脑膜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36例流行性腮腺炎伴脑膜炎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两组均行降低颅内压等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口服双黄连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痰清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41%。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腮腺肿痛消退以及退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清注射液具有抗菌抗病毒、止痉等功能,同时还能够抑制多种病毒,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属于疗效较为良好的抗病毒药物,可成为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伴脑膜炎的一线药物。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流行性腮腺炎伴脑膜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毒宁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岁以上过敏性紫癜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均给予卧床休息、控制饮食及西替利嗪、维生素C、必要时抗生素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明显腹痛、关节痛者予以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毒宁注射液(3-4岁7mL,4-5岁7-9ML,>5岁10ml。(最大剂量15mL/d)加入5%GS150ml静脉滴注,同时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顺尔宁)每天1次睡前口服(3-6岁4mg/d,>6岁-14岁5mg/d),两组均治疗10天,观察两组患儿皮疹、腹痛、消化道症状及关节症状消失时间,并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皮疹、腹痛、消化道症状及关节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5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毒宁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热毒宁注射液 孟鲁司特钠 过敏性紫癜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应用痰清注射液联合更昔洛韦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小儿科收治的呼吸道合包病毒性肺炎患儿19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患儿给予小儿科常规利巴韦林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患儿痰清注射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于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患儿咳嗽消失、发烧消退时间、憋喘消失时间及肺内啰音改善时间与常规组相比(p<0.01)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常规者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5.71%,联合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89%,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41%,联合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27%,联合组较常规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应用痰清注射液联合更昔洛韦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但药物治疗过程中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无明显改善,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改善。

  • 标签: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 痰热清注射液 更昔洛韦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健儿宝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方法色谱柱为InertsilODS-2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柱温35℃,流速1.0mL/min;ELSD参数,载气流速2.5L/min,漂移管温度95℃。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1.0048~12.057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67%,RSD为1.49%(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健儿宝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 健儿宝颗粒 黄芪甲苷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贞芪扶正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检测(HPLC-CAD)法。方法采用ZORBAXEclipsePlusC_(18)柱(100mm×4.6mm,3.5μm),检测为电喷雾检测,雾化温度为35℃,载气N_2,压力63.6psi,柱温40℃。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286~2.8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对数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0.42%(n=9),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方法可靠,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贞芪扶正颗粒质量控制的方法。

  • 标签: 贞芪扶正颗粒 黄芪甲苷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检测器法
  • 简介:目的:了解心脏专科医院心脏永久起搏植入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情况,以期为医院规范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和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4年1—6月心脏永久起搏植入术患者221例,统计并分析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221例患者中,符合入选标准的仅204例。纳入的204例患者中,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100%;预防性给药时间合理的有179例(占87.75%);预防性给药持续时间合理的有175例(占85.78%)。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物涉及4大类,使用病例数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182例),其余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1例)、氟喹诺酮类(1例)、林可酰胺类(20例)。结论:我院心脏永久起搏植入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 标签: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抗菌药物 预防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