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视觉干预综合方案"是否能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发展。方法选取7~15岁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88人),对照组(88人),实验组给予视觉干预综合方案,对照组只给予配镜,观察一年,测得其一年间近视度数增加值。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青少年近视患者近视增长度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8.846,P=0.001〈0.05)。结论视觉干预综合方案能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发展。

  • 标签: 视觉干预综合方案 青少年近视 控制进展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96岁,体重40.5kg,因反复咳血丝痰1月,气喘1周,于2015年4月21日入院。入院诊断:咯血原因待查-支气管扩张症?肿瘤?肺部真菌感染?入院后给予头孢地嗪抗感染治疗。入院第12日,患者仍诉咳少量血丝痰,胸部CT示左肺下叶外基底段及左肺下叶背段见团块状高密度影,其内可见不规则空洞,高度怀疑肺部真菌感染可能,给予伏立康唑抗真菌感染治疗。

  • 标签: 伏立康唑 不良反应 视觉改变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视觉综合干预对儿童近视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间在本院行视力检查的90例儿童,随机分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视觉综合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视觉综合干预有助于降低儿童近视发病率,改善眼部状态,对预防近视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视觉综合干预 儿童 近视 预防效果
  • 简介:1.1艾滋病AIDS死亡人数自从1980年10-11月美国洛杉矶市5名既往健康的年青同性恋者,确诊患有肺孢子虫肺炎伴有细胞免疫缺陷死亡病例开始,以后全球艾滋病的死亡人数不断增加,2000年300万(见图1)。

  • 标签: 预防措施 艾滋病毒 病毒传播 防御功能 AIDS 病毒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视觉综合护理干预对儿童近视的预防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眼科门诊就治的儿童病例58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病例分为29例试验组、29例对照组,对照组儿童观察样本行门诊常规式近视预防宣教,试验组于此基础之上加用视觉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儿近视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家长近视预防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视觉综合护理模式对儿童近视做出防控干预,可显著降低儿童近视发生率,不失为一种深得家长认可的近视防控护理模式。

  • 标签: 视觉综合护理 儿童 近视 预防
  • 简介:本文从传播过程的五项基本要素(传播者、讯息、传播途径、受传者、效果)出发,对照国内健康传播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对部队健康传播现状特别是存在问题作了细致分析,为部队健康传播研究提供了思路,也为部队健康传播的发展与变革构想了大致方向。

  • 标签: 军队 健康传播 健康教育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预防疾病和获取健康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加强健康科普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传播活动,将健康领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向公众普及传播,从而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落实医改对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提出的要求,推动实现《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目标.

  • 标签: 健康传播活动 健康知识 科普工作 健康教育与促进 指南 信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对487例婴幼儿进行电生理检测的护理操作体会,对检查的方法进行了介绍,提出小儿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和视诱发电位(visualevoked,VEP)检查过程中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 标签: 视网膜电图 视诱发电位 婴幼儿 护理
  • 简介:看到有读者建议《家庭用药》封面专家应以“白大褂”形象出现,我有不同观点。本人认为,杂志和报纸还是有区别的。医生穿白大褂,是工作岗位着装,下班或上街就不宜穿了。报纸介绍医师,大多带有宣传色彩,或介绍的是“专家团队”,一律穿白大衣,又当别论。但如一本医学科普杂志封面,每期都是千篇一律的白大褂形象就大可不必了。一来势必枯燥,容易让读者产生视觉疲劳;二是文章作者的休闲形象更得人心。当然,也并不反对以白大衣或者军装形象相间“出镜”。

  • 标签: 视觉疲劳 赏心悦目 封面 医学科普杂志 设计 《家庭用药》
  • 简介: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本文就HBV母婴传播的途径、可能机制及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方法、HBV母婴传播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综述。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预防
  • 简介:目的针对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患者的早期双眼视觉恢复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针对研究内容收集6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资料(70只眼)。对以上60例患者进行干预手术治疗,其中一部分患者采取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另外一部分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的方式吸除白内障。两种手术方法均采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患者进行病症的干预,术后针对患者的视力情况进行校正,观察患者远距离和近距离交换的立体视线功能检验结果。结果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常规组的术眼视力明显呈现比实验组较低的情况,P〈0.05。两组患者中存在黄斑型的中心近距离立体视力病症,实验组患者出现概率为20.15%,常规组患者出现概率为2.75%,收集数据信息存在差异,P值〈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临床治疗干预后可以发现老年患者出现白内障病症后采取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干预,在手术执行过后不能完全恢复之前的双眼视力。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前期,经历了漫长的视觉抑制,附加手术之后由于屈光差异问题,都是造成患者视觉病症的主要因素。

  • 标签: 老年性白内障 摘除术 早期双眼视觉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从新型冠状病毒在我国国内的传播,我国的疫苗接种就成为了主要的防治手段和对策。在新冠疫苗的接种状况进行分析,其发展处于滞后的状态,因此需要全国居民对疫苗接种事件的主观认知和行为意愿进行促进和提升,实现新冠疫苗接种的精准健康传播

  • 标签: 新冠疫苗接种 精准健康 传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知通过输血传播的肝炎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病原体,并命名为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NANB),通过对急性NANB肝炎患者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输注感染者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静脉吸毒、与感染者进行性生活者均会感染。研究证实NANB肝炎不仅是输血相关性疾病,也是社区获得性疾病。

  • 标签: 肝炎病毒 疾病传播 综合预防
  • 简介:目前全球HBsAg携带者及HBV携带者约有2.15亿。我国约有1.2亿。在本病的流行播散中,母婴传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现有的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中绝大多数是由母婴传播感染。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 传播途径 预防