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在民间,它被戏称为“蛇缠腰”,传说只要被它“缠上”,就会越缠越多,越缠越紧,且无法治疗,直至生命终结……这“蛇缠腰”,说的就是带状疱疹,不过,它并没有那么邪乎,也远非不治之症。其实,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皮肤病,因病毒侵犯外周神经(如三叉神经、颈神经、肋间神经、腰胝神经等)支配区,在头面部、颈部、腰腹部等处出现疱疹,呈带状,故称“带状疱疹”。

  • 标签: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用药 三重 三叉神经 腰腹部 不治之症
  • 简介:本案例来自于北京交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真实反映了基层医务工作者在高龄冠心病多重用药问题管理上的困惑。全科医学栏目在本期刊出此文,希望基层的医药学工作者踊跃参与讨论与交流。本栏目将陆续刊登临床医学、药学专家对此案例的点评与分析,希望能有针对性、有策略性地帮助基层医务工作者解决临床用药面临地实际问题,有效地提高基层医疗的药物治疗水平。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用药问题 多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务工作者 药学工作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师科普干预对多重用药的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00例多重用药(多重用药通常指患者服用了5种及以上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中草药及保健品等)的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自我健康管理;干预组:药师对患者全程进行一对一药学科普干预,包括对所用药物整理分析与指导、给予个体化的用药科普方案、随访期间每月与患者进行用药问题沟通。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三个月后的用药依从性以及血压达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合并疾病种类、用药种类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组年龄显著低于对照组。药师在对干预组患者进行用药科普指导和跟踪随访后,干预组的用药依从性、血压达标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药师科普干预 多重用药 老年人 高血压 用药依从性
  • 简介:目的调查北京宣武医院门诊处方中帕金森病合并非运动症状患者的用药趋势,为帕金森患者多重用药管理及风险防范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4—5月于北京宣武医院门诊神经科就诊的1443例帕金森病确诊患者的处方,随机抽取721份,分别统计帕金森病患者与帕金森病合并非运动症状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诊断、用药种类及频率。从审方药师的角度分析合并用药处方中存在的潜在问题以及合理性。结果191例患者处方中具有帕金森病合并非运动性症状的相关诊断,主要包括焦虑/失眠(38.7%),抑郁/神经症(37.6%)等。59例患者(30.8%)处方用药至少包括1种或多种安定类药物,98例患者(51.3%)处方中开具了抗抑郁及抗焦虑药物。多数处方的药物应用合理,仍有部分处方中存在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或用药风险。结论帕金森病合并非运动症状患者普遍存在多重用药,该人群的药物治疗管理需要通过神经科医师、审方药师和临床药师团队的共同努力,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多重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科医师面对老年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的应对策略要求。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就诊于我院的200例老年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顺序分为对照组(n=100)和试验组(n=100)。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指导,试验组采取用药管理策略,即面对老年共病患者多重用药时实行系统化的管理策略,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服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和治疗满意度两项指标。结果:试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数远少于对照组,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科医师面对老年共病患者多重用药时实施用药管理策略具有降低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优化医患关系的优势,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全科医师 老年共病 多重用药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调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其处方多重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护理的老年患者,共计1000例,将所有患者的处方信息进行记录与统计分析。结果:在1000例患者中糖尿病患者有300例,其中88例患者属于多重用药,其特点是合并疾病类型较多、使用降糖药物较多。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其处方多重用药患者较多,影响因素可能是合并疾病类型较多和使用降糖药物占多数,用药较为合理,主要是传统降糖药物治疗,但新型降糖药物服用较少。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糖尿病 老年患者 处方 多重用药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通过对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016年和2017年每年1月和8月门诊老年患者用药的回顾性调查,发现潜在不适当用药(potentialmappropriatemedication,PIM),为药物治疗管理的开展提供依据,促进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方法:依据美国老年患者不适当用药Beers标准(2015版),对门诊≥60岁患者处方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存在PIM的情况。结果:2016年≥60岁老人就诊比例为33.13%,人均药费(408.99±14.22)元,人均使用药物(2.72±0.02)种,使用≥5种药物比例为14.50%;2017年≥60岁老人就诊比例为32.60%,人均药费(460.47±6.30)元,人均使用药物(3.00±0.02)种,使用≥5种药物比例为19.08%。2016年老年人PIM比例为14.97%,2017年比例为15.55%;由于药物与疾病或药物与症状相互作用,可能加重疾病或症状的老年PIM2016年比例为0.29%,2017年比例为1.83%;老年人应谨慎使用的药物2016年比例为4.27%,2017年比例为6.10%;老年人应避免的非抗感染药物间相互作用2016年发生1人次,2017年发生7人次。结论:潜在不适当用药比例2017年较2016年有所上升。

  • 标签: Beers标准 老年患者 多重用药 潜在不适当用药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严重用药错误(SME)的发生情况及成因,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10至2013年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从中选出所有E~I级(E级:对患者造成暂时性伤害;F级:导致患者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G级:对患者造成永久性伤害;H级:导致患者生命垂危;I级:导致患者死亡)ME(即SME)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指标为SME的分级、临床表现、发生原因、涉及药品和科室.结果共收集到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511份,其中SME报告80份,占15.66%;2010-2013年SME报告在当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的占比分别为22.52%(59/262)、16.67%(10/60)、3.95%(3/76)和7.08%(8/113).80份SME报告中,2010、2011、2012、2013年分别占73.75%(59份)、12.50%(10份)、3.75%(3份)、10.00%(8份);E、H、I级ME报告分别占95.00%(76份)、3.75%(3份)、1.25%(1份).E级ME以皮疹多见;H级ME均为过敏性休克;I级ME造成患者死亡.80份报告涉及81例次ME,发生原因为单次用药剂量过大者78例次(96.30%),日剂量过大、溶媒用量过少和有禁忌证用药各1例次.81例次ME涉及18种药品,其中76例次(93.83%)涉及14种抗菌药物.80份报告涉及14个科室,占比居前3位者分别为急诊科(46.25%,37/80)、骨科(15.00%,12/80)和普外科(11.25%,9/80).结论我院SME以E级为主,主要原因为单次用药剂量过大,但也有导致患者死亡的I级ME发生.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医院SME的防范.

  • 标签: 用药错误 药物监测
  • 简介:山东省枣庄市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处,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之前,曾经是假劣药品泛滥的"重灾区",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得不到保障,社会反映强烈.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后,面对药品监督执法这一新课题,作为枣庄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的刘承启首先从执法队伍的建设抓起,从所属区县选调了部分药品稽查骨干人员,组成一支过硬的执法队伍.在具体执法工作中,刘承启把严格、公正放在首位,要求执法人员把每个案件办成"铁案".对重大案件,他亲自进行审核,保证了办案质量.自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以来,全局没出现一起被提起复议和诉讼的案件.

  • 标签: 药品监督管理局 枣庄市 药监部门 对药 假劣药品 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